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常用工具书PPT课件
《说文》四大家
朱骏声 江苏吴县人 《说文通训定声》 桂 馥 山东曲阜人 《说文解字义证》 王 筠 山东安丘人 《说文解字句读》
(2)《经籍籑诂》 清阮元主编,大型字典。收录唐以前各种古籍对汉字的各种注释。
体例:按106韵编排汉字,同 韵字集录在一起,共分 106卷。每字之下收录 故训解释字义,不注音 切。各义项之间用“o”
A、 按平水106韵编排
B、 先列单字,略加注音释 义,然后列举两个字、三个 字、四个字的词语,注明出 处。最后列“对语”和“摘 (句4)”《。辞源》
吝穷《易》:君子舍之,往~~ 也……
[ 增 ] 饥穷《汉书》……月氏兵虽多,然 数千里逾葱岭而来,非有运 输,但当收谷坚守,彼~~自 降,……
,东南隅谓之㝔。”
2、指引治学门径
工具书能够告诉我们研究一个问题需要看那些书。
《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甲、乙编)
工具书能够提供给我们一些研究线索。
清·陈澧《切韵考》
3、提供研究资料
《诗经·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清·王引之《经义述闻》:“‘贰’当为貣之讹。貣,他得 切,即‘忒’之借字。《尔雅》:‘爽,差也。’‘爽,忒 也。’……‘爽’与‘忒’同训为差也。‘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言女也不差,士则差其行耳……。
②《尔雅》的体例
A、按词语的内容归类分卷,共分19卷。
释诂 释言 释训 释亲 释宫 释器 释地 释丘 释山 释水 释草 释木 释鸟 释兽 释畜
释乐 释虫
释天 释鱼
B、采用同训的方式来训释词语的含义 《尔雅·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
俶、落、权舆,始也。” 《尚书·康诰》:“惟三月,哉生魄。” 《诗经·大雅·生民》:“后稷肇祀。” 《尚书·胤征》:“俶扰天 纪。” 《诗经·周颂·访落》:“访予落止。” 《大戴礼记》:“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
体例仿《尔雅》,按词义的内容分卷,共分27卷。
(3)《佩文韵府》
清代张玉书等编,成书于康 穷 渠弓切。《说文》:极也。……
熙五十年(1711年)。
[韵藻] 道穷《易》:龙战于野,其~~也。
《韵府群玉》、《五车韵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史记·孔子世家》:西狩见
①《佩文韵府》的名义和作用
麟,曰吾~~矣。 ……
②《佩文韵府》的体例
隔 开,每义项先说字义再 列出处。被释字用“|”
代 替。
2、查词语、典故的工具书
(1)《尔雅》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词典,作者不可考,多认为是古代小学
家们逐渐集录而成的,大约开始编撰于战国中后期,至汉代形成 现在所见的规模,共收录上古时期的词语4300多个。
①《尔雅》的名义
汉代刘熙《释名》:“《尔雅》:尔,昵也;昵,近也。雅, 义也;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
3、工具书有时代的局限性
《说文》:“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 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孔子曰:“一贯三为王。”
1954年版《新华字典》:“儒家,孔子学派的名称。”
1971年版《新华字典》:“儒家,我国古代一个代表剥削阶 级利益的思想流派,孔子创立。”
三、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1、查字形、字音、字义的工具书
(1)《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著,编自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全书用
540个部首,收集了9353个汉字,其中重文1163个。是我国历史 上第一部字典。
①《说文解字》的成书 许慎(约公元58——147年),字叔重,汉代经学大师贾逵的
学生,古文经学家,号称“五经无双”。
马
人
虫
头
持
者
人
十
屈
为
为
中
长
斗
也
②《说文解字》的体例 用540个部首编排汉字,每字先列小篆形体,再解说本义,最
后分析形体结构。如:
(气):云气也。象形。凡气之属皆气。 (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于
田也。凡男之属皆从男。 (诛):讨也。从言朱声。 (奉):承也。从手廾,丰声。
③《说文解字》的贡献
二、工具书的局限性
1、工具书不是万能的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笸箩,颠倒淋漓 噫,千杯未醉嗬┄┄;
清·刘翰《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
2、工具书中存在错误
《说文》:“为,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 猴形。”(母,通沐。沐猴,即猕猴。)
《辞海》(1936年版)“低眉折腰”条注云:“杜甫诗:‘安 能低
《尔雅·释训》:“穆穆、肃肃,静也。”
(2)《释名》 东汉刘熙著,我国第一部语源学词典。收录秦汉词语1500多条。
①《释名》的名义 “释名”即解释事物的名字。全书用声训的方法解说各种
事物的命名之源。如: 川,穿也。穿地而流也。(《释名·释水》) 暑,煮也。热如煮物也。(《释名·释天》)
肉,柔也。(《释名·释形体》) 鲁,鲁钝也,国多山水,民性朴鲁也。(《释名·释州国》) 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释名·释宫室》) ②《释名》的体例
十三 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一、工具书的作用
工具书:把所选定的领域里的知识或资料,按一定的编排方法汇
集在一起,供人们查检的图书。
1、解答疑难问题
其风窢然。 (《庄子·天下》) 《中华字典》:“窢,余洫切。”又:“逆风所动之声。”又:
“窢然,迅速貌也。” 昔者吾舅死于虎。 (《礼记·檀弓》) 《尔雅·释亲》:“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茅屋》) 《尔雅·释宫》:”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
A、收录小篆等古文字形体,为文字学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B、首创部首检字法,为中文工具书的编撰开创了一种可行的体例。 C、第一次全面研究汉字的本义,为汉字字义研究奠定了基础。
④《说文解字》的研究
弟弟 徐锴《说文系传》——“小徐本” 宋代徐氏二兄弟
哥哥 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大徐本”
段玉裁 江苏金坛人 《说文解字注》
1975年版《新华字典》:“儒家,以孔丘、孟轲为头子的 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反动学派,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后 来,儒家反动思想又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成为巩固 和维护地主阶级专政的思想工具。
1979年版《新华字典》:“儒家,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 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提倡以仁为中心的道德观念,主张德治。 历代封建王朝多推崇儒家,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