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案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案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案

课题 第6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兴中会创立 中国同盟会及其纲领 “三民主义” 武昌首义 中华民国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清帝退位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2.概括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3.分析“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4.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过程方法 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情感价值观 1.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以及革命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史实,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2.通过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果,作用,意义的探讨,初步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来评价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教学重点 1.通过同盟会成立过程及其纲领,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

2.掌握中华民国建立前后的斗争历程,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1.十六字纲领与三民主义

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革命性,进步性以及软弱性,局限性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教学方法 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忆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探索

1840------1842-------1851-----1856------1860-------1864------1894------1895-----1898--------1900-------1911

【讲授新课】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1.背景

1)根本原因——近代以来社会矛盾激化和人民抗争探索的必然结果

2)国际社会——列强以华治华,加紧资本输出,西方思想的传播

3)国内状况——民族危机,民族资本发展,两大矛盾的汇流,维新运动失败

2.基础

1)经济基础:甲午战争之后的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扩大

3)理论基础:三民主义

4)组织基础:同盟会的建立

5)群众基础:收回路权与保路运动

6)军事基础:革命党发动的起义和倾向革命的新军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

1.过程

兴中会———广州起义——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省区独立———————

(1894)——(1895)———(1905.8)——(1905.11)——(1911.10.10)————————————

中华民国建立——清帝退位——《临时约法》——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912.1.1)——(1912.2.12)——(1912.3)—————(1912.3)

2.兴中会

时间 地点 性质

1894 檀香山 中国近代史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3.同盟会

时间 地点 性质 领导人 纲领 刊物

1895 东京 中国近代史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孙中山 十六字 民报

4.十六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5.“三民主义”

指导思想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

同盟会纲领 推翻清朝统治 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 改革土地制度

三民主义 推翻清朝统治,解除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国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第一次鸦片战争

义和团运动 注:“三民主义”是从同盟会纲领阐发而来的,两者没有实质上的不同,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原来同盟会的纲领加以阐述和完善而已,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最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6.中华民国的建立

1)时间:1912.1.1

2)中华民国是一个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它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达到了高潮。

三.辛亥革命的结果

1.成功:辛亥革命推翻了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失败: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

3.原因:客观上帝国主义的破坏;立宪派,旧官僚的破坏;袁世凯的两面派行为

主观上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幻想;

四.辛亥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五.辛亥革命的意义

1.功绩

1)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2)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统治

3)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

六.辛亥革命的教训——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不能救中国

板书设计 第6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

三.辛亥革命的结果

四.辛亥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五.辛亥革命的意义

你曾落过的泪,最终都会变成阳光,照亮脚下的路。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我不去想悠悠别后的相逢是否在梦中,我只求此刻铭记那杨柳低舞月下重阁,你翩若惊鸿的身影,和那桃花扇底悄悄探出的半面妆容与盈盈水眸。用宁静的童心来看,这条路是这样的: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 你必得一个人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我一直以来都弄不明白,为什么不管做了多么明智合理的选择,在结果出来之前,谁都无法知道它的对错。到头来我们被允许做的,只是坚信那个选择,尽量不留下后悔而已。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每一个黄昏过后,大家焦虑地等待,却再也没有等到月亮升起。潮水慢慢平静下来,海洋凝固成一面漆黑的水镜,没有月亮的夜晚,世界变得清冷幽寂.但是,最深的黑夜即将过去,月亮出来了……记忆的冰川在岁月的侵蚀下,渐渐崩塌消融。保持着最初的晶莹的往事,已经越来越稀少。 灼灼其华,非我桃花。苍苍蒹葭,覆我其霜。芦荻不美,桃花艳妖。知我怜我,始觉爱呵。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陷身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只要明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孤独,寂静,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 一袭粉色拖地蝶园纱裙,长发垂至脚踝,青丝随风舞动。眸若点漆,水灵动人,冰肤莹彻,气质脱俗,眼波转动间却暗藏睿智锋芒。淡雅如仙,迎风而立的她,宛若来自天堂的。暖有时候猛烈地指责别人说谎,其实是太渴望那消息真实。 原来时间也会失误和出现意外,并因此迸裂,在某个房间里留下永恒的片段。尘世里,总有些什么,让我们不自觉地微笑,使我们的坚硬,在一瞬间变得柔软。婴儿的梦呓,幼童的稚语,夕阳下相互搀扶的老人.......那天黄昏,紫岚在栖身的石洞口默黩地注视着落日。余晖变幻着色调,嫣红、水红、玫瑰红,转瞬便消失在天涯尽头;草原被铅灰色的暮霭垄断了,苍茫沉静。 孔明灯真的很漂亮,就像是星星流过天河的声音。你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又何必去问为什么选择。 原来岁月太长,可以丰富,可以荒凉。能忘掉结果,未能忘掉遇上。我不可抑制地在脑海勾勒这样的景象:黄昏。风。无垠的旷野。一棵树。----就那么一棵树,孤零零的。风吹动它的每一片叶子,每一片叶子,都在骨头里作响。天高路远,是永不能抵达的摸样...... 孤单时,仍要守护心中的思念,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 最好的时光,是经由记忆粉饰的过往。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忘记伤痛,欢天喜地地投向下一个天国。过往的人事,在前行的途中偶尔显身于记忆,又不可挽留地悄然远去。谁也阻止不了忘记的步伐每一次的离别都在夏天,明明是最火热的季节,却承载着最盛大的离别。睡着你的秘密,醒着你的自由。它的篱笆结实而疏朗,有清风徐徐穿过。人生有很多选择,一个选择又决定下个选择,所以,选择的时候只要是自己内心所想的,也值了,怕的就是,明明不愿意,又不得不选择。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早春二月,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