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倒闸操作标准

电气倒闸操作标准

电气倒闸操作标准第一节操作命令的接受与发布第1条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必须有操作命令。

发令人对命令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负责,在发布操作命令的同时要交待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做好危险点预知讲解。

除紧急情况外,操作命令应提前下达,让操作人和监护人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准备。

第2条上级调度命令和值长管辖的电气设备操作命令由值长发布,受令人是电气值班长,值班长不在时由值班员代理。

第3条凡值长发布的操作命令和电气值班长管辖的设备操作命令由电气值班长向监护人和操作人发布。

第4条监护人根据电气值班长的口头命令或电话命令以及审批过的操作票向操作人发布操作命令。

第5条在事故或紧急情况下,若直接受令人不在,可以越级发布命令,•但最多只能越一级,命令执行后,受令人应尽快向上一级报告。

操作命令应由受令人复诵无误。

第6条受令人应彻底领会操作命令的内容目的以及安全措施的完善性,对不明确的部分应及时询问,对认为错误的命令应向发令人指出;若发令人重复原命令,则应立即执行,由此错误命令造成的后果由发令人负全部责任。

第7条对直接威胁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命令,则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执行,并应把拒绝执行命令的理由向发令人指出,再向发令人的上级领导报告。

第8条在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或设备遭受损坏时,为了能解救触电人员和减少设备损坏程度,可不经许可立即断开有关设备电源,事后必须及时报告上级。

第9条下列操作由值长发令:1.所有锅炉、汽轮机、输煤、化水系统的高、低压辅助电气设备和低压厂用母线电源。

2.高、低压厂变。

3.6KV、400V母线及其电源,包括联结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及联络隔离开关。

4.400V动力配电柜(MCC)电源。

5.蓄电池组、直流母线及直流馈电线。

第10条下列操作由电气值班长发令:1.变压器冷却装置。

2.蓄电池组的充电和调节设备。

3.主厂房的工作照明电源。

4.在检修中的电气设备,应检修人员要求切送控制、合闸电源,遥控试校断路器,改变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状态。

