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验室环境卫生安全管理人员岗位制度

化验室环境卫生安全管理人员岗位制度

化验室环境卫生、安全管理人员岗位制度
环境卫生、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一、负责监督实验室(包括研发实验室)及实验室日常环境卫生,安全工作。

二、负责监督工作时间化验人员是否穿工作衣、工作衣是否干净、整洁,无衣袋
撕裂、无扣等现象,工作期间实验人员是否浓妆艳抹,应妆饰得当,工作时间实验人员是否嬉戏打闹,大声喧哗,睡觉,聊天、看闲书,不得无故脱岗、窜岗,抽烟,接私人电话过长,监督当班人员负责的各自卫生区(包括桌面、地面、墙角、水池、窗台、仪器、容器、试剂架等),检验过程中是否随时收拾清理物品器皿,随时保持现场整洁。

对发生以上情况,应及时要求其相关人员改正,若不听劝告者,应记录后立即反应给实验室主管。

由实验室主管处理。

三、下班前,必须检查是否关好电源、仪器开关、电源头不应该在插座上,必须
检查操作的仪器及整个实验室的门、窗和不用的水、电、气路,并确保关好。

清扫易燃的纸屑等杂物,消灭隐患。

四、监督对危险性大的化学反应,如易爆、剧毒等,使用要经主管领导同意并且
在安全防范措施具备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完毕后,监督及时归还药品并登记。

在进行有毒、有害、有刺激性物质、有腐蚀性物质操作或开展易燃等化学实验时,监督实验人员是否按要求戴好防护手套、防爆面具、防护镜。

对未按规定执行者,有权终止其实验,不服从者,书面记录后报告给实验主管。

五、监督实验室人员在岗情况,因故离开,应填写请假条,请假条应经过实验室
主管批准(若实验室主管不在,可电话通知)
六、负责实验室消防器材的配置与管理,消防器材应放在明显、易于取用的位置,
并定期检查,确保有效,严禁将消防器材移作别用。

教导实验室人员熟悉常用灭火器材的使用。

如遇火警,除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消防措施灭火外,应马上报警,并及时向上级报告,事后应及时分析失火原因。

七、负责管理实验室钥匙,不得私自借给他人使用或擅自配置钥匙。

八、负责定期清理样品库房,对易燃,易爆,剧毒等重大危险化学品保管,应该
符合危化品管理条例,不得向非实验室人员透露危化品的名称、性能、来源、数量。

九、监督实验室人员在下班前将所有器具按规定要求清洗干净,要求化验室工作
平台每天必须打扫一次,所有化验器具有序摆放,不得随意堆砌。

填写每日清洁安全记录检查表。

定期交由主查。

HSE管理规范
1 化学药品的管理
1.1 有毒有害易燃易暴药品的识别
实验室有毒有害、易燃易暴药品应根据包装瓶上的标签说明来识别。

1.2 化学药品(试剂) 存放要求
1.2.1 易燃易暴试剂应储存于铁柜中(铁柜壁厚1mm以上),柜的顶部有通风口。

严禁在实验室存放大于20L瓶装易燃液体。

易燃易暴药品不能放在冰箱内(防暴冰箱除外)。

1.2.2 强氧化性物质与还原性物质应分开存放,不能存放同一柜中。

1.2.3 腐蚀性试剂应放在塑料盘中,以防瓶子破裂造成事故。

1.2.4 要注意化学药品的存放期,一些试剂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步变质,甚至形成危害物。

如醚类、烯烃等。

存放期满后,应与环境监测站联系,及时处理。

1.2.5 药品柜和试剂溶液均应避免阳光直晒。

1.2.6 发现试剂瓶上标签掉落或将要模糊时应立即贴制标签,无标签或标签不能确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2 实验室安全
2.1 防止中毒、化学灼伤、割伤
2.1.1 一切药品和试剂要有与其内容相符的标签。

2.1.2 处理有毒的气体,产生蒸气的药品及有毒有机溶剂(如溴、氯、硫化氢、氨水等),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取有毒试样时必须站在上风口。

2.1.3 取用腐蚀性药品,如强酸、强碱、浓氨水、浓过氧化氢、氢氟酸、冰乙酸等,应戴上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操作后立即洗手。

