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巴金的《家》

第五章 巴金的《家》


巴金与萧珊
1953年 24日 巴金在上海与萧珊、小林、 1953年7月24日,巴金在上海与萧珊、小林、 小棠合影
另有中篇小说《海的梦》 1932)、 另有中篇小说《海的梦》(1932)、《春天里的 )、《 秋天》 1932)、 砂丁》 1932)、 利娜》 )、《 )、《 秋天》(1932)、《砂丁》(1932)、《利娜》 1934)、 )、《 1934)、 憩园》 1944)、 )、《 (1934)、《雪》(1934)、《憩园》(1944)、 第四病室》 1946) 寒夜》 1947)。 《第四病室》(1946)和《寒夜》(1947)。 在揭示封建旧家庭走向崩溃、戕害青年人幸福、 在揭示封建旧家庭走向崩溃、戕害青年人幸福、 生命的作品中, 最具代表作。 生命的作品中,以《家》最具代表作。 完成于1931年 同年在上海《时报》 《家》完成于1931年,同年在上海《时报》上连 最初题为《激流》 载,最初题为《激流》,后来以单行本发行时改 名为《 1938、1940年 巴金继续顺着《 名为《家》。1938、1940年,巴金继续顺着《家》 的情节发展线索,陆续写成《 的情节发展线索,陆续写成《春》和《秋》,并 将这三部长篇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将这三部长篇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1. 揭露和控诉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 集中表现在三位年轻女性的命运悲剧上。 集中表现在三位年轻女性的命运悲剧上。 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旧式才女, 梅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旧式才女, 与觉新青梅竹马, 与觉新青梅竹马,但封建婚姻制度使有情 人不能成眷属。 人不能成眷属。封建婚姻给她带来的是不 痛苦,最终抑郁而死。 幸、痛苦,最终抑郁而死。 鸣凤死于封建家奴制 死于封建家奴制。 鸣凤死于封建家奴制。高老太爷把她送给 六十来岁的冯乐山为妾, 六十来岁的冯乐山为妾,最终以投湖自尽 的方式来抗议黑暗的社会。 的方式来抗议黑暗的社会。 瑞珏是封建伦理和迷信的牺牲品 是封建伦理和迷信的牺牲品。 瑞珏是封建伦理和迷信的牺牲品。温柔贤 是典型的贤妻良母, 淑,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对梅也是感情真 但封建伦理和迷信导致瑞珏难产而死。 纯。但封建伦理和迷信导致瑞珏难产而死。
(三)人物形象的塑造 1.觉新 1.觉新 性格内涵最丰富,性格复杂, 性格内涵最丰富,性格复杂,清醒认识到自己 悲剧命运的懦夫。 悲剧命运的懦夫。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
下的悲剧典型。 下的悲剧典型。 性格上委曲求全、懦弱顺从。 性格上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理论上 接受了一些新思潮,而感情上、行动上却 接受了一些新思潮,而感情上、 仍然留恋旧家庭, 仍然留恋旧家庭,以至在专制和压迫面前 妥协屈从,成为时代落伍者。一味奉行“ 妥协屈从,成为时代落伍者。一味奉行“作
1929年 巴金和他的大哥(上海) 1929年,巴金和他的大哥(上海)
2.高老太爷的形象 2.高老太爷的形象 封建制度的代表。 专制、冷酷,是封建末期家长制的代表人物, 作为家长,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高家一切悲剧的元凶:要抱承重孙,于是终 止了觉新的梦想和与梅的爱情,造成了梅和觉新 的悲剧;把鸣凤送给冯乐山为妾;甚至在他死后 还阴魂不散造成瑞珏惨痛暴死的悲剧。 高老太爷带着四世同堂的幻灭感死去,他的 死具有象征意义,说明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溃的命 运是必然的。