5.配电室通风装置。

6.电缆沟排水泵。

第11条电气设备调度操作的操作票应经操作监护人、电气值班长、值长逐级审核并签名。

一般规定如下:1.35KV及以上的设备,发电机变压器组,6KV及400V厂用电源、母线及动力配电柜(MCC)的操作,由监护人、电气值班长、值长三级审核并签名。

2.高、低压单一辅助电气设备的操作,由监护人、电气值班长二级审核并签名。

3.下列操作可凭电气值长或值班长的口头命令执行:变压器冷却装置,配电室通风装置,电缆沟排水泵。

监护人在接受口头命令时,应向发令人复诵一遍,无误后再让操作人执行,操作完毕应在值班日记上记录。

第二节操作监护第12条电气设备的操作监护:1.发电机、变压器、联络线的同期并列操作,由熟练的值班员担任监护及操作,电气值班长应关心此项操作。

2.电气高、低压设备的操作,应由比较熟练的值班员担任监护,懂得电气倒闸操作的值班员进行操作。

第13条允许单人操作的内容如下:1.变压器冷却装置的启停。

2.配电室通风装置的启停。

3.电缆沟排水泵的启停。

第14条电气设备的状态通常分为以下四种:1.运行:指设备或电气系统带有电压,其功能有效。

2.热备用:指该设备已具备运行条件,经一次合闸操作即可转为运行状态。

3.冷备用:连接该设备的各侧均有明显断开点或可判断的断开点,但该设备的各侧均无接地措施。

4.检修:指连接该设备的各侧均有明显断开点或可判断的断开点,该设备与系统彻底隔离并已处于接地状态。

第15条倒闸操作的注意事项:1.现场的一次、二次设备要有明显的标志,包括命名、编号、铭牌、转动方向、切换位置指示以及区别电气相别的颜色等。

2.要有与现场设备标志和运行方式相符合的一次系统模拟图。

3.要有考试成绩合格并经领导批准的操作人和监护人。

4.操作时不能凭记忆操作,应在仔细检查核对操作地点及设备名称编号后,方可进行操作。

5.在进行倒闸操作时,不得有任何和操作无关的言行。

6.处理事故时,切不可惊慌失措,操作人员应沉着冷静、准确果断地进行处理。

7.操作时应有正确完整的调度命令票或倒闸操作票。

8.要采用规范的操作术语。

9.要使用合格的操作工具、安全器具和安全设施。

第16条倒闸操作的步骤:1.发布任务:发布操作任务不作为操作命令,但应说明操作目的和如何做好操作准备工作。

2.预想讨论:操作人和监护人接受任务后,应明确操作的目的和内容,预知存在的危险点,查阅系统模拟图或有关图纸,拟好操作步骤;必要时监护人应对操作人考问讲解,帮助操作人理解操作要求与方法。

3.填写操作票:每张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操作票字迹清楚,操作步骤正确,使用标准名称和术语,非原则性的错别字经电气值班长同意后,可以修改并盖章,步骤颠倒、遗漏以及有原则性错误的操作票应作废重填,根据安全措施的要求逐项核对操作步骤,对不需要的步骤注明“不执行”字样,对已执行的步骤注明“已执行”字样或作为检查项目。

4.审票发令:操作人拟好操作票自己核对无误后签名,交给监护人、电气值班长、值长逐级审核,审核时应核对模拟图及有关资料,审票后正式发令执行。

允许同时带入现场的操作票份数规定如下:①相互间没有影响和顺序关系的,可以一次带去几份操作票,但在操作时,必须先做好一份后再做第二份;禁止穿插操作,以防发生误操作。

②复杂的、重要的、顺序有严格要求的操作票每次只允许带去一份,操作前应准备好操作工具和安全器具。

5.核对现场:监护人在开始操作前记录开始时间,操作人和监护人前往现场思想要集中,监护人应走在操作人的后面,以便纠正操作人的不正确举动,监护人可根据操作内容,帮助操作人明确下一步操作要求;到达操作现场后要认真核对设备的名称编号和设备状态,检查有关表计和信号指示,在核对中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汇报电气值班长或值长,只有查明或消除该不正常现象并确认对后续操作无影响才可接着操作。

6.实际操作:在操作人和监护人一致认为核对无误后,监护人根据操作步骤发令,然后由操作人复诵,并用手做正确操作假手势(如用手指点这一步操作的部件开关,隔离开关或切换开关的操作方向等),监护人认为无误后,发出“对”、“执行”口令,操作人方可按照假手势正式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监护人应认真仔细监护好操作人的每一个动作,发生疑问或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操作,禁止擅自改变操作步骤或操作方法,应将情况报告电气值班长或值长,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以保证操作正确和人身安全。

在每执行完毕一步操作后就应在该操作项目顺序号前做上“√”记号,严禁把尚未操作的项目预先做上“√”记号或几步操作做好后一起做“√”记号。

监护人不宜协助参加操作,以防分散注意力失去监护作用,但如下情况除外:①6KV手车式断路器如操作人推不动时,可以在核对设备名称正确及发令复诵后协助操作;②测绝缘时,一般由监护人搭线、操作人摇表读数;如操作人比较熟练,也可由操作人搭线,监护人摇表读数。

7.挂标示牌及装设安全遮栏(红白带):电气设备保安做好后根据检修工作内容,并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挂好标示牌,所悬挂的标示牌的位置应明显,特殊情况下应加设一些临时安全措施;电气设备复役后,将标示牌及临时安全措施拆除,停役后的电气设备的电源隔离开关手柄,能加锁的应锁住,全部操作结束时,对操作票复核检查一遍,并记录操作结束时间。

