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事业单位职业卫生防护知识讲座课件

事业单位职业卫生防护知识讲座课件


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㈢
3、粉尘对人体致病作用 ① 呼吸系统疾病:尘肺、粉尘沉着症、支气 管炎、肺炎、哮喘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②局部作用:堵塞性皮脂炎、粉刺、毛囊炎、
脓皮病
影响尘肺发病的主要因素
• 与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粉尘浓度、分散度、
接尘时间(工龄)、防护措施和接触者个体素 质条件等因素有关。
• 个体差异:既往患有肺结核、慢性呼吸系统
疾病的人易患矽肺。
尘肺临床表现
1、症状与体征 气喘、胸闷、胸痛、咳嗽、咳痰等, 并逐渐加重。„肺代偿功能很强,在 X 线有明 显改变时,仍有部分患者无自觉症状‟ 2、X线胸片改变 3、肺功能改变
尘肺诊断
• 可靠的职业史,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技
术质量合格的X射线后前位胸片为主要依据。
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超过15分钟。




• 高温作业的主要类型
①高温、强热辐射 ②高温、高湿 ③夏季露天作业
高温作业对机体功能的影响
• 高温作业时,人体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
主要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
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的适应性变化。
高温中暑致病因素
• 高温环境下,级预防未能完全达到要求, 职业性有害因素开始损及劳动者的健康时,应及
早发现并采取补救措施。主要措施有:
(1)劳动者健康监护制度
(2)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
职业病三级预防
第三级预防是对已发展成职业性疾病的患者,做 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主要措施:
(1)职业病病人的诊断、鉴定制度
• 参考动态观察资料及尘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
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查,除其它疾病,对照标准
片作为诊断和分期。
尘肺的预防 ㈠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防治条例》 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1、职业禁忌证: ①<18岁 ②活动性肺结核 ③严重的慢性上呼吸道及支气管疾病 ④影响肺功能的胸部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肺 气肿、严重的胸膜肥厚与粘连、胸廓畸形) ⑤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2)职业病病人的待遇保障
严重职业病危害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严重职业病危害: (1)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 (2)《高毒物品目录》所列的化学物质的; (3)可能产生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的; (4)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粉尘的; (5)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病危害范围的。
粉 尘 与 尘 肺㈠
尘肺的预防 ㈡
2、体检 ①就业前 发现就业禁忌证 ②定期 早发现 早处理 ③脱尘 3、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①防尘口罩 ②送风式防尘头盔 ③不吸烟
尘肺的预防 ㈢
4、粉尘最高容许浓度(<SiO210%)
①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8(mg/m3)
8小时工作日平均容许浓度接触水平。
②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0(mg/m3)
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 表现的急性疾病。 ①环境温度高,湿度大,风速小,劳动强度大,时 间长,中暑的主要原因 ②过度疲劳,睡眠不足,体弱,对热不适应,易诱 发中暑
高温中暑的临床表现
• 中暑先兆 • •
高温作业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 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 调、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 中暑先兆症状加重,面色潮红、大量 出汗、脉搏加快、体温升高至高38℃以上。 重症中暑 分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职业卫生学相关定义
• 职业禁忌症: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
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 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
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
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
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职业病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是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可能地减少对职 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主要措施: (1)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制度 (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3)放射性、高毒等作业特殊管理制度 (4)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5)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制度 (6)特殊人群保护
•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够较长
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
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
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粉 尘 与 尘 肺 ㈡
• 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70--2002),目
前共有12种尘肺(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 炭黑尘肺、石棉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
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
铸工尘肺)
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卫生学意义
1、粉尘的化学成分和粉尘浓度 2、粉尘的分散度 3、粉尘的硬度 4、粉尘的溶解度
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㈠
1、粉尘在呼吸道的沉积 • >15μm为非吸入性粉尘 • ≤15μm为可吸入性粉尘 • <5μm为呼吸性粉尘 • 15 ~ 10 μm的粒子绝大部分被上呼吸道(鼻、 咽、腔、支气管及分支)阻挡,沉积于上呼吸 道。5μm以下的粒子可达呼吸深部和肺胞区, 部分沉降于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另 一部分随呼吸排出体外。
事业单位职业卫生 防护知识讲座
职业卫生学相关定义
• 职业卫生学:是劳动卫生学,是研究劳动条件 •
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和如何改善劳动条件的一 门学科。 基本任务: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 以保护和促进劳动者的健康,从而提高劳动生 产力,保障工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
职业卫生学相关定义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 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 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 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法定职业病:是指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 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 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 引起的疾病。
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㈡
2、人体对粉尘的清除 人体对沉积在呼吸道的粉尘主要通过粘液 纤毛装臵的纤毛摆动和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等方 式清除。可使进入呼吸道的97%~99%的粉尘排 出外,只有 1 — 3% 尘粒沉积在体内。长期吸入 粉尘可使人体防御功能失去平衡,清除功能受 损,使粉尘过量沉积,造成肺组织损伤,形成 疾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