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霸王别姬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不知道也不去深究我对霸王别姬这部电影的见解到底对不对,只是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情用自己仅有的匮乏文字去说说我的感受。
霸王别姬主要讲述了一个妓女母亲出于生活的无奈将儿子小豆子(程蝶衣)送去戏班学唱戏,经过长期的努力,蝶衣和他师哥小楼合演的霸王别姬在京城一举出名,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蝶衣和他的师哥感情深厚,蝶衣慢慢将这份感情转化对师哥的同性的喜欢爱慕,途中却出现了菊仙,在大时代背景不断变化的下,三个人的故事。
老实说,在没看霸王别姬前,我对国内电影是排斥的,狭隘的觉得中国拍不出什么大片子,不过是青春校园玛丽苏,不然就是抗战神剧,再者是无厘头的无营养喜剧,因而也很少看国内的电影,这也是我选国内影视文学鉴赏的原因之一。
但是当我看了霸王别姬时,的确是被震惊到了。
首先霸王别姬整个电影中的背景布局和背景音乐选取的很到位的,故事情节流畅,开片主人公的亮相,灯光慢慢的将蝶衣和小楼照亮,围在一个圈内,周围一片漆黑,第三个人的旁白,将电影很好的拉开序幕。
霸王别姬把用三个小时把几个时代给串联出来了,人的生活故事是大时代下的历史产物:蝶衣的母亲是北洋军阀时代的产物,一个弱女子在动荡不安的时代选择那种生活,我们无可指责。
同时她将蝶衣的手指切去狠心将蝶衣留在戏班也可以理解了。
张公公也是时代的产物,
只是他属于被抛弃的那一类。
小癞子也是时代的弃儿,小癞子的最大的追求是天天吃冰糖葫芦。
或许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荒唐,但是那就是事实,而且是那么真实,当看到小癞子说以后他要是当角儿了,就天天吃冰糖葫芦,最后他选择吃完兜里的糖葫芦然后上吊自杀时,我嗓子被咽住了,我不觉得那个情节夸张,恰到好处。
故事情节也是大时代的历史产物,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便没有小四的背信弃义,也不会有后面蝶衣和小楼相互残杀的故事了,其实,确切说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建立在时代的大背景下的,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下你是无法决定自己的故事情节的,每个人都是被动被推动向着时代前进的方向走的,霸王别姬便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总括,只是单纯依靠京剧的发展就把军阀时期的动荡不安,抗战时期的混乱,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捕风捉影的矛盾特征表现出来了。
人物性格的塑造仔细精确,蝶衣,生性是柔弱的,因为他出生的环境,母亲是一个妓女,而且母亲一直希望蝶衣是一个女孩,在母亲的观念来看男孩是没什么用的,这为他后来进戏班与师哥小楼交好,以致对师哥产生真挚的依恋喜欢做下铺垫。
蝶衣也是孤独的,因此他牢牢的记住师傅的话要从一而终,记住师哥对他说的一句无心的话:他会和蝶衣唱一辈子的戏,他把师哥当成了霸王不论戏里戏外,把自己当成虞姬。
他牢牢的记住师哥对他说的每一句承诺,因为师哥随便说一句,如果他真的得到了那把真剑,蝶衣就是真的娘娘,小楼就是真的霸王了,这就意味着他们就真的在一起了。
于是蝶衣就把那把剑当成自己的感情支柱,拼尽一切去得到他,即便放弃自己的贞洁与张公公,袁
四爷,因为孤独柔弱蝶衣紧紧住他的师哥,偏激的对待他的情敌菊仙,拼命的把戏化为现实,忘记了戏里戏外。
其实蝶衣不是不知道戏里戏外,只是因为蝶衣喜欢小楼,他便不分戏里戏外了。
无奈的是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小楼再次见到剑时却不知道有什么意义了。
蝶衣对京剧是痴迷的,崇尚的,在京剧面前他是刚硬的。
新中国刚成立时,当现代戏与京剧的传统精髓相冲突时,他不畏一切,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即便可能立马就成为人民的敌人,可能就会有袁四爷的下场,他不畏惧。
当被审问时,他坦荡的说出日本人没有打他,并且很高兴青木是一个懂戏的人,当然这里面部分原因是由于师哥写给他的信。
霸王别姬有那么大的成就,张国荣的淋漓尽致的表演是居头功的,如若换一个人来演是始终无法超越张国荣的。
菊仙,聪明、有手段、处事圆滑这是在烟花之地必备的生存技能了,小施巧记便离开了花满楼,让小楼娶了她,她心地是善良的,她没有用自己的惯用手段将爱慕自己丈夫的蝶衣挤走,而是宽容的对待蝶衣,即便蝶衣处处针对自己,她理解蝶衣,理解蝶衣的无助,理解蝶衣对小楼的爱,在蝶衣戒大麻时给予他母亲的爱,当文革批斗时,当小楼都被逼得出卖蝶衣时,她仍旧维护蝶衣阻止小楼的告发,从火堆中将蝶衣的精神支柱那把剑抢起来,即便最后蝶衣也告发她,她却微笑着把剑还给蝶衣,赤脚上吊自杀,她干净利落,她不曾亏欠任何人。
她对爱执着,当小楼说出:他一点都不爱菊仙,他要和菊仙划清界限时,她所有都在顷刻之间崩塌,最后穿上一袭红色喜服离开了。
霸王别姬在人物性格特征塑造时利用了很多的细节镜头,将每个人的特征都表现出来。
袁四爷、小楼、
小四、那爷诸如此类,都有细节凸显。
电影的情节改编恰到好处,这部电影是由李碧华的小说《霸王别姬》改编的,一是导演增加了蝶衣将母亲留给自己的大衣烧掉,突显了蝶衣对那种生活的厌恶,也为后面菊仙的出现,对菊仙没有好感,一直叫她为菊仙小姐作铺垫;二是文革斗人时从火堆里把剑捡起来的不是小楼而是菊仙,更让我们多了一份感动,同时也更深刻的揭露了那个时代影响下的人们被扭曲的样子;三是结局改编,原著里的结局是蝶衣清醒了,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什么叫正常人的生活,同性恋者就是病态的吗?这或许也是电影想表达的观点之一吧。
我们固执着保留着自己的封建思想,只要是不符合我们的传统认为时就果断的认为那是病态的,就如柴静说: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做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霸王别姬无论在拍摄角度,背景,情节的设置,人物的塑造都堪称为经典,演员的选定,以及表演都恰到好处,改一处都觉得会影响整部电影,其表达的思想也极为深刻。
多次看霸王别姬都会有想说很多话,却又说不出来的感觉,便只能意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