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订货点采购与MRP采购

订货点采购与MRP采购

第一节订货点采购
一、订货点概述
(一)订货点的概念
订货点:仓库必须发出订货的警戒点。

订货点=实际最低库存量=理想最低库存量+安全存量
理想最低库存量=购备时间×每日消耗量
安全存量:即为防备购备时间与物资耗用情况变化时,确保不发生停工呆料现象而做的安全储备。

订货点法是一种传统的库存计划与控制方法,他的基本思想:根据过去的经验预测未来的需要,根据物料的需求情况来确定订货点和订货批量。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随着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需求常常是不稳定的、不均匀的,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订货点法便暴露出一些明显的缺陷。

(二)订货点的基本假设
1.对各种物料的需求是相互独立的。

(独立需求:对某种物料的需求与对其他产品或零部件的需求无关。

相关需求:对某些物料的需求取决于对其他物料的需求。


2.物料的需求是稳定、连续的。

3.订货提前期是已知的、固定的。

(三)订货点法的缺陷
1.盲目性:由于需求的不均匀以及对需求情况不了解,企业不得不保持一个较大数量的安全库存来应付这种需求。

这样盲目地维持一定量的库存会造成资金积压和浪费。

2.高库存与低服务水平:传统的订货点方法使得低库存与高服务水平两者不可兼得。

服务水平越高则库存越高,还常常造成零件积压与短缺共存的局面。

3.形成“块状”需求:在制造过程中形成的需求一般都是非均匀的:不需要的时候为零,一旦需要就是一批。

在产品的需求率为均匀的条件下,由于采用订货点方法,造成对零件和原材料的需求率不均匀,呈“块状”。

“块状”需求与“锯齿状”需求相比,平均库存水平几乎提高一倍,因而占用更多的资金。

订货点法之所以有这样的缺陷:是因为其没有真正的按照各种物料的真正需
用时间来确定订货日期。

于是,人们便思考:怎样才能在需要的时间,按需要的数量得到真正需要的物料?从而消除盲目性,实现低库存与高服务水平
(四)订货点法的优点
1.它是至今能够用于独立需求物资进行物资资源配置的唯一方法;2.订货点技术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3.订货点技术特别适合于客户未来需求量连续而且稳定的情形。

二、订货点采购的原理
即在库存运行中,设定一些订货控制点,进行有控制的订货进货,使得仓库的库存量能在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的条件下实现库存量最小化。

制订订货控制策略的依据和目的是最好的满足用户需要,控制的方向是库存量最小化。

控制订货,就是控制订货参数:1.订货时机:即订货点;2.订货数量:订货批量。

订货点采购就是通过控制订货点和订货批量来进行有控制的订货进货,达到既满足用户需要又使库存量最小。

第二节 MRP采购
一、MRP概述(MRP:Materials Requirem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
MRP采购,即利用MRP技术进行的采购。

(一)MRP的提出
MRP的提出总是和生产相联系。

运行MRP的结果一方面生成生产计划,另一方面生成采购计划。

生产计划投入生产车间进行生产,而采购计划则交采购部门去进行采购。

传统的订货点是要解决订什么,订多少,何时提出订货3个问题,它是靠维持一定量的库存来保证需要的。

用传统的订货点法来处理制造过程中的供需矛盾,有很大的盲目性,结果会造成大量的原材料及在制品的库存。

(二)MRP的起源
MRP起源于美国60年代初,最初是针对当时制造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订货点法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库存管理技术。

最早提出解决方案的是美国IBM公司的Dr. J.A. Orlicky博士,他在60年代设计并组织实施了第一个
MRP系统。

说明
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MRP仅是一种物料需求计算器。

它根据对产品的需求、产品结构和物料库存数据来计算各种物料的需求,将产品出产计划变成零部件投入出产计划和外购件、原材料的需求计划,从而解决了生产过程中需要什么,何时需要,需要多少的问题。

它是开环的,没有信息反馈,也谈不上控制。

(三)MRP的主要思想
1.打破产品品种台套之间的界线,把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产品、零部件、原材料、中间件等,在逻辑上视为相同的物料;2.把所有物料分成独立需求(independent demand)和相关需求(dependent demand)两种类型;3.根据产品的需求时间和需求数量进行展开,按时间段确定不同时期各种物料的需求。

(四)MRP的基本原理
1.根据产品的需求时间和需求数量进行展开,按时间段确定不同时期各种物料的需求
如果要求按一定的交货时间提供不同数量的各种产品,就必须提前一定时间加工所需数量的各种零件,要加工各种零件,就必须提前一定时间准备所需数量的各种毛坯,直至提前一定时间准备各种原材料。

