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年对“马”联

马年对“马”联

马年对“马”联
王振权
2014年是农历甲午马年,在这万马奔腾、马不停蹄、马到成功的新的一年里,“马”字成了人们的热点话题。

“马”字也触动了我的灵感,我将所对与“马”字有关的联语奉献读者,欢迎大家品鉴。

(一)应对“马”字句单联
下面的联句,其中一比为含“马”字的单联,另一比为笔者所撰应对句。

其一
心里千草懂
马可一人骑——刘正洪
下联摘自牛宏泰著《千古才情万古对》附录《古今绝联待俊彦》。

编者按:“‘一’加‘人’为‘大’,‘大’加‘马’再加‘可’即为‘骑’也。

据说至今无人能对。

”此乃离合句,应对难度很大。

我所对上联“千”加“草(同“艸、卄”)”为“芊”,“芊”加“里”为“董”,“董”加“心(同“忄”)”为“懂”。

句意为:心里懂得千百种草的性能。

尝百草的神农氏,著《千金方》的孙思邈,著《本草纲目》的李时珍等,可作为本句的注脚。

其二
古文虽故有人做
马大能驮兼可骑——黄维善
下联摘自《千古才情万古对》附录《古今绝联待俊彦》。

编者按:“黄维善出句。

巧用增损格增字再增字成句:马+大——驮+可——骑,甚为奇巧,至今无人能对。

”上联我亦以增损格撰句,“古”加“文”为“故”,“故”加“人”为“做”,与下联对应。

其三
快马加鞭,腾云驾雾——李萍
勤牛利世,负重犁田
上联刊于《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011年下半月刊第4期,乃李萍所撰。

编者要求:“镶嵌成语或四字熟语,拆字‘马+加=驾’,注意前后分句的关联。

联意自然流畅为佳。

”此乃离合谐音句,除了“马”“加”合“驾”外,“加”与“驾”谐音。

我所撰下联亦离合谐音句,句中“牛”“利”合“犁”,“利”与“犁”谐音,与上联对应。

其四
孤山独庙,单枪匹马一将军——佚名
对户双门,并膝比肩二拜客
上联摘自甘桁编著《奇联妙对》之《绝联》,乃佚名所撰数字联。

编者注:“江苏《乡土》报1983年11期载:六合县的楝山,传说为陈胜去世之地,后人在此建庙纪念他,庙立陈胜骑马塑像,庙门半副对联,一直没人对出。

消息见报后,收到不少下联,较好的有‘双峰对岭,并肩比斧二樵夫’和‘夹江两岸,对钓双钩二渔翁’。

”窃以为
两对句与出句节奏点多为同声,尤其句脚皆为平声乱脚,似欠严谨。

我的对句以“拜客”对“将军”,上下联既各自独立,且相互关联。

对联句脚通常为上仄下平,此联上平下仄乃是特例。

其五
千里马拉松,马大也难驮重驮——牛犇
一群羊吃草,羊次未必羡深羡
《中国楹联报》2014年第18期颜登荣《牛高马大》文中载:楹联学会里有两个联友,一出一对,以斗对取乐。

后来其中一个叫牛犇的出一上联:“千里马拉松,马大也难驮重驮。

”另一位“绞尽脑汁也没对出来,原来此出句的‘驮’是双音字,一为动词,音为‘砣’;一为名词,音为‘舵’。

”此句除了一字多音外,还有一个特点是离合字,即“马”“大”合“驮”,显然,应对难度极大,被同道视为绝联。

本人经过反复思考,试为对得一比下联:“一群羊吃草,羊次未必羡深羡。

”此亦一字多音离合句,与上联对应。

句中“羊”“次”合“羡”。

“羡”乃双音字,前一个音xiàn,为动词,义为爱慕;后一个音yán,为名词,义为墓道。

《史记·卫康叔世家》:“和以其赂赂士,以袭攻共伯於墓上,共伯入釐侯羡自杀。

”司马贞索隐:“羡,音延,墓道。

”句意为:一群吃草的羊,即使羊中次等的也不一定羡慕埋入深邃的墓坑作殉葬品。

其六
马占山,冯占海,一马占山,二马占海,山海关外,排山倒海——佚名
王爱榆,汪爱林,单王爱榆,三王爱林,榆林塞前,植榆护林
上联摘自邵文海编著《挑战古今绝联——一百廿回合擂台大决斗》。

编者说:“‘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落入敌手。

然而,我东北同胞并未屈服,抗日之火一直未熄。

马占山、冯占海就是两位名噪一时的抗日将领。

后来,有人别出心裁地将马占山和冯占海的名字与事迹撰成一条上联,公开求对。

可时过数十年,一直未听说有人对上。

”此上联为复辞句,句中含三“马”、四“占”、四“山”、四“海”,且“冯”中含“马”,应对难度极大。

马占山(1885—1950)字季芳,吉林怀德人,民国黑龙江代省长兼军事总指挥,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九·一八事变后,率领爱国官兵打响了抗日第一枪,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被世人称作“抗日英雄”。

