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网上金融服务6.1网上银行概述6.2国外网上银行发展战略6.3网上银行业务6.4网上银行的技术实现6.5目前我国网上银行的特点、问题和发展对策6.6网上金融信息服务6.7网上证券6.8网上保险第6章网上金融服务(一)网上银行的定义网上银行的定义采用Internet数字通信技术,以Internet作为基础的交易平台和服务渠道,在线为公众提供办理结算、支付、信贷服务的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
也称为在线银行。
是互联网上的虚拟银行柜台。
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账、行内转账、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贸易和非贸易的全方位银行业务服务。
依托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利用因特网突破了银行传统的业务操作模式,摒弃传统服务流程,把银行的业务直接在因特网上推出;个人用户不仅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查询账户余额及交易情况,还可以通过网络定期交纳各种费用,进行网络购物;企业集团用户可以查询公司和子公司账户的余额、汇款、交易信息,还可网上进行电子贸易;网上银行还提供网上支票报失、查询服务,维护金融秩序,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网上银行服务采用多种先进技术来保证交易的安全,保障用户、商户和银行的利益,不给商业罪犯可乘之机。
信息技术革命是网上银行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网上银行是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网上银行是银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网上银行的主要特征美国和欧洲是网上银行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和地区,其网络银行数量之和约占世界市场的90%以上。
增长42%;2767家银行设立站点。
美国1930,其他837我国自1997年以来,招行、中行、建行、工行陆续推出网上银行,开通了网上支付、网上自助转账和网上缴费等业务,初步实现了真正的在线金融服务。
招行1999年运行6.2国外网上银行发展战略收购已有的虚拟网上银行;如加拿大规模最大的皇家银行以2000万收购美国第一家安全第一网络银行,步入美国金融零售业务市场组建自己的网上银行机构;如美国的卫法银行,网上客户160万,客户占总数20%在美国大多数银行属于社区银行,规模较小,吸引小额存款,发放小额商业性贷款,优势与本地区相关行业有密切联系。
在与大银行竞争中维持均衡态势,防止客户流失。
如美国信托银行目标市场为当地客户●全方位发展战略:印第安那州第一网上银行,致力开发新的电子金融服务,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特色化发展战略:休斯敦的康普银行专注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发展,只提供在线存款服务。
耐特银行服务特色以较高的利息吸引客户。
6.3网上银行业务巴塞尔委员会•98年3月该委员会的专门小组,形成《关于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交易的风险管理》报告。
结论有三:肯定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交易的良好前景和对传统银行业产生的巨大影响。
指出了新业务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建议银行业应该审慎、积极从事,从制度和技术上使传统银行业务和新兴市场手段结合起来。
建议监管当局在加强关注的同时,采取的措施应该能够保证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交易方面的创造性和审慎性的平衡。
6.3网上银行业务高盛投资银行将网上银行分为4类基本业务:如余额查询、同一银行内部账户转账;较为高级银行业务:如详细账户明细、交费、对第三方支付、收单业务、银行业务通知、个人融资理财、个人化网页利用因特网作为营销渠道:如存款产品、大额存单、消费信贷;利用因特网交叉出售产品和服务:如保险、银行信托产品、股票交易、互助基金补充性服务渠道:(初级形态)表现为设立网站介绍自身情况,发布有关金融信息,完成基本的交易类服务,但是在账务系统、后台处理、市场定位和管理机构等方面不具备独立的形态。
虚拟分支机构:(流行样式)专门的部门,设置虚拟储蓄所或虚拟支付,为客户提供网上账户查询、转账、支付等服务。
不脱离传统架构。
独立的虚拟银行:(理想化的未来模型)没有传统的营业网点,直接建立在互联网上的网络银行。
网上金融门户:(渠道整合模式)将银行、证券、保险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整合在网络平台上,实现一揽子金融服务。
网上银行的业务模式从目前网上银行业务发展方面看,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把网上银行所针对的客户群设定为零售客户,把网上银行作为银行零售业务柜台的延伸,达到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效果,并节省银行的成本;第二种模式,网上银行以批发业务为主,即在网上处理银行间的交易(如拆借)和银行间的资金往来(结算和清算);第三种模式,是前两种的结合,即网上银行包括零售和批发两个方面的业务。
操作风险:可能源于系统的可靠性或完整性不足,可能源于客户的误操作或系统设计、实施中的缺陷。
操作风险有:安全性风险:网上银行系统受到外部或内部的攻击系统设计、实施和维护的风险:系统设计、实施不完善,对外的依赖,系统过时。
客户误操作风险:银行内部组织与管理风险:战略风险:网上银行业务的决策和实施和该银行的总体业务目标不一致,造成的风险。
信誉风险:负面的公众舆论而导致资金或客户流失的风险。
法律风险:违反或不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或者没能完善地约定各方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造成的风险。