计划执行
2.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准时生产
如果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从产品销售到原材料采购,从自制零件的加工到外协零件的供应,从工具和工艺装备的设备维修,从人员的安排到资金的筹措与运用,都围绕MRP的这种基本思想进行,就可形成一整套新的方法体系,它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项活动。

因此,人们又将MRP看成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3.强调以物料为中心组织生产
以物料为中心组织生产,体现了为顾客服务的宗旨和按需生产的思想。

以物料为中心组织生产,要求上道工序应该按下道工序的需求进行生产,前一生产阶段应该为后一生产阶段服务,各道工序做到既不提前完工也不误期完工。

MRP正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完成各种生产作业计划的。

4.MRP处理的是相关需求
MRP系统中,物料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原材料、在制品、外购件以及产品。

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1)独立需求来自企业外部,其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由企业外部的需求来决定,如客户订购的产品、售后用的备品备件等。

其需求数据一般通过预测和订单来确定,可按订货点方法处理。

(2)相关需求发生在制造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对原材料、毛坯、零件、部件的需求,来自制造过程,是相关需求,MRP处理的正是这类相关需求。

5.将产品制造过程看作是从成品到原材料的一系列订货过程
要装配产品,必须向前一阶段发出订货,提出需要什么样的零部件,需要多少,何时需要;同样,要加工零件,必须向前一阶段发出订货,提出需要什么样的毛坯,需要多少,何时需要;要制造毛坯,就要对原材料订货。

于是,可以用生产作业计划的形式来规定每一个生产阶段,每一道工序在什么时间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这就是MRP能够实现按需要准时生产的原因。

MRP思想的提出解决了物料转化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何时需要,需要什么,需要多少?
它不仅在数量上解决了缺料问题,更关键的是在时间上解决了缺料问题。

二、 MRP系统
MRP逻辑原理图
(一)MRP的输入
主生产进度计划MPS
主产品结构文件BOM
库存文件
库存量=本周周初库存量+本周到货量-本周需求量 =上周周末库存量+本周计划到货量-本周需求量
1.主生产进度计划
MPS 是MRP 的主要输入,它是MRP 运行的驱动力量。

如下表。

2.物料清单(产品结构文件,BOM )
BOM 表示了产品的组成及结构信息,包括所需零部件的清单、产品项目的结构层次、制成最终产品的各个工艺阶段的先后顺序。

利用BOM 可以准确地计算相关需求的信息。

其中所包含的物料可分成二类:一类是自制项目,另一类是采购项目(包括所有的原材料、外购件和外协件)。

MRP 展开后,自制项目的物料需求计划便形成相应的生产作业计划,采购项目的物料需求计划形成相应的采购供应计划。

LK=3周
LH2周
LM=3周
LE=1周
LG=2周
LD=3周
文件柜
柜体组件
(1)
锁(1)
LB=1周 1层
LA=1周
3层 0层
LC=2周 三抽屉文件柜结构树
LF=4周
抽屉组件(3) 滑条(6)
柜体(1)
屉体G(1)
手柄H(1) 滚珠(2) LJ=3周 J(20kg)
K(5kg)
2层
3.库存状态文件
库存状态文件保存了每一种物料的有关数据,MRP系统关于订什么,订多少,何时发出订货等重要信息,都存贮在库存状态文件中。

产品结构文件是相对稳定的,而库存状态文件却处于不断变动之中。

某一期的现有数的计算方法为:期末现有数=期初现有数+预计到货量-总需要量
(二)MRP的输出
净需求量
本周净需要量=本周总需要量-本周计划到货量-本周周初库存量=本周总需要量-本周计划到货量-上周周末库存量
三、MRP采购的实施
(一)采购计划的确定
(二)MRP采购的特点
1.需求的相关性;2.需求的确定性;3.计划的精细性;4.计算的复杂性(三)MRP采购的注意事项
1.企业已经实施MRP系统;2.良好的供应商管理;3.及时的数据更新(四)实施效果
实施MRP系统由于进行的精确的计划和计算,使得所有需要采购的物资能够按时按量到达需要的地方,一般不会产生超量库存。

调查显示:
库存水平平均降低20%-40%;缺货率下降了80%;服务水平达到95%;MRP 系统输入的信息多、操作规范、时间观念强,要求企业实施系统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有利于促使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