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答案:C分析:本题答题的最佳办法是正面排除。
即排除属于网络拓扑结构的选项。
7.答案:B分析:A的分类依据是网络的地域分布;B中的对等网的分类方法源于网络的操作系统,例如微软公司的Windows 95/98和Novell公司的Netware lite可以用来组建对等网,与对等网相对应的网络形式应是以服务器为中心的网络;而城域网的和局域网是对应的; C的分类依据是网络的拓扑形式;D的分类依据是网络的传输信道。
8.答案: B简答题1.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上,一般将其划分成四代:●第一代计算机网络中,一端是没有处理能力的终端设备,而另一端是一台大中型计算机,它可以同时处理多个远方终端来的命令。
●而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通信的双方是计算机到计算机,功能是以共享资源为主。
●第三代网络是各大计算机公司为了促进网络产品的开发,纷纷制定自己的网络技术标准,最终促成国际标准的制定。
参考答案第一课计算机网络概述单选题1.答案:C分析:A的功能可以通过FTP和WWW在因特网实现;B的功能可以通过局域网和文件服务器实现;D的功能可以通过网络上的目录服务实现;而C的功能则是早期多终端分时式主机的典型处理模式。
2.答案:B分析:根据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的三代式定义,A属于第一代;B属于第二代;C属于第三代第一阶段;D属于三代第二阶段。
3.答案:B分析:实现计算机网络没有计算机是不行的,但网络功能的实现,还得依赖于通信技术。
4.答案:B分析:A的优点是计算机的基本特点之一,根据题意,可以排除。
B、C和D都是属于网络的特点,但注意题意中的“最突出”的说法。
5.答案:A分析:如果对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概念非常清楚,那么答案是不会选错的。
否则可以通过排除错的答案来找正确答案。
B和C选项的说法有点太绝对了,D中的“唯一缺点”根本不成立,因为现在已经可以在网络上实现可视化通信了。
6.答案:C分析:本题答题的最佳办法是正面排除。
即排除属于网络拓扑结构的选项。
7.答案:B分析:A的分类依据是网络的地域分布;B中的对等网的分类方法源于网络的操作系统,例如微软公司的Windows 95/98和Novell公司的Netware lite可以用来组建对等网,与对等网相对应的网络形式应是以服务器为中心的网络;而城域网的和局域网是对应的; C的分类依据是网络的拓扑形式;D的分类依据是网络的传输信道。
8.答案: B简答题1.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上,一般将其划分成四代:●第一代计算机网络中,一端是没有处理能力的终端设备,而另一端是一台大中型计算机,它可以同时处理多个远方终端来的命令。
●而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通信的双方是计算机到计算机,功能是以共享资源为主。
●第三代网络是各大计算机公司为了促进网络产品的开发,纷纷制定自己的网络技术标准,最终促成国际标准的制定。
●第三代网络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2. 计算机网络是以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为目的,通过数据通信线路将多台自主运行的计算机互连而成的系统。
这里所讲的“资源”是指硬件、软件和数据三种,所谓资源共享就是这三种资源的共享。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区别是: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是在分布式计算机操作系统支持下进行的分布式数据库处理和各计算机之间的并行计算工作。
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但最为主要的有按作用范围划分(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按通信介质划分(有线、无线)、通信传播方式(点对点、广播)、使用范围(公用、专用)、网络所采用的控制方式(集中式和分布式)等等。
4.计算机系统:负责信息的收集、处理、传播和共享;通讯线路和设备: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换;网络协议:规定信息交换的规则;网络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如网络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如浏览器。
5.中继器、集线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
第二课因特网基础单选题1.答案:A【解析】Internet是从美国高级计划研究局的ARPANET发展演化起来的,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广域计算机网络。
2.答案:C【解析】IP地址共有五类,A类~C类地址根据网络规模来选用,通常A类(IP范围为1.0.0.0~127.255.255.255)、B类(IP范围为128.0.0.0~191.255.255.255)地址用于大型网络,C 类(IP范围为192.0.0.0~239.255.255.255)地址用于局域网中,D类(IP范围为224.0.0.0~239.255.255.255)地址用于组选业务,E类地址作为保留。
3.答案:D【解析】根据DNS的命名规范,教育机构的标记是edu,香港的国家地区标记是hk(注意:不是cn),.hk是香港城市大学的网址。
4.答案:D【解析】Windows 98是操作系统。
5.答案:C【解析】WWW是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主要由Web服务器、浏览器及HTTP协议等三部分组成,是目前因特网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多媒体超文本信息服务系统。
