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检查要点及要求(标准版)

安全检查要点及要求(标准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安全检查要点及要求(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安全检查要点及要求(标准版)一、安全管理:1、安全员配置要求: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万m2以下、安装工程总造价在5000万以下的不少于1人;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万~5万、安装工程总造价在5000万至1亿元的不少于2人;建筑工程建筑面积5万m2以上、安装工程总造价在1亿元以上的不少于3人,按土建、机电设备等专业设置,并设安全主管。

2、需编制的安全方案: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临时用电工程、爆破工程及其它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施工单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必要的计算书,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监督实施。

二、安全检查:监督施工单位做好从零工作法、安全周检、月检并做好相关安全检查记录,应追踪隐患落实情况,并将安全周检及月检书面资料存档备查。

应有审查施工单位各级、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安全目标责任分解的组织机构(安全管理体系)等书面文件。

审查施工现场各特殊工种人员上岗是否人证相符,包括:塔吊工、信号工、电工、电焊工、架子工等。

三、文明施工:(一)方案编制1、施工前应由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编制文明施工专项方案。

2、文明施工专项方案应包括围挡墙、临建设施搭设、场容场貌、卫生管理、环境保护、消防等主要内容。

3、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项目总监、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核并签字。

(二)现场围挡1、建筑施工现场新建围挡墙必须使用符合规定要求的彩色喷塑压型钢板。

2、围挡墙内外保持整洁,禁止依靠围挡墙堆放物料、器具等。

禁止用围挡墙做挡土、挡水墙或做宣传牌(含广告牌)、机械设备等的支撑体。

3、围挡墙应采用彩绘等形式进行美化、亮化,并反映企业文化特点。

4、施工单位应会同建设、监理单位对围挡墙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建立巡查制度和验收、巡查档案。

恶劣天气条件下必须进行重点检查。

(三)建筑物围挡1、施工中的建筑物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密目式安全网实施封闭围挡。

2、应进行检验,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3、密目安全网应用棕绳或尼龙绳绑扎在脚手架内侧,不得使用金属丝等不符合要求的材料绑扎。

4、脚手架杆件必须涂黄色漆,防护栏、安全门及挡脚板必须涂红、白相间警示色。

四、脚手架工程:(一)脚手架的搭设要求1、脚手架搭设立杆纵向间距不得大于1.5m,内外立杆横向间距不得大于1.2m,大横杆步距不得大于1.8m。

2、建筑物高度低于30m时,可采用落地式外脚手架按规范一次性搭设;建筑物高度大于30m时,应采取悬挑式脚手架分段搭设,每段搭设高度不得超过20m。

悬挑梁与建筑物的固定方法须经计算确定,悬挑梁通常应使用16号以上工字钢或槽钢,悬挑梁尾端应在两处以上使用φ16以上钢筋固定在楼板等钢筋混凝土结构上,悬挑梁前端应采用φ14以上钢丝绳进行吊拉卸荷。

3、脚手架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卸料平台、模板支撑体系以及物料提升机、外用施工电梯等相连结。

二)操作层的安全防护要求1、脚手架搭设应高于操作层1.5m以上,外侧应按规定设置密目安全网,密目网应设在外排立杆里面。

2、在操作层上,脚手架外侧大横杆与脚手板之间要按要求设置两道防护栏杆和挡脚板,上栏杆高度为1.2m,下栏杆高度0.6m,挡脚板高度为18cm。

3、操作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严禁出现探头板。

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cm;使用木脚手板时,接头处应采用对接平铺,接头处下方必须设置两个小横杆,并用定型化的脚手板卡带固定。

4、操作层脚手板与墙体的距离不得大于15cm,大于时应加设脚手板进行有效防护。

5、脚手架操作层下方三步架内,必须按照操作层的要求,层层加设防护栏杆、挡脚板,满铺脚手板,脚手板内侧与墙体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

6、脚手架内距地面以上3.2m处应设置首层安全平网,每隔不大于10m再设层间安全平网。

安全平网内侧距墙体不得大于15cm,大于时应加设安全平网进行有效防护。

(三)接料平台的搭设要求接料平台应安装使用定型化、工具化产品,并为独立的受力系统。

接料平台悬挑梁应采用16号以上工字钢或槽钢,悬挑梁尾端应在两处以上采用不小于φ16以上钢筋固定在楼板等钢筋混凝土结构上,悬挑梁前端应采用2道φ14以上的钢丝绳进行吊拉卸荷。

接料平台四周围护高度为1.5m,其周边按规定设置两道防护栏杆,并用竹胶合板进行硬防护。

接料平台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过8KN,平台应在明显处设置限定载荷标志牌,标明使用要求和限载数额。

在脚手架搭设前建议下发监理通知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范及审核通过的施工方案执行。

并注重监控脚手架的基础处理、搭设高度的限高要求及操作工人的操作是否规范予以跟踪关注。

五、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一)方案的编制、审核、论证、审批等要求模板工程必须严格按《山东省建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查与专家论证暂行办法》(鲁建管质字[2007]35号)的有关要求,进行编制、审查、论证、审批、实施和监督管理。

