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3.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3.1遗传因素 •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父母糖尿病患病率达85%,直系三代连续有糖尿
病家族史者为46%,子女中患隐性糖尿病者达53%。单卵双胎孪生子 2型糖尿病发病的一致性为90%。
• Ohlson等[16]研究发现,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较无糖尿
病家族史者高2.4倍。
85% 2型糖尿病
4000万糖尿病患者
4000万糖耐量减低患者
2.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概况
2.2 脂代谢紊乱相伴而生,糖脂互扰
• 糖尿病并发症之多,居群病之首。尤其是高脂血症在糖尿病人群中
发病率很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 Udawat等观察了500例糖尿病患者,89%的患者有血脂异常。 • 有关资料显示,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患病率是非糖尿病的2倍,其最常
• 近年来,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在同一个体及同一家族的聚集
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Carmelli等[20]认为有一个共同的潜在因子 导致这种代谢综合征,遗传因素可能是重要的决定因子。
3.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3.2 肥胖因素
• 肥胖是引起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
危险因素之一。
导致心脑血管、肾、视网膜、神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若 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则发生糖尿病性心病、脑病、肾病、视网膜 病变及糖尿病足等并发症,为糖尿病致死或致残的重要原因。
• 少数病人还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
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2.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概况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流行的多发病,其持 续增长的流行病学趋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其流行趋势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 肥胖可降低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超重30%以上时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50%。
3.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3.3 环境因素
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低运动量、精神障碍等因素为2型糖尿病的易患 因素。
3.3.1饮食因素: 首先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是2型糖尿病发病率快速增长的 重要原因之一。 Marshall等[26]研究表明,每日摄入脂肪增加40g,其 发生糖尿病危险增加3.4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 生活方式改变为现代方式,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也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常摄入高糖、高脂肪、高热量及 低纤维成分的食物,促使2型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加。
2.1 糖尿病发病迅猛增长,形势严峻
• WHO1997年报告,全世界糖尿病患者1.35亿,其中90%为2型糖
尿病,估计至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数将达3亿,较目前增长近 两倍。
3亿
1.35亿
1997
2050
2.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概况
•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正在急剧增高,据全国人群调查资料结果显示,
目前我国约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85%以上, 此外,还有4000万糖耐量减低患者,这两种疾病的人数分别列居 世界第2位,仅次于印度而高于美国。
临床上主要分为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IDDM)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
1.糖尿病的定义
• 早期临床可无症状,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糖、脂代谢紊乱的加重,可
3.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3.3 环境因素
3.3.2运动因素: 体力活动水平与2型糖尿病发病率之间呈负相关。一。 体力活动能增加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规律的体力活动 能增强胰岛素功能,体力活动少的人群糖尿病发病率要比体力活动多的人 群高2~3倍[28]。
防治糖尿病各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降低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 临床意义。
3.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关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1型糖尿病已研究得较为深入,可能与 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及基因突变等有关。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较 为复杂,通常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1遗传因素 2型糖尿病具有较高的遗传倾向 遗传因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有明显的家族史 ②呈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
• 近年肥胖引起的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已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学
者的关注。
• Abate等[24]报道肥胖和体脂分布异常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 据ADA报告,大约85%肥胖者患2型糖尿病,在轻、中、重度肥胖者中发
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2倍、5倍和10倍,并且肥胖持 续的时间越长,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越大。
见的脂代谢紊乱是高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血症及低高密 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血症。
2.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概况
2.3 心血管并发症接踵而至,伏机四起
• 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并发症。据统计,约
70%~8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
• 198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ic Association,ADA)
认为糖尿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三大危险因素为高血压、高血脂及吸烟。
• 1998年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表明,糖尿病人死于心血管并发症相关的
危险因素,除高血糖和高血压外,另外重要的危险因素就是血脂异常。
• 因此,探讨糖、脂代谢紊乱的发病机理,寻找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对
糖尿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主要内容
1 糖尿病的定义 2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概况 3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4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5 糖尿病的病理表现 6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7 糖尿病的临床治疗
1.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 病。其基本病理特点为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 素不敏感,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包括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 全身性疾病。其主要特点为持续的高血糖状态、尿糖阳性和糖耐量减低。 症状典型者具有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等“三多一少”的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