6.答案:D【解析】A中出现了256,点分十进制中数字最大是255;B不是主机地址,它用来表示某一个网络;C是局域网上的广播地址。
7.答案:C【解析】DNS提供主机名和IP地址间的映射关系和提供电子邮件的路由信息。
8.答案:D【解析】统一资源定位器URL用来唯一地标识和定位因特网中的资源。
其格式为:协议名://域名/[路径/[文件名]]简答题1、答案:接受(“倾听”)来自客户端的请求;解释客户端的请求;按客户端请求进行操作,形成结果;将结果发送给客户端。
2、答案:接受客户端用户的(键入或点击)请求;向服务器发起连接;将用户要求发送给服务器;接收服务器发来的结果并在本地计算机上(解释并)展示。
3、因特网的层次结构可以简单描述成: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和物理层。
4、因特网上的地址主要有域名、IP地址和MAC(网卡)地址三类。
域名地址可以帮助记忆,并由DNS系统解析成为IP地址;目前使用的IP地址为32位二进制数组成,用于唯一的表示一个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设备接口);MAC地址(48位二进制数)用于因特网信息在局域网上的传递,IP 地址与MAC地址的转换需要地址解析协议(ARP)。
第三课因特网接入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网络接口层上的TCP/IP协议用于使用串行线路连接主机与网络或连接网络与网络的场合,就是SLIP协议或PPP协议。
2.答案:C【解析】个人用拨号方式接入因特网需要有电话线、调制解调器、计算机,账号、相应软件,不需要电话机。
3.答案:B【解析】对于使用串行线路连接主机与网络或连接网络与网络的场合要使用SLIP协议或PPP 协议。
5、答案: A4、答案: C简答题答案:1、接入网络的带宽、接入网络是独享还是共享、使用频率和接入价格。
2、即插即用的基本条件包括:a)P&P BIOS: P&P BIOS提供基本指令集,用于确定在系统开机自检(POST)时所需要的最基本设备。
b)P&P操作系统:Windows 95/98/2000/xp支持P&P,Redhat Linux也对即插即用提供有限的支持。
c)P&P硬件: P&P硬件是指由P&P操作系统自动配置的一组PC设备。
PNP也同样支持打印机、调制解调器、串口COM和并口LPT等,常用的PCI扩充卡一般都支持P&P。
d)P&P设备驱动程序: Microsoft提供的设备驱动程序支持基本PNP设备,例如IDE、CD-ROM等,还有厂家提供的驱动程序。
3、①无线路由器是否具备(内部网络)有线接入,因为并非所有的计算机都具备无线上网的条件;②接入主机是否具有无线上网的接口(是否需要配置无线网卡);③无线路由器可以接入的计算机台数;④无线路由器的接入方式是宽带或ADSL(不同的接入方法对无线路由器的配置要求不同);⑤无线接入的有效工作距离等。
第四课万维网与浏览器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WWW是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由Web服务器、浏览器及HTTP协议等三部分组成,是目前因特网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多媒体超文本信息服务系统。
2.答案:B【解析】统一资源定位器URL(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来唯一地标识和定位因特网中的资源。
它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客户与服务器之间所使用的通信协议;存放信息的服务器地址;存放信息的路径和文件名。
3.答案:A【解析】WWW(World Wide Web)是因特网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多介质信息服务系统,是1989年由欧洲高能物理研究中心CERN的工作人员开发出来的。
4.答案:A【解析】HTML文档又称超文本文件,通常以.html或.htm为文件后缀。
5.答案:C【解析】HTML的代码文件是由多个HTML元素组成的纯文本文件,通常的字符编辑器都可以打开编辑,而ACDSee是一个看图软件,无法打开WWW网页。
简答题1、万维网是因特网上的一项应用,万维网的应用协议为HTTP, 其客户端程序称为浏览器,是最为流行的网络应用工具。
2、用户通过浏览器发出所需网页的指令,服务器通过HTTP将用户所需网页发给浏览器,通过解析,浏览器将网页的内容展示给用户。
一个网页往往由多个对象组成,而每个HTTP的传输过程只能完成一个对象的传输,所以一个网页的展示,往往需要通过多个交互过程才能完成。
3、安装防病毒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的更新补丁和病毒软件特征库;关闭Cookie防止敏感信息泄露;选择更为安全的浏览器工具(如:FireFox,Opera等)。
4、常用的万维网服务器包括:Apache、IIS、Xitami等,常用的浏览器包括:IE、遨游、Firefox、Opera等。
第五课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 SMTP 是简单的邮件传输协议的缩写,用于因特网网上邮件发送。
2. 答案:D【解析】 FTP 允许在不同的主机和不同的操作系统间传输文件,并且文件的结构和字符集可以不同。
3. 答案:D【解析】 电子邮件使用的协议有:SMTP 是邮件传输的标准协议,多用途因特网邮件扩充协议MIME 是它的扩充,POP3协议主要用于处理电子邮件客户如何从邮件服务器中取回等待的邮件。
简答题1、答案:SMTP 和POP3协议的用途如下图所示:邮件的发送者通过邮件发送软件首先将邮件用SMTP 发给一个SMTP 服务器(邮件发送服务器),然后,该SMTP 服务器与接收者注册的邮件服务器(接收者在该服务器中拥有电子邮件的邮箱)进行通信,将邮件再用SMTP 协议将邮件发送到接收者邮箱所在的服务器,最后由邮件的接收者通过自己主机上的邮件软件用POP3或IMAP(Internet Mail Access Protocol)将邮件取回自己的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