冯占海(1899—1963)字寿山,奉天义县人,民国陆军中将军长,抗日名将。

九·一八事变后,通电全国,举兵抗日,转战东北,沉痛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编者选刊了吴存学所对一比下联:“伍守城,仇守防,五人守城,九人守防,城防区内,练兵设防。

”窃以为:其一,上联复字三“马”,下联对以一“伍”二“人”;上联复字四“山”,下联对以三“城”一“兵”。

其二,上联“冯”中含“马”,而下联与之相对的“仇”中却不含“伍”。

其三,上联之“山海关”乃地名,而下联与之相对的“城防区”则非地名。

此皆欠妥,显然不足以应对上联。

在下乃榆林市辖吴堡人氏,暮年寓居榆林,对榆林有着深厚感情。

现在就以含王爱榆、汪爱林二人及治沙造林之典型“榆林”撰一下联。

句中三“王”、四“爱”、四“榆”、四“林”均为复辞,且“汪”中含“王”,均与上联对应。

其七
无言难成韵,无心难做母,无手难握于掌中,无日未能刻分以上
有土可种田,有水可栽莲,有马可走遍天下,有人不在你我之间——佚名
下联为古代佚名编撰的字谜,谜底为“也”。

因为也字加土为“地”,加水为“池”,加马为“驰”,加人为“他”。

上联乃本人应对的字谜,谜底为“寺”。

因为寺字加言为韵文“诗”,加心为母之称谓“恃”,加手为握住的“持”,加日为大于分和刻的“時”(“时”的繁体)。

按:“恃”,俗称父曰怙,母曰恃。

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六岁失怙恃,不为兄嫂所容。

(二)以“马”字句对单联
下面的联句,其中一比为长期无对的单联,另一比为笔者所撰含“马”字的应对句。

其一
大马虽大大拍马
老牛到老老吹牛——刘正洪
下联摘自刘正洪著《趣联大世界》中的《请您出任“红娘”——为单联配偶》,乃著者自撰的一比下联,求对上联。

此为复辞转品句,“老”字三出,“牛”字两出,复字绕来绕去颇为奇巧,不过,同时
也加大了应对难度。

“老牛”,对牛姓老者的称呼。

“吹牛”,说虚夸不实的话,也叫“吹牛皮”。

此书1994年出版至今二十年来,“牛”字句一直未见佳对,被视为绝联。

马年新春,我受到“马”字的启示,撰得一比上联“大马虽大大拍马”。

此亦复辞转品句,“大”字三出,“马”字两出,与下联之“老”与“牛”分别对应。

“大马”,对马姓大个子的称呼。

“拍马”,传说游牧时期的北方民族常以拍马的屁股表示夸赞马好,现引申为巴结吹捧,奉承讨好,也说“拍马屁”。

以“马”对“牛”,皆为家畜,且又同属十二生肖,乃同门类相对。

其二
牛犇,牛百岁,牛得草,牛年同唱春牛曲——佚名
马骉,马万琪,马占山,马氏屡彰龙马风
上联摘自梁石、梁栋编《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附录《“绝联”征偶》。

编者提示:“1985年农历乙丑年新春,安徽省电视台的《春牛曲》迎春晚会,由上述三位‘牛’主持并演出精彩节目。

‘牛犇(“奔”的异体)’电影演员;‘牛百岁’是在电影《咱们的牛百岁》中饰演牛百岁的梁正刚;‘牛得草’即著名豫剧丑角,在《七品芝麻官》中扮演县令者。

此句着重点是‘牛’,五嵌‘牛’字,增添了牛年迎春的喜悦气氛。

”上联即据此特殊背景所撰复辞句,句中除“牛”字五现外,“犇”乃三牛的组合,要求对句亦应该具备这些特点,足见其应对难度之大,据说至今近三十年尚无满意的对句。

马年伊始,一天晩上,奔腾的马蹄声及马嘶声把我惊醒,原来是
南柯一梦。

辗转难寐,浮想联翩,忽然心血来潮,为“牛”字句撰得一比下联:“马骉,马千里,马占山,马氏屡彰龙马风。

”此亦复辞句,句中“马”字五现,“骉”乃三马的组合,与上联对应。

此下联以三“马”与上联的三“牛”相对:“马骉(biāo)”,当代浙江宁波人,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语文特级教师,上海优秀园丁,华东师大中文系兼职硕士生导师。

“马万琪”,我国澳门知名爱国人士,历任全国政协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副主席。

“马占山”,吉林怀德人,字季芳,行武出身,民国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抗日名将。

三人皆为马姓之佼佼者,传承彰显了刚毅强健的龙马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