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7.指出下列表述中存在问题的一项目:同度量因素是 (A .综合指数中的固定媒介因素 12.在没有适当权数资料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加权而引起的指数偏差,人们一般乐于采 用( )。
13.统计指数按其指数化指标的不同分为 ( )。
A .简单指数与加权指数B .个体指数与总指数C .质量指标指数与数量指标指数D .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1.与数学上的指数函数不同,统计指数是 A .总量指标 C .一类特殊的比较相对数 2.总指数与个体指数的主要差异是(A .指标形式不同 C .计算方法不同3.从计算方法的角度看,总值指数是一种A .总指数 C .质量指标指数() 。
B .平均指标 D .百分数 )。
B .计算范围不同 D .计算范围和方法均不同 ( ) 。
B .个体指数 D .数量指标指数( ) 。
D .鲍莱指数 ( ) 。
D .鲍莱指数4.在计算范围相互适应的条件下,基期加权的算术平均指数等于A .拉氏指数B .帕氏指数C .理想指数 5.在计算范围相互适应的条件下,计算期加权的调和平均指数等于 A .拉氏指数 B .帕氏指数C .理想指数 6.下列指标中不属于统计指数的是 ()。
A .两期同一商品价格的比值B .两地区同一商品价格的比值 C .某校实际招生人数与计划招生人数的比值 D .某校理工科招生人数与招生总数的比值B .综合指数的权数C .综合指数中所要对比的指标因素 D .综合指数编制中的核心问题8.下列现象中具有同度量性质的是 (A .不同商品的销售量C .不同商品的销售额 9.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拉氏价格指数一般A .大于B .小于10“改进功效系数”的取值一般应在 (A . 0~ 1 之间 C . 60~ 100 之间11 从计算方式看,综合评价指数是一种 A .综合指数 C .几何平均指数)。
B .不同商品的价格 D .不同产品的单位 ( ) 帕氏价格指数。
C .等于D .不能确定)。
B .-1~ +1 之间 D .0~ 100() 。
B .算术平均指数 D .调和平均指数A .简单算术平均指数C .简单调和平均指B .简单几何平均指数D .简单综合指数14.统计指数按其对比性质的不同分为 () 。
A .简单指数与加权指数B .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C .个体指数与总指数D .动态指数与静态指数15.若用帕氏公式编制商品销售价格指数,它所反映的是 ().A .在基期的销售量结构条件下,有关商品价格的综合变动程度B .在计算期的销售量结构条件下,有关商品价格的综合变动程度C .在基期的价格结构条件下,有关商品销售量的综合变动程度D .在计算期的价格结构条件下,有关商品销售量的综合变动程度 16.从编制原理的角度看,总指数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A .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B .简单指数与加权指数C .算术平均指数与调和平均指数D .可变构成指数与固定构成指数 17.工业生产指数的指数化指标是 ( A .工业产值 C .工业产品产量 居民为维持基期消费水平 (生活水平 )所需增加的开支额,B .拉氏物量指数 D .帕氏物量指数19.若要在不破坏各品种产量计划的前提下, 考察单位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所应采用的指数公式为 ( )。
A .拉氏成本指数B .帕氏成本指数C .拉氏产量指数D .帕氏产量指数20.若居民在某月以相同的开支额购买到的消费品比上月减少10%,则消费价格指数应为() 。
A .110%B .90%C .111%D . 100%21.若某种消费品价格平均下跌 20F6,则居民以相同开支稿购买到的该种消费品数量应比上期增加 ( ) 。
全部 10 种商品的价格总指数有可能是 ( )。
24.若某集团下属三个企业的员工工资分别增加了 5%,10 %和 15%,则该集团所有三个企业员工平均工资的变动情况应为 ()。
A .至少增加 10 %B .最多增加 15%C .增加 5%~ 15%D .增加,但取值范围不一定在 5%~ 15%之间)。
B .不变价工业产值D .工业产品价格18.若要说明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 应编制的指数是 ( )。
A .拉氏价格指数 C .帕氏价格指数A .20%B .25%C .120%D .125%22.据《中国统计年鉴》,已知我国 2003 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 101.2%,居民消费额 为 52 679 亿元,上年的居民消费额为 情况为 ( )。
48 882 亿元,则两年间我国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的变动 A .提高 107.77%C .提高 106.49% B .提高 7. 77%D .提高 23.考察 10 种商品的价格变动, 若涨价幅度最大的是 25%,降价幅度最大的也是 25%,则 A .25% B .一 25% C .125% D .120%25.统计指数通常表现为 ()。
A .百分数B .千分数C .比例数D .系数 26.实践中常用、理论上最重要的统计指数种类是 ()。
A .动态对比指数B .空间对比指数C .计划完成情况指数D .静态对比指数27.工业生产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股价指数都是 ()。
A .价格指数B .质量指标指数C .综合指数D .动态指数28.用综合指数或平均指数形式编制价格指数,其共性是 ()。
A .指数化指标相同B .权数相同 29.若依据相同资料,采用相同的加权 (或不加权 )方式编制平均指数,则应有 ()。