8.调整模拟图:操作完毕后操作人应立即按照操作票顺序检查调整模拟图标志,使其符合现场实际状态;监护人做好接地线登记、绝缘值登记和其它相关记录。

9.逐级汇报:操作完毕后由监护人向电气值班长汇报操作完成时间和执行情况,电气值班长认为无误后在操作票上盖“已执行”图章,然后向值长汇报。

10.分析总结:操作后总结经验,目的在于提高操作水平;对操作中发现的设备、操作票及操作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第三节设备操作原则第17条在下列情况下,一般不进行倒闸操作:1.事故情况下,直流系统接地时(寻找直流接地的操作除外)。

2.交接班时。

3.雷雨大雾时室外配电装置的操作。

第18条允许用隔离开关进行下列操作:1.在无接地告警指示时拉开或合上电压互感器。

2.在无雷击时拉开或合上避雷器。

3.在没有接地故障时,拉开或合上变压器中性点、消弧线圈。

4.拉开或合上220KV及以下母线的充电电流。

5.利用等电位原理,可以拉开或合上无阻抗的并联支路(如倒母线操作拉开或合上旁路隔离开关)。

第19条停电拉闸操作必须按照断路器、负荷侧隔离开关、母线侧隔离开关的顺序依次操作,送电合闸的顺序与此相反(以上操作必须检查断路器在“分”位置)。

第20条电源断路器的停电操作原则:停电拉隔离开关之前,应先分开断路器,取下断路器的合闸熔丝,拉开隔离开关后取下断路器的信号及控制熔丝。

第21条电源断路器的送电操作原则:1.对于储能式断路器,送电时应先送上断路器的控制、信号及合闸熔丝,储能正常后再合上隔离开关。

2.对于电磁式或电动式合闸的断路器,送电时先送上断路器的控制、信号熔丝,合上隔离开关后再送上断路器的合闸熔丝。

3.厂用辅机断路器停电拉隔离开关之前,应先取下开关的控制、合闸熔丝。

送电前应先检查断路器在“分”状态,合上隔离开关后再放上断路器的合闸、控制熔丝。

第22条主变和高备变在停、送电前应将中性点接地隔离开关合上,送电后按值长要求调整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

第23条变压器投入运行时,应从有保护的电源侧充电,然后再合上负荷侧断路器,停电时顺序相反。

第24条断路器操作:1.一般情况下,凡电动合闸的断路器,不应手动合闸。

2.断路器经操作后,应查看有关的信号装置和测量仪表的指示,判别断路器动作的正确性。

但不能只以信号装置及测量仪表的指示来判断断路器的分、合状态,还应到现场检查断路器的机械分、合位置指示来确定其实际所处状态。

3.断路器合闸前,应确认继电保护已按规定投入;断路器合闸后,应确认三相均已接通。

4.分、合断路器前,应考虑因断路器机构失灵引起非全相运行造成系统中零序保护动作的可能性。

第25条隔离开关操作:1.一般情况下,凡电动合闸的隔离开关,不应手动合闸。

2.在手动合隔离开关时必须迅速果断,在合到底时不能用力过猛,以防合过头和损坏支持绝缘子。

在合隔离开关时如发生弧光或误合,则应将隔离开关迅速合上;隔离开关一经合上,不得再行拉开,如需拉开只能用断路器切断该回路后,才允许拉开所误合的隔离开关。

3.隔离开关经操作后必须检查其分、合是否到位,防止操作机构有故障或调整不好而可能出现操作后未全部拉开或未全部合上的现象。

4.隔离开关、接地隔离开关合不上或拉不开,不得强行合上或拉开,应检查联锁条件是否满足,操作机构是否卡涩,操作机构直流动力和控制电源是否完好。

5.GIS断路器弹簧储能机构及隔离开关的电机只适用于短时工作,不能连续工作,为防止过热,GIS断路器弹簧储能机构每3分钟进行一次分、合操作,隔离开关每4分钟进行一次分、合操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