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监理细则1 桥梁的基础工程1.1钻孔灌注桩1.1.1 施工工艺流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序很多。
由于成孔方法和现场情况的不同,施工工序流程也各有所异,机成孔的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灌注混凝灌注水下砼配制混凝土制作混凝土试件灌注架移位移位拆拔护桶、清钻孔灌注桩、质量监理内容1.1.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检查施工设备(如钻具、钻头的直径、锥尖角1 1.2.1.度、保径圈等)施工场地平整。
2 .2.检查桩径孔定位及标高、桩数1.1检查钢筋、焊条等原材料的产品合格证、复试报告,自拌混凝土要.2.3 1.1查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的产品合格证。
复试报告及砼配合比。
商品砼要查砼配合比及其质量保证书。
搭水上平台、陆上平台要稳固。
护筒位置要准确,保证护筒垂直、2.4 11..顶高于河内土质差筒外卖土入原状硬土>1m,护筒底口入土深度进入原土>0.2m,-2m。
筒外水面1 5 钻机就位正确,钻机要垂直,钻机要平稳。
1.1.2.泥浆质量《市政工程施工手册》中就泥浆性能指标2.1..6 1 泥注:(1)地下水位高或其流速大时,指标取高限,反之取低限;(2)地质较好、孔径或孔深较小的,指标取低限;(3)孔壁泥皮除正循环旋转冲击的砂类土等应≤2mm外,其余均应≥3mm;(4)用推钻、冲抓、冲击方法钻进时,可用粘土碎块投入孔内,由钻锥自行造浆固壁;(5)若当地缺乏优质粘土,不能调出合格泥浆时,可掺用添加剂改善泥浆性能;(6)在不易坍塌的粘性土层中,使用推钻、冲抓、反循环回转方法钻进时,可用清水提高水头(≥2m)维护孔壁;(7)对遇水膨胀或易坍塌的地层如泥页岩等,其失水率<3-5mL/30min;(8)泥浆性能各种指标测定法见条2-4-6;(9)相对密度是泥浆密度与4℃纯水密度之比(过去称为比重)。
1.1.2.7 钻孔进尺要有记录。
1.1.2.8 清孔及沉淀要求,钻头钻进到位测绳丈量,停止进尺继续压浆。
清孔排渣必须保持孔内水头。
待浇砼前,检测沉淀层厚度。
(°);(1)表中θ为斜桩纵轴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单位:注:);为桩的长度,(m(2)表中L )。
为桩的直径,(mm(3)表中d钢筋笼质量要求,所用各种钢筋规格要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笼整体10 .2.1.1。
主筋距允许偏差,箍筋距允许偏10mm长度允许偏差±100mm,直径允许偏差±(每组,各节钢筋笼保护层垫块不少于2差±20mm,箍筋笼保护层允许偏差±20mm 块)且均匀分布在同一截面的主筋上。
组不少于3%(强度2515-.1.211 砼质量要求,配制水下砼配比设计强度等级提高1.常用强度等级则任按提高一档等级使用。
强度等级高的取小值)等级低的取大值,,每根桩试块不少于一组,下导管长度要有2cm20±现场要做坍落度试验,要求记录,随灌砼面上升,一节节拆导管也要有记录。
成桩质量检测,以取芯样法、超声波法、机械阻抗法、水电效应等12 2.1.1.对质量有怀疑的桩或处理过桩均要动测检查无破损检测法对桩匀称性进行检测,桩身有否灰泥断桩、松散、缩颈等事故。
3 施工中监理注意事项.1.1钻孔灌注桩从成孔到灌注成桩的大部分施工结果是后道工序覆盖前.1.1.31因此是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批准且又在看不见的桩孔内,隐蔽性极强。
道工序,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严格工序控制,及时中间质量检验和隐蔽工程验收。
