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古代传统节日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重新感知
一、开设课题的背景及原因
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但随着商品经常的发展,现代文明在生活中上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传统文化却在历史的夹缝中企求生存的空间,人们在放眼看世界的同时,淡忘了根植于五千年文明史中的文化积淀。
于是,当我们的子孙还未看过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四大名著的时候,《三国演义》已成为日本,韩国最畅销的作品之一,他们在汲收《三国演义》的智慧;当我们为庆祝西方传入的情人节而把市场上的玫瑰花抢购一空的时候,却忘了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了类似的节日“七巧节”,它不仅象征着美好的爱情,更表达了人们对劳动的敬仰,对智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的乞朌,以及对世间真、善、美的追求,它丰富的内涵岂是“情人节”可比?当我们对纪念我们伟大诗人屈原的端午节无动于衷的时候,它却成为了世界伟大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被无数非中国人铭记于心……,我们不得不感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河流正面临着断流的危机,长此以往,我们将失去我们可贵的精神家园。
语文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为挽救即将流失的民族文化尽我们的努力。
重新找回心灵的归宿。
因此,我从文化长流中掬起一瓢,试图从挖掘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入手,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追求,感受传统节日中人们崇尚的真、善、美,从而健全学生的品格,树立他们崇尚民族文化的信念。
以上说的是大的背景,从近处而言:我们不难发现传统节日与中国古典文学的渊源关系。
传统节日在古文学作品中不仅起到渲染气氛,丰富人物形象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是古典文学作品的源头。
战国时兴起于楚国的诗歌方式《楚辞》就起源于楚地人民节日祭祀的歌谣,诗歌的内容往往与节日密切相关,甚至就是他们地方节日风俗与内容的再现,从而折射出那个时代,那一地点的人们的情感与面貌。
因此,我们可引领学生探讨传统节日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关系,挖掘传统节日在古文学作品中的作用,这对于鉴赏古典文学作品也是颇有意义的。
二、课题开设的宗旨:
宏扬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挖掘传统节日与文学作品的关系。
三、课题开设的内容:
1、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怎么来的,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2、这些节日中蕴含了哪些人文精神。
3、各民族、各地区在同一节日中不同的风俗,体现了民族怎样的特点。
4、探讨一些特殊的民族节日。
5、利用文学作品来解读传统节日与作品的关系。
四:课题开设的方式
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合作探讨;课内与课外相融合,
课内指引课外,课外丰富课内。
五、课题成果展示的方式:
1、学生佳作
2、教师论文
3、教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