A .算术平均指数≥几何平均指数≥调和平均指数B .几何平均指数≥算术平均指数≥调和平均指数C .调和平均指数≥几何平均指数≥算术平均指数D .算术平均指数≥调和平均指数≥几何平均指数 30.对于给定的一组商品,若所有的个体价格指数均相等,所有的个体物量指数也相等,则 下列各对指数中可能不相等的是 ( )。
A .拉氏价格指数与帕氏价格指数B .个体价格指数与价格总指数C .算术平均价格指数与几何平均价格指数D .价格总指数与物量总指数B .反映不同现象之间的联系C .综合反映现象发展的相对规模和水平D . 可通过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 34.下列指标中,属于指数的是 ( )A .职工的平均货币工资B .农作物的平均亩产量C . 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D .人民币对美元 35.指数按其反映对象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 ( )。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C .静态指数和动态指数 36.下面指数属于总指数的是 ( )。
A .两期同一商品价格的比值C .都是简单指数D .都是加权指数31.对正指标计算功效系数,其对比基数A .最大值 C .最大值一最小值32.对逆指标计算功效系数,其对比基数 A .最大值C .最大值一最小值的人均生产总值就应该比 A 地区低 (A .30.%B . 70%41.以下关于指数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综合反映现象的变动方向和程度 (功效系数的分母项 )是诸指标值中的 ( )。
B .最小值D .最小值—最大值(功效系数的分母项 )是诸指标值中的 ( )。
B .最小值D .最小值一最大值A 地区比B 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高出 30 %,则 B 地区 )。
C .130%D .33%() 。
B .数量指标指数D .综合指数和平C .两期同一商品销售量的比值D .股价指数 37.下面指数不属于个体指数的是 ()。
A .两期同一品牌电视机价格的比值B .两期同一品牌电视机销售量的比值C .两期同一品牌电视机销售额的比值D .两期所有品牌电视机的价格指数 38.下列指数中属于“静态指数”的是 () 。
A .工业生产指数B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40.在计算加权综合指数时,指数中分子和分母的权数必须是 ( )。
- 44.质量指标指数的权数: (甲)通常固定在计算期水平上; (乙) 也可以选择固定在基期水平上; (丙)还可采用计算期和基期的“交叉' '水平。
以上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以上都可以45.数量指标指数的权数: (甲)通常固定在基期水平上; (乙) 也可以选择固定在计算期水平上; (丙)还可采用计算期和基期的“交叉”水平。
以上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以上都可以46.下面属于价格指数的是 ()。
p 1q 1p 1q 1p 1q 1p 0q 1A .CD .p 0q 1p 0q 0p 1q 0p 0q 047.下面属于物量指数的是()。
p 1q 1p 1q 1p 0q 1p 1q 0A .CD .p 0q 1p 0q 0p 0q 0p 0q 048.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 。
A .产量指数B .销售额指数C .职工人数指数D .劳动生产率指数 49.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 。
A .商品价格指数B .单位成本指数C .劳动生产率指数D .产品产量指数50.在以下关于商品销售情况的指数中,属于商品销售额指数的是C .空间价格指数 39.“先综合,后对比”是编制A .总指数C .平均指数D .股价指数 () 的基本思路。
B .综合指数D .平均指标指数 A .不同时期的 B .同一时期的 41.在编制价格指数时,其权数可以是 A .商品销售额 C .计算期商品销售量 42.在编制物量指数时,其权数可以是 A .商品销售额C .计算期商品价格 43.在总指数编制中,其权数可以固定在A .基期B .计算期C .基期的D .计算期( ) 。
B .基期商品销售量 D .以上都可以 ( ) 。
B .基期商品价格 D .以上都可以 () 。
C .固定时期D .以上都可以用平均指数法编制质量指标总指数,一般采用的公式是 ()。
用平均指数法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采用的公式是 ( )。
列加权调和平均价格指数等价于帕氏价格指数的是 ()。
列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等价于拉氏物量指数的是 ()。
51.52.53.54. 55. 56.66. (57.58.59.p 1q 1 A . p 0q 1p 1q 1 B . p 0q 0 p 0q 1 C .p 0q 0 p 1q 0 D .p 0q 0面公式属于较为合适的成本指数的是 ()。
(式中, z 为单位成本, q 为产品产量 )A .z 1q 0z 0q 0B .z 0q 1z 1q 0C .z 0q 1 z 0q 0D .z 1q 1z 0q 1p 1q 1 A .p 0q 1p 1q 1 B .p 0q 0C .p11p 0q 0p 0p 0q 0D .p 1q 1 1p 1q 1p 1 p 0q 1p 0 q 0 p 0q 1 p 1 q 0 p 1C .q q10 q 0 p 0q 0p 0q 1p1q 1q q 1 p 1q 1 q 0如果价格降低后,原来的开支可多购得 10%的商品,则价格指数应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