在采用多舌钻机同时施工,应安排在各个墩、台基础上以避免相互.2 1.31.干扰。
钻孔进尺过程中,护筒内水头是否有低落现象,可避免坍孔。
3..3 1.1清孔排渣时,注意孔内泥浆密度,要逐渐减小,保证沉淀层厚度达4 .3.1.1 到设计要求。
砼灌注.5 .11.3 0.8-1.3m。
1 .5.初灌量保证砼灌入后,导管埋入深度不少于1.1.3 2m)严禁将导管提出砼面。
.2 导管始终埋在砼中(埋深不得少于.1.13.5%,53 砼灌注高度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其最小高度不宜小于桩长5.1.3..1 。
且不小于2m 砼灌注时,注意钢筋笼被顶起,监理工程师要旁站监督。
5..4 11..3 沉入桩施工.2 1 沉入桩施工工艺流程2..1 1备料截凿桩头锤击沉桩施工工艺流程查预制桩制作材料、砼强度或查桩出厂合格证及桩身质量。
.2.21 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检查施工机具、施工方法、打桩顺序).3 。
1.2个轴4 检查轴线控制桩、水准点、桩位布置尺寸和桩数(水准点不少于21.2.天检查一次)。
线每10 砼预制桩的起吊、堆放及接桩.2.5 1 %方可运输。
%方可起吊,达到.51 砼预制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100..12 层。
4堆放层数不宜超过2 .5.2.1.1.2.5.3 采用焊接桩时(有抗震要求地区必须焊接)应先将4个角电焊固定,然后对称焊接,并确保焊接质量和设计尺寸。
1.2.5.4 接桩轴线要直顺1.2.6 砼预制桩打(压)沉桩1.2.6.1 桩打入时,锤与桩帽,桩帽与桩之间应加设弹性衬垫,如硬木、麻袋等;桩锤、桩帽或送桩帽应和桩身在同一中心线上;桩插入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1.2.6.2 打桩应合理安排顺序,桩停止锤击的控制原则应按有关规范规定;情况复杂的可借鉴经验与通过静(动)载试验综合确定;1.2.6.3 为避免或减少沉桩挤土效应和对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影响,施打大面积密集桩群时,应加强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的检测,如遇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有限措施。
1.2.6.4 沉桩过程中应检查每米进尺锤击数,最后一米锤击数、最后三阵贯入度及桩尖标高、桩身(架)垂直度等。
(2)θ为斜桩纵轴线与垂线间的夹角1.2.8 桩顶标高允许偏差-50-+100mm ,保证浇入承台深度达到设计要求。
1.2.9 成桩质量、用动测法。
1.2.10 成桩监理注意事项1.2.10.1 如吊桩不垂直、不到位、不允许打桩。
1.2.10.2 发现有断桩要补打。
1.2.10.3 贯入度达不到要求,请设计部门处理。
1.2.11 静力压桩;适用于软弱土层,其控制要点如下: 压桩机应根据地质情况配足额定重量;1 .11.2.1. 1.2.11.2 桩帽、桩身和送桩的中心线应重合; 1.2.11.3 接桩处理同打入桩;1.2.11.4 压同一根(节)桩应缩短停顿时间;1.2.11.5 为减少挤土效应,需加强对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检测,如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1.2.12 桩位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2m 由于降水、注:基坑开挖和送桩深度超过等原因产生的位移偏差不在此表内。
。
-+.21.13 按桩顶标高控制的桩,桩顶标高的允许偏差为-50100mm 成桩质量.21.14 用动测法。
11(15 21..单桩承载力。
