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思想品德中考复习方法与技巧

初中思想品德中考复习方法与技巧

初中思想品德中考复习方法与技巧
潍坊青州北关初中康宝华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课本知识已经基本讲完,即将转入复习阶段,思想品德课复习量大、知识点多,而且理论性、灵活性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就必须选择正确有效的复习方法与技巧。

一、按部就班复习教材
现在的中考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复习过程中尽量不要出现知识遗漏,对教材应该循序渐进细致的复习。

因为考试题型无论多么新颖、怎样变化,回答问题的落脚点仍在教材上,所谓“万变不离其中”。

全面复习,也就是要求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

目的是通过全面复习,能够对思想品德课的所有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夯实基础,这是搞好复习的前提。

首先要通读教材,对教材各章节有个全面而又具体的认识。

其次,要主动记笔记。

对课堂教学中老师讲明的重点问题和理解的要点,要及时地标注到课本上。

如把问题记到答案的旁边;划出段落中的关键词、句,标上序号①②③等。

课堂上的笔记要简练,自己能看明白就行,但课后要及时再加以完善;如果老师有详细的板书,就应该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好笔记。

再次,要主动记忆和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二、专题训练,提升能力
第二轮复习的目标是提升能力,形式主要是专题讲座。

这一阶段要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串联构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构成树状的知识结构。

以某一知识为主干,把相关知识进行汇总,打破教材次序,围绕时政热点,得出一定范围内综合的考试问题,以及相关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这是在单元复习的基础之上,再把知识专题化、系统化的一个过程
第二轮复习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要求同学们不仅和老师一起总结专题相关的知识,而且要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能够使专题知识运用到各种题目和多种题型中去,成为解题的储备知识而不是死的条条。

同时在做题过程中要重视思路,知道怎样得出结论,要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为主。

思想品德课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为今后实现有价值
的人生做准备。

中考也会为这种功能服务。

中考不仅关注知识,而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些同学在平时的考试中经常把课本知识混淆,把题答错内容,对题意不理解,知识掌握不牢固。

中考是原创的题,而且都有一定的情景资料,情景资料是千变万化的,问题也是灵活多样的,想找到原题是不可能的。

三搜集资料学会总结
近几年思想品德考试,题目趋向情景化,人文化。

注重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紧密,更加强调考核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去所谓的“猜题押宝”是不可能出现,但我们可以根据近几年的出题特点,搜集一些典型的题目及做出相应的答案,结合专题训练,用一个专门的软面抄记下来,为中考可能出现的题目做些必要的准备。

结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潍坊市出题特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关注学生的生活。

根据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中考试题在设计上增强了德育功能,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引导。

所以复习中要关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相关的问题以及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道德品质、思维品质、能力品质等问题。

如学生的失学情况、考试作弊、抄作业现象、乱花钱及其他浪费现象、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学生追星现象等。

第二、注意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与山东省有关的重大问题,关注人文精神。

中考命题紧扣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紧密联系当地的社会发展实际,注重体现积极的教育价值取向,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努力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宣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改革开放的成果,要让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生活以及人类自身发展,培养学生成为负责任的公民。

第三、注意活动探究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命题加大主观题、开放性和实践与创新题的比例,突出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要注意包括:辩论会、板报、展览会、主题班会、调查报告、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进行家务劳动、参加校内的各种活动、参加校外社会公益活动或劳动等要会写出活动的目的、意义,会设计步骤注意事项、设计标语、写感想或启示等。

第四、掌握答题技巧,加强规范训练。

中考试题基本上依据课标,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所以我们在答题过程中既要关注教材,但是又不能完全照抄照搬教材。

中考选择题题干情景化现象明显,每个题几乎都设置了具有时代感的情景材料,做题时要注意将题干中的材料与题肢联系起来综合考虑。

对于非选择题,无论题目如何变化我觉得有两点是最重要的,即“联系材料谈感想,回归课本找理论”。

做每一个题目都要首先弄懂题意,揣测出题人的意图,找出答题方向。

同时要在课本中找支撑自己观点的理论知识,答题时切忌全是自己的口头语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