1.评估风险:评估风险是通过三步---识别风险、确定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风险暴露是否在银行的承受能力之内。
2.管理和控制风险:实施安全策略与安全措施;系统的评估和升级;采取措施来控制和管理外包风险;信息披露和客户培训;制定应急计划。
6.4网上银行的技术实现1.网站:提供银行的主页服务,包括与网上银行系统的超链接、各种公共信息和形象宣传。
2.网上银行中心:在互联网与传统业务处理系统之间转发网上银行服务请求和处理结果。
3.CA认证中心:负责审核、生成、发放和管理网上银行所需的证书。
客户、交易服务器4.传统业务处理系统:各银行的综合业务主机系统。
5.签约柜台:负责客户身份及签约账户的真实性网上银行结构客户使用浏览器连接到网上银行中心,并发起网上交易请求;网上银行中心接收、审核客户的交易请求,并将相应请求转发给相应的综合业务处理系统。
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完成交易处理,返回处理结果给网上银行中心;网上银行中心对交易结果进行再处理后返回相应信息给客户。
1.信息服务类:包括:国际市场外汇行情、兑换利率、储蓄利率、汇率、国际金融信息、证券行情、银行信息等。
国外81%2.查询类:对银行交易和业务数据的查询,及相关信息的查询。
3.交易类:网上转账、网间转账(综合业务网络其他账户)、代收代付、个人小额抵押贷款、个人外汇买卖、兑换等4.扩展业务类:中间业务、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移动电子交易、个性化金融服务等1.严格的身份认证:双向认证2.网络传输数据保护:使用SSL3.系统访问控制:过滤路由器、防火墙4.安全交易服务器平台:起安全屏障5.安全监控及安全漏洞扫描:6.与传统业务的安全连接:使用硬件密码设备7.交易的不可抵赖性:签名8.业务安全控制:制定各种业务限制6.5目前我国网上银行的特点、问题和发展对策1.网上银行功能循序渐进发展,与金融分业管理相适应;2.网上银行依托现有银行,是传统银行的网络化,是传统银行业务的延伸和提高;3.网上银行各自开发,业务功能和发展规模有较大差异,发展不均衡。
4.网上银行个人客户科技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层次较高,但企业经营的信息化和电子化应用程度不高;5.网上银行业务运营模式、利润点及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方式等问题尚处于不断摸索中;6.外部监管滞后,法规体系不配套;7.网络基础设施有待加强,网络环境改善。
1.新旧观念的矛盾:全新的运营模式,强调个性化,2.“前卫性”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前卫性”抢占制高点和短期实际效益之间3.先进性、安全性与方便性、市场性的矛盾4.地域性与统一性的矛盾:地方特色1.在业务体系上:银行业必须积极创新,完善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品种,提供金融超市式的服务;2.在经营方式上:将传统营销渠道和网络营销渠道紧密结合,走多渠道并存的道路3.在经营理念上:产品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3.在战略导向上:调整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争取成为网络经济的金融门户,低碳经济6.6网上金融信息服务信息是重要资源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商业银行为保证银行业务的日常运作和管理,及保证银行的综合管理和决策而收集提供的金融信息。
个人用户占80%,提供利润仅占20%;团体用户占20%,提供利润却占80%。
国外商业银行81%的利润来自于与信息有关的服务,只有19%来自存贷差。
1.对内的信息需求贷款业务信息存款业务信息结算业务信息储蓄信息国际业务信息信托业务信息租赁业务信息2.对外的信息需求国内外宏观经济信息国家金融政策信息国家产业政策信息国内外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信息金融电子化信息金融风险防范方面的信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金融资讯网中国银行信息网中国经济信息网金融时报信息网6.7网上证券指投资者利用因特网网络资源,获取证券的即时报价,分析市场行情,并通过互联网委托下单,实现实时交易。
交易跨越时空:满足资讯的需求:网上交易成本降低:美国最早开展网上证券交易,摩根斯坦利添惠控股的公司从1995年8月开始网上交易;目前最大的嘉信理财97年初开始,美国30-50%直接或间接通过网上交易,1999年网上证券户数1200万户,2002年1400万国内从1997年开始,网上客户120万户,比重5%从1997 年证券资讯网站问世1.美国网上证券的交易模式①美林模式:利用专业化的经纪队伍和庞大的市场研究力量为客户提供各种理财服务。
认为投资领域是专家从事的行业②E-Trade模式:交易完全在网上进行,无有形营业网点为。
③嘉信理财模式:最大的网上券商,提供网上交易、电话交易、店面交易,凭借良好的服务,低廉的服务价格吸引客户。
2.我国网上证券的交易模式①证券营业部和互联网连接(客户→券商营业部→交易所),客户从网上下单查询②证券营业部与证券网站服务商合作(客户→证券网站服务商→券商营业部→交易所)③未来为券商网上交易中心,由证券总部单独设立一个虚拟网上证券营业部1.信用问题:开户交易实名制2.投资者方面的约束:一是网上交易的投资者的潜在规模,二是投资者素质3.网络安全性:数据加密,签名和身份认证,券商、银行和互联网隔离4.速度和稳定性:黑客攻击、突发事件无法进入5.预期收益与成本不对称:网络系统开发,租用ISP等费用6.8网上保险保险企业通过因特网开展的电子商务活动,主要包括通过因特网买卖保险产品和提供服务。
主要目的改变人们的保险习惯,变原来的被动接受保险为主动寻求保险。
全新的经营观念和模式1.快捷方便,不受时空限制全天候24小时作业,缩短了保险公司与客户的距离,真正实现保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保障功能。
2. 降低营业成本:保单费节省58%-71%网上保险减少了代理人、经纪人等中介,缩短了投保、承保、保费支付和保险金支付等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