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今年以来,县委把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基层党建放在推动全县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率先在全市开展了县委常委包抓党建示范点工作,并根据中央、省市委的部署,及时启动了创先争优活动和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年活动。
全县各级党组织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有效开展,全县基层党建较好地服务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但是,基层党建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对抓基层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和精力投入不够,工作办法不多。
二是个别乡镇的领导干部抓工作的激情不高,工作没有创新,缺乏特色和亮点。
三是个别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协调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较低。
四是基层党组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亟待加强,少数党务工作者素质还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五是个别村干部为民服务意识不强,“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行不到位,村务管理不规范、决策不民主,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不强。
六是一些机关党组织生活不规范,存在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两张皮”的问题。
为了切实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县各级党组织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更加自觉地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我县基层党组织建设。
第一,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各级党组织,关键在广大党员干部。
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担负着团结带领党员群众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责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来,把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礼县作为衡量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标准,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的本领,提高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本领,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在加快礼县发展、构建和谐礼县的实践中勇做生力军、争做排头兵。
第二,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
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必然会带来一系列深刻的社会问题。
当前,礼县正处于加快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依然突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对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
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处于宣传、组织和引导群众的第一线,是维护我县社会和谐稳定的中坚力量,必须充分发挥在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下大力气解决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出现的新问题,为全县改革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三,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是加快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通过近几年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人口基数大、自然条件差、发展层次低、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比重大的基本县情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发展不够仍是全县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
加快发展是我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和最根本的任务。
今年5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为甘肃专门制定的第一个全面系统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指导甘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若干意见》提出了10个方面47条支持甘肃破解难题、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礼县加快科学发展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为全县贯彻落实好“打好两张牌、念好五字经”的发展思路提供了政策依据。
要抢抓历史机遇,贯彻落实好《若干意见》精神,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全县各级党组织卓有成效的组织领导,离不开全县广大党员的带头拼搏。
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创造性地贯彻实施《若干意见》,切实把各项支持政策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具体项目,以更多的项目建设,全力推动礼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第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基层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承担着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职责。
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最终要靠基层组织去落实;发展中的困难和矛盾最终要靠基层组织去化解;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最终要靠基层组织去创造。
基层组织不力,再好的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基础不牢,再好的发展形势也难以巩固。
因此,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的思想作风、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符合形势发展的需要,才能始终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走在时代前列,才能始终成为礼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一年。
奋发有为地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意义重大。
全县各级党组织一定要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局中谋划基层党的建设,按照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指导基层党的建设,按照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改进基层党的建设,按照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推进基层党的建设,使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为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一要围绕发展第一要务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全党工作的中心,是全县人民最强烈、最迫切的要求,也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当前面临的最大政治。
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显著特征。
当前,全县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好这一机遇期,就能抢占加快科学发展的制高点。
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继续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真正把服务发展、保障发展、促进发展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以国办《若干意见》为指导,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年活动为载体,按照加快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快灾后重建攻坚进度,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开发、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社会事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统筹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各类矛盾和问题,推动礼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绩来检验基层党建工作成效。
二要围绕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尺,是决定发展后劲和潜力的重要因素。
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是全县各项事业不断推进的根本保证。
因此,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大力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着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
加强理论学习,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各基层党组织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学习制度,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利用党校、党建网、远程教育等教育资源,采取举办培训班、上党课、组织专题研讨、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加强党员的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实用技术等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党员干部促进科学发展的本领和能力。
要加强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使广大党员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不断巩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加快礼县科学发展注入强大思想动力。
二是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正确用人导向,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进一步规范干部选用程序,扩大干部选用民主。
要立足于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以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精心选拔优秀人才,把选人用人视野拓宽到经济能人、优秀农村青年、大学毕业生等群体中,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品行好、能力强、威信高的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做到选准一人、带动一村、辐射一方。
三是增强基层党员队伍生机活力。
进一步加强发展党员工作,注重在生产一线发展党员,注重发展优秀年轻党员、妇女党员和少数民族党员,积极做好“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员队伍活力,激励和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形成党组织凝聚党员、党员凝聚群众的良好局面。
四是进一步加强乡镇干部管理。
要严格按照《礼县乡镇干部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的经常性教育和日常管理。
特别要加强驻村干部的管理,驻村干部每月至少要驻村10天以上,帮助村组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社情民意,推动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
要将驻村情况作为重要的考核依据,作为评先提拔的硬性条件,对长期不驻村的驻村干部要予以处理,追究责任。
要对党员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激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
三要围绕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责。
因此,必须把基层组织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
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一是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
要积极探索在产业链、专业协会和各种联合体上组建党组织,大力推广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党组织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