静力荷载试验按本市《地基基础设计标准》DBJ08- %,且不少于)要求,抽检中桩数的8912根。
- 21..所有桩基工程,均要做好桩位竣工图。
16管柱制作管柱下沉配合射水沉桩准备振动打桩机钢板桩整修组拼插打钢板桩管柱内钻孔、清孔安装钻机及平台.安设钢筋骨架钢筋骨架制作不封底封底围堰内清泥、抽水封底水下灌注混凝土抽水围堰内吸泥抽水填充水下混凝土管柱顶部处理拆除围堰内部分支架基坑清理管柱基础施工工艺流程1.3.2 查预制砼管柱所作材料、砼强度或检查管柱出厂合格证及管柱质量(管柱两端接头法兰盘端面平整并垂直。
1.3.3 检查施工组织方案或施工方案(检查施工机具,检查单位资质及施工过这样工程没有及技术人员)。
1.3.4 准备工作就位,管柱吊运到指定地点,管柱下沉,注意控制速度,并经常观测倾斜和位移。
吸泥顶管靠自重不能下沉,用振动机配合下沉。
.1.3.6.1 要检查施工前准备工作,各项手续齐全,监理工程师才签证同意开工。
1.3.6.2 管柱就位每根都要达到要求,监理工程师随时检查。
1.3.6.3 防止管柱位移倾斜现象发生,经常经常,如发生,分析原因,用吸泥、射水、振动来调整。
1.3.6.4 下沉接近标高,不得射水,用振动达到标高。
1.3.6.5 管柱内下钢筋笼,灌水下砼,用灌注桩要求。
1.3.6.6 做好每道工序记录,作竣工图。
1.4 沉井施工1.4.1 沉井施工工艺流程平整场地(筑捣)-设砂垫层-立模绑钢筋-浇砼-拆模养护-挖土下沉(水冲)-接高井壁-下沉至设计标高-封底1.4.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终点质保措施)并检查下沉观测方案。
1.4.3 复核定位放线、轴线、标高。
1.4.4 检查原材料、外加剂、砼配合比、合格证和通知单。
1.4.5 检查钢筋、模板及预埋件,施工安装要符合要求。
1.4.6 检查井结构尺寸和位置。
1.4.7 砼强度达到要求,挖土下沉,位移倾斜经常检查,沉到设计标高预留10cm。
观测8小时,到位封底。
1.4.8 沉井允许偏差1.4.9 沉井施工监理工程师注意事项1.4.9.1 抓好每道工序施工检验隐蔽工程签证手续。
1.4.9.2 沉井下沉、位移、倾斜有控制点,随时检查,随时可得到纠正。
1.4.9.3 做好竣工资料工作。
1.5 浅基础施工1.5.1浅基础施工工艺流程筑坝-抽水-放样-基坑开挖-碎石-垫层-绑扎钢筋(有、没有)立模-浇筑砼养护-拆模1.5.2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1.5.3 复核定位放线、轴线、标高、基槽断面尺寸、土质,做好验槽记录。
1.5.4 检查原材料、外加剂、配合比。
1.5.5 轴线位移允许偏差,10mm(独立基础),15mm(其他基础),条形基础每30-50m查一处。
,15mm~±10mm基础顶面标高允许偏差±6 .5.1.1.5.7 截面尺寸允许差+15mm,-10mm。
1.5.8 基础质量,做好隐蔽验收,经质监站核验。
1.5.9每座基础做砼试块一组。
1.6 承台施工1.6.1 承台施工工艺流程放样-清桩头-清理基坑-铺垫层-立模绑钢筋-浇砼1.6.2 承包单位在承台施工前三天将承台施工方案编写好后提交监理组审核。
1.6.3 对承台位置及承台底及顶面标高,承包单位测量完毕后,交监理组复测签证认可。
1.6.4 对基桩平面位置及桩顶标高,承包单位测量完毕签字后,交监理组进行复测或抽检签字认可,如桩位偏差超过标准应由设计单位签证认可。
1.6.5 对承台模板应检查几何尺寸、砼保护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模板支撑是否牢固。
1.6.6 对承台钢筋应检查其规格、数量、间距和桩顶预留钢筋与设计图纸是否相符,在模板、钢筋绑扎完成、承包单位进行自检合格签字后,交监理组复核验收签证,才能开始灌注砼。
1.6.7 砼灌注过程中,承包单位的试验员应在现场及时测定砂、石含水量,监督砼配合比的使用及做好砼试件和坍落度试验,坍落度不合格者不得使用,做好砼灌注记录,监理组随时进行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