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应认真履行相关安全管理责任。

(二)模板的搭设要求1、模板支架应由架子工搭设和拆除,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模板支架必须用钢管和扣件搭设成支撑系统,严禁使用木、竹等材料搭设。

3、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模板的每根立柱底部均应设置木垫板、钢底座。

当模板立柱支撑在砼楼板时,应对其楼板的承载力进行验算。

4、模板支撑系统应按要求设置立柱和纵横向扫地杆,模板立柱间距不应大于1.2m;应按规定增设纵横向大横杆,步距应由计算决定,但最大步距不得超过1.2m;最高一步大横杆与模板支撑点之间的立杆高度不得大于50cm。

5、高度4m以下的满堂模板支架要按规定设置纵向剪刀撑,高度大于4m的满堂模板支架要按照规定设置纵向及水平剪刀撑。

6、模板工程浇筑砼前,施工、监理单位应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联合检查验收并签字确认。

浇注砼时,施工单位应派专人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监控,严禁无关人员随意进入模板支架区域内;模板拆除前,项目总监、项目经理应核查混凝土强度报告,达到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并履行拆模签字手续。

如在施工中特别是深基坑支护方案有变更的情况下,需以书面形式要求业主重新联系专家组进行二次方案评审。

并注意按设计要求督促相关单位进行相应的基坑沉降观测,并保留好相关原始资料备查。

五、“三宝”“四口”防护建筑工程的通道口、预留洞口、楼板临边、基坑临边等各类洞口临边必须使用定型化、工具化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防护。

在屋面等处于斜坡的临边,除安装定型化、工具化防护栏杆外,必须设挡脚板并使用安全密目网进行全封闭,同时要在防护栏杆周边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牌。

各类临边、洞口的安全防设施置要牢固、严密、齐全,确保施工全过程的完好无损,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

1、“三宝”产品必须使用登记备案产品;2米以上(含2米)登高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安全网使用前应进行现场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使用。

2、电梯井口必须设置防护门,宜采用定型化、标准化、工具化产品。

井内每隔两层且高度不超过10米应设安全平网,网内不得有杂物,不得进行硬防护。

3、安全通道口必须搭设防护棚,高层建筑应设双层。

通道口两侧设防护栏,挂立网。

4、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盖板盖严,固定不移位。

5、临边防护栏应设置上下两道,上杆距地高度为1.2米,下杆距地高度为0.5-0.6米,立杆间距不大于2米,并设置挡脚板或立网。

防护栏杆宜使用钢管,牢固可靠,并涂红白相间警示色。

6、建筑物必须采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架体内按规定设置安全平网。

六、施工用电: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应有施工单位电气工程师参加会审,方案的编制和审批程序执行规定要求。

2、施工临时用电必须采用TN-S系统,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达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

电箱设置、线路敷设、接零保护、接地装置、电气联接、漏电保护等各种配电装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3、配电箱、电缆、漏电保护器等电气产品必须使用登记备案产品。

4、外电线路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防护,防护措施应同时满足供电部门要求。

5、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电器测试仪器,电工必须每天巡回检查。

漏电保护器测试每周不少于一次,各类电器的绝缘、接地电阻测试每季度不少于一次,雨雪天气后必须进行测试,并做好检查维修纪录。

七、物料提升机、外用电梯与塔吊:1、建筑起重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安装前,设备产权单位应当办理建筑起重机械登记注册手续,取得登记注册铭牌和证书。

安装完验收后,使用单位应办理起重机械使用登记标志。

起重机械设备的产权、拆装、使用单位应按规定时限,通过青岛市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管理系统及时上报有关信息。

2、安装拆卸单位必须取得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并按照规范要求编制安装拆卸施工方案,经本单位技术负责人审定,报施工总承包单位、设备使用单位、设备产权单位、监理单位审查后,组织实施。

3、拆装作业前拆装单位技术负责人必须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全面安全技术交底;拆装过程中,应划出警戒区域,拆装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项目总监必须进行全过程监控。

4、设备的产权、安装和使用单位必须对起重机械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根据合同约定和有关规定,对使用中的起重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

使用单位应对安全限位保险装置和钢丝绳、吊索等易损部件每天进行检查,确保灵敏可靠。

5、多台塔吊作业时必须满足安全距离要求,并采取有效的防碰撞措施。

八、起重吊装:1、起重吊装工程必须按时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按规定设置防护设施,划定危险作业范围,设置警示标志,设专人实行全过程监护。

2、吊装前应对起重机械的安全保险装置、钢丝绳、索具、卡扣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完好有效,并按规定试车。

3、被吊物件必须合理存放,确保稳固安全,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有可靠立足点。

结构吊装时,应设置移动式节间安全平网。

严禁采用人工绞磨起重吊装。

现场大型起重机械安装前(特别是塔吊安装前),应和项目上的安全监督员联系到场查看,同意后方能进行安装和拆除。

九、施工机具:1、机具传动部位必须设置防护罩,不得使用倒顺开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