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

近日,有幸拜读了苏霍姆林斯的《教育三部曲》之《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深有感触。

苏霍姆林斯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教育实践的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
施爱的教育,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
心奉献给他们!”。

他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用力用心用爱呵护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爱生如子”的真谛,这
着实令人佩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儿童的尊严是人类灵魂
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

”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独立人格,甚至有自己的秘密。

如果他能受到尊重,便能懂得自尊,也会懂
得怎样去尊重别人。

你不信任他,不尊重他,他同样不信任你,
不尊重你。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从来没有孩子不愿意学习的情况,他愿
意学习只是他不会,他还没有能力集中注意力,没有能力强迫自
己学习。

”反思我的教学,我真的不了解我的学生。

忘记了他们
只是孩子,而学习不能是单纯轻松的游戏而是一种劳动。

对于儿
童来讲,掌握知识这是最终的目的,他不能像成人那样有选择的
进行学习和计划学习。

当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愿望,也就是我们
常说的厌学情绪产生了,那任你用什么办法也不可能使孩子坐下
来念书了。

不了解学生,就没有办法给予学习的快乐、激发他们
的自豪感。

爱学生,就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
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
而这时,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

”对于这一点,我想谈谈我
的做法:上课时,我向学生露出亲切的笑脸,投去友善的目光,
进行交谈式的教学;下课时,我留在教室和学生们谈心,说笑话……很快地,我和学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形成友好、愉快、轻松、和谐的心理气氛。

这时,他们会把
我当知心朋友,敞开心扉,让我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并求得我
的帮助和指导。

一个好教师应当主动与学生做知心朋友,倾听他
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内心世界的苦恼与忧愁,这样,教师才会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学生。

“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

”这
句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
要用爱心去感染每一位学生,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
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个懂得付出爱、
懂得感恩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