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隔离技术13000
更换无菌器械,重置无菌区。
• ※ 更换手套
隔离技术操作遵循的原则
污染的器械敷料应区分放
切除的断端应用纱布垫保护
术中吸引保持通畅
洗手护士的手不得接 触隔离“源”
擦拭器械的纱布分开使用 标本放入专用容器
医源性扩散和转移是造成手术失 败的一个重要环节
无菌隔离操作的意识需贯穿整个手术过程
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做好了就不简单
内窥镜手术
CO2气腹导致肿瘤细胞外溢和烟囱效应:
一些学者认为,气腹尤其CO2气腹是导致穿刺孔肿瘤转移的重要因素。经过动 物实验研究后发现,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烟囱效应”使肿瘤细胞外溢,是引 起穿刺口转移的主要原因。所谓“烟囱效应”,就是由于建立稳定的气腹时, 腹腔内的CO2气流吹入,产生不同的压力梯度及静电等因素,使CO2在戳孔处 形成湍流使肿瘤细胞漂移于此,引起肿瘤细胞种植;或从套管孔排出的气体 中携有肿瘤细胞,即手术操作时产生的“烟囱效应”。
目录
★ 目的及概述 ★ 名词术语 ★ 手术中隔离操作 ★ 隔离技术原则
思考
在高科技发达的今天我 们为什么还要提倡手术 隔离技术?
原因
※
医源性肿瘤扩散和转移是造成手术失败 的一个重要环节
※
术中任何不当的操作都可能会造成肿瘤 的扩散
※ 1954年cole等 提出了无瘤技术的概念, 其目的一是防止癌细胞沿血道、淋巴道
隔离操作中
洗手护士的手不得直接接触污染隔离 “源”(隔离器械、隔离区域、隔离组 织)。防止标本与切口接触,取下的标 本放入专用容器
隔离后操作
• 撤下被污染的器 械 应放在隔 离区域内,注意 避免污染其他物 品,禁止再使用 于正常组织。
• ※ 撤下隔离区域内的敷
※ 明确无菌概念、建立无菌区域 ※ 保持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 ※ 保护皮肤、保护切口 ※ 正确传递物品和调换位置 ※ 减少空气污染,保持洁净效果
手术隔离技术
手术隔离技术是在无菌操作原则的基础上,外科手术过程 中采取的一系列隔离措施,将肿瘤细胞、种植细胞、污染 源、感染源等与正常组织隔离,以防止或减少肿瘤细胞、 种植细胞、污染源、感染源的脱落、种植和播散的技术
手术隔离技术
• 建立隔离区域: 在无菌区内建立隔离区 域; 隔离器械、敷料放置在 隔离区域分清使用、不 得混淆
隔离区
无菌区
隔离前操作
皮肤消毒后贴皮肤保护膜, 保护切口不被污染。
切口至器械台加铺无菌巾,
以保护切口周围及器械台面。
隔离操作中
• 1.手术切口由一次性牵 开器保护,避免切口污 染。
• 2.空腔脏器的残端“处 理” 切除部位断端应用纱布 垫保护,避免污染周围 组织
扩散;二是防止癌细胞种植
肿瘤细胞的转移途径
血行转移
种植转移
淋巴转移
直接蔓延
防止手术部位的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播散 防止手术部位的肿瘤的转移和种植 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手术保障
适用
目的
手术隔离技术 适用于所有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 等空腔脏器手术的全过程
空腔脏器手术
空腔脏器手术是指食管(食道)、肺、胃、胆囊、 肠道、子宫、膀胱等部位的手术。因为这些脏器 手术大都离体表较深,内部含有大量的空间或者 通过狭小的通道和外界相通,所以常规的手术前 准备不能进行有效的消毒,这就使空腔内部物质 成为无菌手术室污染的来源
常见的隔离手术
恶性肿瘤手术
妇科手术
空腔脏器手术
02
01
03
内窥镜手术
创伤手术
同期手术
移植手术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属于特殊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病原因一般认为是在剖宫产手术 时,肉眼难以发现的子宫内膜碎片 散落在腹壁切口,并种植于其中造 成的。即手术操作时将子宫内膜腺 体及其间质细胞种植于腹壁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