3.旧制度在崩溃。 3.旧制度在崩溃。 旧制度在崩溃 高家是官僚地主家庭,成都北门首富,书 高家是官僚地主家庭,成都北门首富, 香门第。但内里却极其腐朽。 香门第。但内里却极其腐朽。 第一代高老太爷衰朽、 第一代高老太爷衰朽、死亡 。 第二代克安、克定是败家子的代表。 第二代克安、克定是败家子的代表。 克定在外面吃喝嫖赌。克安和他狼狈为奸。 克定在外面吃喝嫖赌。克安和他狼狈为奸。 这个大家庭经济上挥霍亏空,精神上腐朽 这个大家庭经济上挥霍亏空, 分裂。高老太爷一死, 分裂。高老太爷一死,克定等在灵堂前就 把家分了个彻底, 四世同堂” 把家分了个彻底,“四世同堂”的封建大 家庭崩溃解体了。 家庭崩溃解体了。
二、作品分析 创作意图: (一)创作意图: 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accuse” “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accuse”, 宣告一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死刑; 宣告一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死刑;要为 青年一代呼吁, 青年一代呼吁,“要从恶魔的爪牙下救出 那些失掉了青春的青年。 ——巴金 巴金《 那些失掉了青春的青年。”——巴金《关 于〈家〉》 以三兄弟的爱情故事为情节发展线索, 以三兄弟的爱情故事为情节发展线索,觉 慧与鸣凤,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 慧与鸣凤,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 与琴等不同的爱情遭遇, 与琴等不同的爱情遭遇,不同生活道路的 选择。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 选择。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号召青年反 抗封建专制,投入社会革命的洪流。 抗封建专制,投入社会革命的洪流。
1936年10月22日 在鲁迅先生葬礼上, 1936年10月22日,在鲁迅先生葬礼上,巴金 前左一) (前左一)等青年作家为先生抬棺
从1927年正式开始文学创作到1947年,巴 1927年正式开始文学创作到1947年 年正式开始文学创作到1947 金先后创作了近20部中长篇小说。 金先后创作了近20部中长篇小说。 20部中长篇小说 计有《灭亡》 1929); 新生》 1933); 计有《灭亡》(1929);《新生》(1933); );《 《爱情三部曲》,包括《雾》(1931)、《雨》 爱情三部曲》 包括《 1931)、 )、《 1933)、 )、《 1935); (1933)、《电》(1935); 《激流三部曲》,包括《家》(1933)、《春》 激流三部曲》 包括《 1933)、 )、《 1938)、 )、《 1940); (1938)、《秋》(1940); 《抗战三部曲》,包括《火》第一部(1940)、 抗战三部曲》 包括《 第一部(1940)、 第二部(1942)、第三部(1943) )、第三部 第二部(1942)、第三部(1943)
第五章 巴金的《家》 巴金的《
1907年 巴金在外祖母怀中(前排左一) 1907年,巴金在外祖母怀中(前排左一)与 家族部分成员合影, 家族部分成员合影,后排右一为巴金母亲
一、生平创作简介: 巴金(1904巴金(1904-2005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 “我生 在一个古老的家庭里,有将近二十个长辈, 有三十个以上的兄弟姐妹,有四五十个仆 人。” 人。”五四运动后,巴金受新思潮影响, 积极参加反封建社会活动。1923年离家去上 积极参加反封建社会活动。1923年离家去上 海、南京求学,1927年赴法留学,并直接参 海、南京求学,1927年赴法留学,并直接参 与无政府主义运动。政治活动的失败与理 想的失落,使巴金陷入痛苦与矛盾中,转 而以文学创作宣泄情感。
第三代觉醒: 第三代觉醒: 觉民(与琴)的抗婚;党慧的出走; 觉民(与琴)的抗婚;党慧的出走;觉新最后 对觉新出走的默许、支持。 对觉新出走的默许、支持。 4.“作揖主义”哲学的破产。 4.“作揖主义”哲学的破产。 觉新 总之, 是一部控诉的书, 总之,《家》是一部控诉的书,控诉了旧礼 教灭绝人性的罪恶;是一部宣判的书, 教灭绝人性的罪恶;是一部宣判的书,有力宣判 了旧制度、 了旧制度、旧礼教必然衰落 乃至最后崩溃的历史 命运;是一部批判的书, 命运;是一部批判的书,尖锐批判了向旧制度妥 协屈服的思想;一部颂扬的书,热情颂扬了“ 协屈服的思想;一部颂扬的书,热情颂扬了“五 时代的民主激流——一代新人的成长 一代新人的成长。 四”时代的民主激流——一代新人的成长。
