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秀教学设计】湘教版七年级上4.2《气温和降水》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湘教版七年级上4.2《气温和降水》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气温和降水》一、课前部分
二、教学过程
观察图片,提问:说一说你想去哪个地方?为什么?
next
2、计算两地的温差,你发现了什么?
1.
北的温差大约有
几度?
2.
过什么地方?
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征:
【暑假旅游】
暑假家住广州的小明准备去哈尔滨旅游,他知道那里冬天比广州要冷,所以他想夏天也会凉快很多,于是他准
播放广州和哈尔滨的视频资料。

【合作探究】
找学生回答后教师做小结:我国降水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是什么?
2、南北方雨季的长短有什么差别?
小组讨论回答:①降水集中在什么季节?②排列四个城市雨季的长短,反映了降水的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小结: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讨论:从这个反常的现象反映了降水的什么规律?
提问:你能概况出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吗?
思考:为什么各地的植被不同?
只是与降水量有关系吗?以乌鲁木齐为例分析降水量和出示“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降水量<蒸发量干湿地区三条分界线800400200①湿润地区②半湿润区
③半干旱区④干旱地区800㎜
200㎜
400㎜
湿润地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地区
动画演示两幅图叠加在一起,比较干湿地区的分界线和等降水量线。

认识干湿地区的三条重要分界线。

【你说我说】
不同的干湿地区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什么影响?【知识拓展】
新疆葡萄干晾房
江南水乡斜顶高屋
草原地区的住房蒙古包
黄土高原地区
的窑洞
各地不同的建筑
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
②出示不同的农业类型、不同的饮食习惯图片,说明分种植业区
畜牧业区
不同的农业类型
三、课后部分
四、评委点评
老师的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解读到位,教材分析非常透彻,抓住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通过设置问题、启发诱导、读图分析、观察对比、分组讨论等方法来精心的组织教学,教学环节的设计新颖活泼,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效率很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