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CR(Cardiac 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通过机械,生理和药理方法来回复心脏骤停患者生命体征的急救医疗措施,是脑复苏的开始.主要目的是迅速恢复有效通气和循环维持脑组织灌注创伤:是人体遭受外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作用后所引起的组织结构破坏,狭义上指人体结构连续性的破坏创伤评分:将患者的生理指标,解剖指标和诊断名称等作为参数并予以量化和权重处理,再经数学计算得出分值以显示患者全面伤情严重程度的多种方案的总称创伤性休克:由于机体遭受剧烈的暴力打击重要脏器损伤,大出血等使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以及创伤后的剧烈疼痛、恐惧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机体代偿失调的综合征导管败血症:指接受胃肠外营养或液体治疗的患者出现临床败血症,而全身各组织器官又未能发现明确的感染源,且败血症的症状和体征,在拔出中心静脉导管后得以控制或缓解多发伤: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指伤前器官功能良好的健康人群收到严重创伤后,在治疗过程中序贯发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衰竭EMSS(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即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由院前急救中心,医院急诊科和ICU或专科病房有机联系起来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合理的救治危重伤病人员的组织系统复合伤: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致伤因子引起的创伤分级救治:亦称阶梯治疗,在成批伤员发生和救治环境不稳定时,将伤员救治活动分工,分阶段,连续组织和保障进行的活动,是卫勤组织与保障的基本形式与原则高空减压病:当高空环境气压降低到使人体体液中溶解的气体游离出来并形成气泡群导致的症候高原肺水肿:由于缺氧导致肺循环的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增高而发生的疾病高原脑水肿:过去称高原昏迷,由于供氧和耗氧严重不平衡,脑血流增加,脑细胞严重缺氧,钠泵功能受损,细胞内外液体转运失衡,造成脑细胞水中,颅内压增高,加之缺氧导致某些神经递质代谢变化航空救援:在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公开安全事件等情况下,运用空中运输工具进行救援的行为航空医学救援:借助航空器,主要是固定翼和直升机,采用医学手段对伤病员实施救护,救援的行为Heilmlich征:患者被食物和异物卡喉后,将会用一手放到喉部黄金1小时:伤后1小时。
伤后在院外、院内抢救的连续性基础上,提高生存率的最佳时间窗——防止窒息、控制出血。
新黄金1小时:指在手术室里的伤者出现生理极限即体温不升、酸中毒、凝血障碍(死亡三联征)之前的一段时间急诊医学:研究外伤和突发医学问题,并对各种急,危重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判断,转运,分诊,急诊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独立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急性放射病:由于在短时间内全身或身体的大部分受到较大剂量照射而导致的急性病症。
依剂量大小和照射条件的不同,可表现为骨髓型、肠型和脑型三类急救单元:由急救通讯设备,急救运输工具,急救医疗设备,急救药品和相应的急救人员组成的,能够单独完成院前急救任务的基本单位急救半径:指急救单元所执行院前急救服务区域的半径,它代表了院前急救的服务范围的最长直线辐射距离急性高原病:久居平原地区的人在未经充分习服,并且快速的进入海拔2500m以上地区最常发生的意外伤害。
挤压综合征:人体肌肉丰富的部位遭受挤压,发生缺血、缺氧、变性、坏死等,继发出现肌红蛋白尿,高钾血症,血磷,酸中毒和氮质血症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候群救灾卫勤保障:卫生部门运用组织管理与灾害医学救治技术等综合措施,对灾区伤员进行抢救治疗,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保护和恢复居民健康的实践活动联合伤:指胸腹联合伤,因胸腹两个解剖位置以膈肌相隔,有时腹部伤是否累及胸部或胸部伤是否累积腹部在诊断上很困难,把两处伤称为联合伤联合卫生勤务:卫生联勤体制下的卫生勤务,它包括各种军种联合进行的卫生防御,卫生防护,医疗保健,医疗后送和药材保障活动等内出血:体内深部组织,内脏损伤出血,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体表见不到在出血,称为内出血气管内插管:将一特制的气管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人工气道:指为保证祈祷通常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损伤控制手术:DCS damage control surgrey在救治严重创伤病人时,采取分期手术的方法,尽早止血,控制污染,解除颅内高压等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维护病人生理机制,控制伤情恶化,使病人获得复苏的时间和机会,再进行确定性修复重建手术伤病员分类:根据伤病情况、医疗后送需要和可能的条件,将伤员区分为不同的处置类别的活动。
是大批伤员情况下保证医疗就是的不乱和有序高效进行的必要措施。
突发公共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体液沸腾:体液中饱和水蒸气压与环境大气压相等时,液态水急剧转化为气态水而使皮肤体内开始出现的发生气肿的现象卫生勤务:简称卫勤,是运用医学科学技术和相关资源为军队成员健康服务的专业组织与工作外伤性急救技术:在现场对伤者采取应急,有效的处理措施的基本技能.目的是减轻患者痛苦,防止损伤的加重,挽救和维持患者的基本生命外出血:当血管破裂后,血液经皮肤损伤处流出体外时,称外出血延迟性复苏在活动性出血控制前应限制液体复苏,急性创伤病人限制性、延迟性液体复苏好。
