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行为学-第八章需要、动机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八章需要、动机与行为

或者说推动人们行为的原因。“为什么要做这 件事”,是什么东西激发人去做这件事。
心理学家一般把动机定义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 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动机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它是一种内部心理现象,入们只 能从观察表面行为的变化来推测背后的动机。
动机作为行为过程中的一个中介变量,在行为产生以前就已 存在,并以隐蔽内在的方式支配着行为的方向性和强度。
■调节与维持功能
动机会决定行为的强度,动机愈强烈,行为也随之愈强 烈。
动机也决定个体行为的久暂性,在没有达到目标之前,行 为会一直存在。有时行为看似不存在了,但只要动机仍然存 在,行为就不会完全避免,它只不过是以别的形式存在,如由 外显行为改为内潜行为。
• 3、动机的来源: • 一是内在条件(需要), • 二是外在条件(刺激)。
第八章 需要、动机与行为
需要、动机与行为,是人的一切活动的一条主 线,抓住了这条主线,就抓住了做人的工作的根本。
需要
动机
行为
需要的满足
一、需要
个人对其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感到缺乏的一种心理现象。
它有下列含义:
1、需要是由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不平衡引起的。 2、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3、需要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相关 4、需要是个体行为的原动力,而且是个体行为的目的。 5、动机是需要激发的。
■指向功能:
动机使个体进入活动状态之后,指引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方向。
例如,在成就动机支配下的人会积极的学习,主动选择有挑战性的 任 务去做。
动机不同,有机体行为的目标也不相同,这就是动机的方向性在起作 用。
例如,同样是努力学习,有些孩子是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赞赏,并 不 十分在意是否真的掌握了知识。而有些孩子则是对所学的内容本身有浓 厚的兴趣。
挣钱
取决于
兴趣、 爱好、
性格 价值观 知识水平等
报恩、荣誉 高职位、多挣钱 掩盖错误动机等
努力工作
需要房子
(二)需要、动机、目标与行为的关系
需要产生动机,动机产生行为,整个过程受到行为主体 的人格因素和外资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需要和动机有相似的含义。但是,严格地 说,需要和动机的概念是有区别的。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 础和根源,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当人的需要具 有某种特定的目标时,需要才转化为动机。从这个意义上 说,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无论是物质的需要还是 精神的需要,只要它以意向、愿望或理想的方式指向一定的 对象,并激起人的行为时,就可构成行为的动机,所以动机 是行为的出发点。
人性是贪婪的! 人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归纳:理解人的需要的意义
• 人性是贪婪的! • 理解人的需要,可以理解行为动机! • 理解人的动机,可以理解人的行为!
迫切的需求——强烈的动机 高层的需要——长久的心理动力 如果需要在工作中得到满足,工作的积极性就高
二、动机
(一)什么是动机
1、含义: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此活 动导向某一目标(个人需要的满足)的心理过程或内 部动力。
美国的史布兰格认为在美国社会中被重视的中 心价值有6种:
A、以知识真理为中心的理论性价值; B、以形式与调和为中心的美的价值; C、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政治性价值; D、以群体他人为中心的社会性价值; E、以有效实惠为中心的经济性价值; F、以信仰为中心的宗教性价值。
3、抱负水准。
所谓抱负水准是指一种想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某种质量标 准的心理需求。一个人的嗜好与价值观决定其行为的方向, 而抱负水准则决定其行为达到什么程度。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
动机对于提高活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证明,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 水平。动机过强或不足,都会使工作或学习 效率降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 佳工作效率。
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性 质的不同而不同。在简单容易的活动中,工 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当活动难度 加大时,动机强度要降低(见图
经济人假设 (X理论)
以金钱 满足其需求
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自我实现人假设 (Y理论)
社会人假设 (参与管理理论)
以工作的合理安 排满足其需求
以社会承认 满足其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要
受人尊敬的需要
感情的需要
(人际关系学说)
复杂人假设 (权变管理理论)人心不足蛇吞象• 终身奔忙只为织,才得有食又为衣。 • 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却嫌房室低。 • 盖了高楼与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 • 娇妻美妾都娶下, 忽虑门前没马骑。 • 买得高头金鞍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 招了家人数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 • 时来运转作知县,抱怨官小职位低。 • 做过尚书升阁老,朝思暮想要登基。 • 一朝面南做天子,东征西讨打蛮夷。 • 四海万国都降服,想和神仙下象棋。 • 洞宾陪他把棋下,吩咐快做上天梯。 • 上天梯子未做好,阎王发牌鬼来催。 • 若非此人大限到,升到天上还嫌低。 • 玉皇大帝让他做,定嫌天宫不华丽。
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动机所驱动的行为,如好朋友们经常在一 起玩、学习,但友谊行为背后的交往动机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
2、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
动机会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 为活动状态。动机的驱使下个体会产生某种行为并维持一定 的行为强度。
例如,饥饿会促使个体做出觅食的活动。 生理的需求产生的动机往往比较急迫,需要立即获得满 足。
动机强度、活动难度和工作效率的关系
4、动机的特点:
(1)主观性。 (2)内隐性。
◇表现出来的是现象,内隐是实质; ◇社会知觉的文饰性,掩盖其实动机; ◇次要动机掩盖主要动机。
(3)实践性。
动机与行为并非一一对应:
同一动机可以引发多种行为; 同一行为可能出自不同的动机。
努力工作 利用职权 偷、抢等
(三)影响个人动机的因素
1、嗜好与兴趣。 如果同时有好几种不同的目标,同样可以
满足个人的某种需求,则个人在生活过程中养 成的嗜好,影响他选择那一个目标。
2、价值观。 价值观的最终点便是理想。
价值观与兴趣有关,但它强调生活的方式与生 活的目标,牵涉到更广泛、更长期的行为。有人认 为“人生以服务为目的”,有人以追求真理为目标, 有人则重视物质享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