1923年春, 1923年春,巴金与三哥离开成都前的一张全 年春 家合影。后排右为巴金,左一为大哥, 家合影。后排右为巴金,左一为大哥,中间 为三哥
19底回国,1929年初,以巴金为笔名发表第 一部小说《灭亡》。之后连续创作了“ 一部小说《灭亡》。之后连续创作了“爱情三部 曲”“激流三部曲”等作品。 ”“激流三部曲” 40年代创作题材特点: 40年代创作题材特点: 1.继续《家》的内容,表现封建大家庭的衰败、 1.继续《 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 《憩园》 憩园》 2.反映抗战时期的现实生活。 2.反映抗战时期的现实生活。 《火》三部曲、《寒夜》等。巴金的前期作品带 三部曲、《寒夜》 有无政府主义的色彩,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叛逆与 追求的躁动情绪,其主导面是反专制反封建的。 巴金所提供的带有强烈主观性、抒情性的中长篇 小说,与茅盾、老舍的客观性、写实性的小说一 起,构成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中长篇小说的艺术 高峰。
(二) 思想内容
巴金在《激流总序》中说: 巴金在《激流总序》中说: 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 但是我并不孤独, “ 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 , 但是我并不孤独 , 并不绝望。 并不绝望 。 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段生活 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 的激流在动荡 , 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 , 通过乱山 碎石中间。 碎石中间。” 这激流永远动荡着, “ 这激流永远动荡着 , 并不曾有一个时候停 止过,而且它出不能够停止, 止过 , 而且它出不能够停止 , 没有什么东西可以 阻止它。 阻止它。” 它具有排山倒海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 “ 它具有排山倒海之势 , 向着唯一的海流去 。 这唯一的海是什么, 这唯一的海是什么 , 而且什么时候它才可以流到 这海里,就没有人能够确切的知道了。 这海里,就没有人能够确切的知道了。”
揖主义” 揖主义”,“不抵抗主义”,客观上扮演了一个 不抵抗主义” 旧礼教旧制度的维护者角色。 旧礼教旧制度的维护者角色。虽然 清楚是封建 礼教剥夺了自己的一切,但又无可奈何, 礼教剥夺了自己的一切,但又无可奈何,无力抗 最终成为封建制度及其礼教的牺牲品, 争,最终成为封建制度及其礼教的牺牲品,不仅 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也牺牲了梅和瑞珏的幸福。。 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也牺牲了梅和瑞珏的幸福。。
3.觉慧的形象 3.觉慧的形象 “幼稚而大胆的叛徒”。 “大胆”和“幼稚”是其叛逆 幼稚而大胆的叛徒” 大胆” 幼稚” 性格的主要特征。他的叛逆性格主要是在家庭内部同封建 势力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 “大胆”——在家庭反封建斗争中,他站在最前列,敢于 大胆”——在家庭反封建斗争中,他站在最前列,敢于 蔑视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专制家长的权威,并针锋相对地 与他们进行斗争。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公开支持觉民抗婚, 反对请神驱鬼的行为…… 反对请神驱鬼的行为…… “幼稚” ——他想上的简单和不成熟,表现在行动上就是 幼稚” ——他想上的简单和不成熟,表现在行动上就是 犹豫和不够果断;表现在感情上同封建家庭的藕断丝连。 他与鸣凤的恋爱,是真诚的,但他却抱怨她只是个丫头, 当得知鸣凤要被送给冯乐山做妾之后,决定放弃鸣凤。他 憎恨高老太爷的专制统治。但在祖父即将离开人世时,他 却流露出对祖父的依恋之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