院前评分:在事故现场或救护车上,急救人员根据所得数据对伤情迅速做出判断和评估,决定该伤员是否送创伤中心,大医院治疗或送一般医疗单位处理院前急救: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急,重,危伤病员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救护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指从医疗急救呼救开始到急救单元抵达现场并展开抢救所需要的时间,包括通讯时间,出发时间,达到现场途中时间,达到患者身边时间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
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灾害(WHO定义):任何给灾区造成重大破坏,严重经济损失,给人类生命造成大量伤亡,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健康和破坏卫生服务的事件外伤性急救包括五个方面,即“五项技术”,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转送。
舌后坠处理:l 三台一气道开放法,即”下颌前推移+头后仰+张嘴”三结合2托颌法:操作者在病人头侧,用双手第2-5指从耳垂前方抓住病人下颌骨的升支向上提起,使下门齿反扣于上门齿前方,大拇指压在病人下唇,保持轻度张口,,使头后仰。
3抬颈法:操作者一手置于病人颈后,另一手置于前额,头后仰,此法可开放气道,但作用不完善。
异物卡喉窒息的Heilmlich 手法。
Heilmlich征象:患者被食物和异物卡喉后,将会用一手放到喉部。
患者无Heilmlich征象,应观察以下征象:患者不能说话或呼吸;面唇青紫;失去知觉创伤分拣轻伤员意识清楚,多处软组织损伤,无特殊治疗,伤员标记卡为绿色重伤员需手术治疗,但可拖延一段时间,如胸部外伤不伴呼吸衰竭,胸腹部贯通伤而无大出血可能的伤员,伤员标记卡为黄色。
危重伤员因窒息、心搏呼吸骤停、大出血和休克等造成伤员有生命危险,需立即行紧急抢救性手术以控制大出血和改善通气者,伤员标记卡为红色。
早期抢救的模式和程序:3个阶段:院前急救、院内救治、康复治疗3个要素:通讯网络、交通运输系统、抢救治疗专业组3个环节:急诊室、手术室、ICU 4位一体:院前急救、急诊科、手术室、ICU的模式。
ABCDE(外伤处理顺序)A airway 维持呼吸道畅通并固定颈椎B breathing 确定呼吸道通畅无障碍C circulation 稳定循环并控制出血D disability 能力丧失状况及神志评估E exposure 暴露环境控制VIP precedure Ventilation infusion pulsation:ventilation确保呼吸道通畅infusion开放静脉通道、迅速容量复苏pulsation循环监测白蛋白不应作为常规的容量扩张剂;不应作为营养药物使用;临床上主要用于纠正低蛋白血症。
死亡三联症(死亡三角):低体温<34°、凝血功能障碍PT延长>19sAPTT>60sFDP增加、酸中毒PH≤7.20~7.25液体复苏的目的:1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以维持细胞外液为主要目的)2维持血液携带氧的功能(现外科补血指征:Hb<70g/L或Hct<0.22)3 维持正常止血功能医学救援三大中心任务:现场救治、重症抢救、卫生防疫灾害救援的管理三大特征1不确定性2应急性3预防性分级救治的种类:现场急救,紧急救治,早期治疗,专科治疗,康复治疗。
CRAMS记分法(circulation,respiration,abdomen,,motor and speech scale, CRAMS scale)6h内达到复苏目标:①CVP 8-12mmHg②MBP ≥65mmHg③尿量≥0.5ml·Kg-1·h-1④ScvO2 或SvO2 ≥70%创伤患者早期抢救的原则1生命支持2维持生命同时明确损伤及并发症3充分止血4防止脑干及脊髓的进一步损伤5预防并发症院前急救三要素:通讯、运输、急救技术出血分为内出血与外出血l 当血管破裂后,血液经皮肤损伤处流出体外时,称外出血2体内深部组织、内脏损伤出血,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体表见不到在出血,称为内出血。
因不易发现,更加危险。
EMSS三要素:院前急救中心、院内急救(急诊科)、危重症监护治疗(ICU或专科病房)异物阻塞气道处理:l 指取异物将食指沿病人颊内侧向咽部深入,直达会厌背侧,用屈指法掏出异物。
2 背击法3 异物卡喉窒息的Heilmlich 手法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呈点状或片状渗出,色鲜红,可自愈。
静脉出血:较缓慢流出,色暗红,多不能自愈。
动脉出血:呈喷射状,色鲜红,多经急救尚能止血联合卫生勤务的特征:实践性、服务性、服从性、地缘性、时代性、创新性骨髓型放射病特征:造血损伤,贯穿疾病全过程。
主要临床变现是出血感染肠型放射病特征:肠型放射病肠道病变(呕吐,腹泻,血水便等症状),1周左右出现小肠危象,小肠粘膜上皮广泛坏死脱落脑型放射病特征:遍及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尤以小脑、基底核、丘脑和大脑皮质为显著。
病变性质为循环障碍和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各型放射病病程分期:初期、假愈期、极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肠型放射病恢复期骨髓象:(1)恢复早期呈岛状体(单一或混合造血灶);(2)各系细胞以红系恢复最快;(3)中幼红细胞尤为明显;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休克指数0.5(失血量10%)、休克指数1.0(失血量10%—20%)、休克指数1.5(失血量30%—50%)成年男性所用导管内径平均7.5~8.5mm,女性是7.0~7.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