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分钟)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40个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
这个现象说明A.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 B.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C.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 D.果实发育需要生长素2.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种植物根、茎生长的影响,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B.a、c两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茎生长的最适浓度C.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促进茎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D.不同植物的同一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相同3.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生长的原因是A.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B.背光一侧生长素大量合成C.向光一侧细胞生长快D.向光一侧光合作用旺盛4.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分析,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 图中的a过程表示促进,b过程表示抑制B. 图中的c过程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抑制C. 赤霉素缺乏的植物体仍然可以完成生长素的合成D. 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面一侧放置一含赤霉素的琼脂块,胚芽鞘会向未放置琼脂块的一侧弯曲生长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用适宜浓度乙烯利处理香蕉,可加快果实成熟B. 用适宜浓度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芹菜,可提高产量C. 用适宜浓度细胞分裂素处理水稻,可促进细胞分裂D. 用适宜浓度2,4-D处理插条两端,可促进插条两端生根6.下列关于激素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需要血浆的运输作用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并且能够释放递质C.二者都不能长期存活D.激素可以影响神经递质的产生与释放7.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传递形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8.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B. 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C. 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D. 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9.根据下图分析神经细胞,叙述错误的是A.此图可表示突触小泡的膜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有关C.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A面D.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单层平展在空气—水界面上,则③与水面接触10.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①调节速度快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的范围广泛④作用的部位准确⑤作用的时间短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11.下图表示正常哺乳动物体内多种分泌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以下对该图中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激素A和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B.图中激素C在血液中的含量能起到反馈调节的作用C.手术摘除成年小白鼠分泌图中激素C的腺体,一段时间后,该小白鼠表现为细胞氧化分解代谢增强D.图中激素C作用的靶细胞是肝脏和骨骼肌12.如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错误的分析是A.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B.当血糖浓度较高时,可通过途中“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组织”途径进行调节C.若图中内分泌腺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加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D.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13.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等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B.H2CO3/Na2CO3缓冲对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激素是通过体液定向传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D.人体免疫过程不存在反馈调节机制14.右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腺体分泌的激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体长期缺碘时,体内①②均会高于正常水平B.用③饲喂正常动物,将引起①②的分泌量减少C.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D.切除垂体,则①②③的合成分泌量都将减少15.在寒冷时,肾上腺素有增加产热的作用,能与肾上腺素在调节血糖和体温分别发生协同作用的激素是()①胰岛素②胰高血糖素③甲状腺激素④抗利尿激素A.①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16.人体的体液是指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B.细胞内液和血液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血浆、组织液、淋巴17.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增加、增加、减少、不变B.减少、减少、增加、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18.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B.缓冲物质可以维持细胞外液的pH稳定C.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D.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19.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葡萄糖B.激素C.氨基酸D.血红蛋白20.运动员在长跑比赛中,会出现呼吸极度困难、腿酸痛,甚至有不想再跑的念头,但是当听到震耳的“加油”声后,却能加速冲刺,其主要调节过程是()A.声音→神经系统→心血管活动增强→促进有氧呼吸B.声音→神经系统→甲状腺素增高→促进无氧呼吸C.声音→神经系统→甲状腺素增高→促进有氧呼吸D.声音→神经系统→肾上腺素增高→促进无氧呼吸21.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22.分别向20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度变化随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23.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A.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24.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导致()①体温调节能力下降②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③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④影响渴觉的形成A. ①②③B. ①②C. ③④D. ①②③④25.下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部分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免疫活动既可以由神经系统直接调节,也可以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B.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的兴奋传导至神经末梢时,神经末梢膜外电位变化是由负变正C.若图中的免疫细胞表示浆细胞,则免疫活性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D.若该免疫细胞进行体液免疫时,裂解靶细胞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的26.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B.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C.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D.在调节水平衡过程中,下丘脑只有合成、释放d激素的作用27.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存在于( )A. 大脑皮层和下丘脑B. 下丘脑和大脑皮层C.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和垂体后叶 D. 口腔和大脑皮层28.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①调节速度快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的范围广泛④作用的部位准确⑤作用的时间短暂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29.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个体数量将不断增多B.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时,其种群增长率是先增大后减小C.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的多少可用丰富度表示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30.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B.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C.种群是物种的繁殖单位和生物进化的单位D.种群密度和数量动态是种群特有的特征31.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A.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C.保持生态平衡D.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32.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以两种呼吸方式将碳返回无机环境中B. 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高C. 食物链中生物种类的增加一定会导致生态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的降低D. 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存在必不可少的成分33.某食物网中有三种生物分别为A,B,C(食物关系见右下图)。
假设能量传递率是10%-20%,C从A处获得的能量比B从A处获得能量多。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A-B的传递率为10%--20%.A-C的传递率为10%--20%B.A-B的传递率为10%,A-C的传递率为lO%C.A-B的传递率为20%,A-C的传递率为lO%D.A-B的传递率为10%,A-C的传递率为20%34.右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共有3条食物链B.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aC.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度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D.若c所含能量为5.8×109kJ,d含1.3×108kJ,则a至少约含4.5×107kJ35.下列野生生物资源的利用,表现为间接使用价值的是A.药用价值B.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作为基因库D.提供工业原料36.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全面禁止捕捞②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③控制鱼网网眼大小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7.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A.所具有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B.所具有的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C.所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有大有小D.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38.某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于污染物的排放受到破坏,停止排放后,由于自身的净化作用,逐渐恢复原状,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A.抵抗力稳定性 B.恢复性稳定性C.抗污染能力D.抗干扰能力39.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