如瓶子较大,应一手托住瓶底,一手拿住瓶颈。

2.1.4 稀释硫酸时,必须在烧杯等耐热容器中进行,必须在玻棒不断搅拌下,缓慢将酸加入到水中,溶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时,由于大量放热,也必须在耐热容器中进行,浓酸和浓碱必须在各自稀释后再进行中和。

2.1.5 取下沸腾的水或溶液时,需先用烧杯夹夹住摇动后再取下,以防使用时液体突然沸腾溅出伤人。

2.1.6 切割玻璃管(棒)及将玻璃管插入橡皮塞极易受割伤,应垫以厚布。

向玻璃管上套橡皮管时,应选择合适的橡皮管,玻璃管口先烧圆滑,并以水、肥皂水
将其润湿再套橡皮管。

把玻璃管插入橡皮塞时,应捏住塞子的侧面进行。

2.2 防火、防电击
2.2.1 实验室应配灭火器具,应急箱和个人防护器材。

检验人员要熟知这些器材的使用方法。

2.2.2 操作、倾倒易燃液体时应远离火源,瓶塞打不开时,切忌用火加热或贸然打开。

倾倒易燃液体时要有防静电措施。

2.2.3 加热易燃溶剂必须在水浴中进行,严禁用电炉直接加热。

2.2.4 蒸馏可燃物时,先通冷却水后通电,要注意仪器和冷凝器的工作是否正常。

如需往蒸馏器内补充液体,应先停止加热,放冷后再进行。

2.2.5 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应立即清洗干净,不得靠近明火,以防着火。

2.2.6 严禁可燃物与氧化剂一起研磨,工作中不应使用不知其成分的物质,在必须进行性质不明的试验时,应尽量先从最小剂量开始,同时要采取安全措施。

2.2.7电炉或电烘箱周围严禁放置可燃、易燃物质及挥发性易燃液体,不能烘烤放出易燃蒸气的物料。

2.2.8 实验室应配备合适的灭火器,检验人员应熟知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灭火器应定期检查,按有效期更换灭火器。

表1 实验室用灭火器适用范围
2.2.9 实验室应备有绝缘棒,当遇有触电情况时,应及时切断电源或立即用绝缘棒将触电者与电源隔开,严重时立即送往医院救护。

3 高温高压试验
3.1气瓶安全规程
3.1.1在接收气瓶时,应注意气瓶是否盖有检验钢印,对不合格的气瓶拒绝接收。

3.1.2气瓶应直放,不准放在热源附近,距离明火至少5m。

3.1.3搬运气瓶时应套好防护帽和防震圈,不得摔倒和碰撞。

3.1.4气瓶阀门及减压阀严禁粘附油脂油污类,严禁敲打开阀门。

3.1.5开启阀门时,操作者必须站在气体出口的侧面,关闭阀门时,先关气瓶阀门,放尽减压阀中气体,再松开减压螺杆。

3.1.6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至少应留(0.5~1)MPa余压,以免降低气体质量或在充气时和再使用时发生危险。

3.2 高温高压滤失仪安全规程
3.2.1 严格按照高温高压滤失仪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2.2 将试样倒入钻井液杯时,注意使液面离钻井液杯顶部至少有13mm的空隙。

3.2.3 取出钻井液杯冷却至室温,应放完剩余压力后才能拆卸盖子。

3.2.4 如拆卸盖子时,发现最后1或2颗固定镙丝卸不掉,表明泥浆杯中仍有高压气体,此时不能再卸,应立即通知室领导,根据情况再做处理。

3.2.5 操作高温高压仪器时,须有两人配合操作。

4 实验室废液处理
4.1 无机酸类:将废酸溶液慢慢倒入过量的含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中,或用废碱液互相中和,中和后用大量水冲洗。

4.2 氢氧化钠、氨水:用6mol/L 盐酸水溶液中和,中和后用大量水冲洗。

4.3 其它废液或/和废渣交中心环境监测站处理。

5 实验室安全守则
5.1 实验室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安全用具,如灭火器、洗眼器、护目镜、橡胶手套、应急药箱(备创可贴、消毒液、碘酒、棉签、纱布等)。

每位实验室人员都应知道这些用具放置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同时还应知道实验室内水阀和电开关的位置,以备必要时及时关闭或使用。

常见化学毒物的急性致毒作用与救治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