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历史化进程中神话人物被淘汰的原因分析金荣权*(信阳师范学院科研处,河南信阳464000)摘要:神话的历史化是中国古代神话发生形变和质变,甚至散佚、消亡的核心原因。
在神话历史化的过程中,神话人物被分成正义与非正义、善与恶、美与丑两大对立的阵营,一些在神话时代极其有名的大神因为无法纳入历史系统而被逐出中国文化的圣堂,还有一些大神奇异的长像或别的种种原因无法重新塑造而被无情地淘汰。
关键词:中国古代神话;历史化;神话的消亡;帝俊;韩流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68(2008)01-0035-04在世界早期的文明古国中,包括古巴比伦、埃及、中国、印度、希腊,还有稍后的希伯来民族,毫无例外地都保存着丰富的神话传说,它们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叙说着自己民族的起源和早期的发展历史。
而在这种原始神话圈中,中国是唯一没有确立神话时代中心神的民族,也是唯一没有形成原始体系神话的民族。
从春秋到西汉时代所确立的以黄帝为中心神的五帝系统并非原始神话体系,而是在神话传说基础上进行改造、加工、整合之后所形成的历史体系。
中国古代神话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发生形变和质变,甚至散佚、消亡,其原因很多,如神话的仙话化、神话的伦理化,而核心原因则是神话的历史化。
先秦诸子出于/托古改制0的需要,编造出远古圣王的故事和他们的世系;春秋、战国的卿、相、士大夫们为了证明自己的祖源和血统,将古代的/神谱0变成了/家谱0;西周至汉代的儒者和史官们为了探求历史足迹或出于维护汉民族大一统的需要,创造确立了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核心的五帝系统。
这些文化的、政治的、宗族的和历史的目的的实现,既是建立在神话历史化的基础之上,同时又推动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历史化。
出于历史化的需要,将古代神话人物分成正义与非正义、善与恶、美与丑两大对立的阵营,于是,伏羲、女娲、黄帝、颛顼、少昊、帝喾、尧、舜、禹等成了道德的化身和正义力量的代表,而蚩尤、共工、鲧诸神则构成了神话传说时代邪恶势力的/轴心0。
这样,一部中国古代的神话史就就成了一部人类社会的政治斗争史。
蚩尤、共工、鲧诸神尽管被蒙上恶名,但他们毕竟还是中国远古时代叱咤风云的大神,大凡了解中国古代神话的人都还能知道他们的名字,大致熟悉他们的事迹。
而另外一些在神话时代极其有名的大神因为无法纳入历史系统而被逐出中国文化的圣堂,还有一些大神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被改造而被无情的淘汰。
这正是本文所探讨的重点。
一、不能纳入历史系统的神话人物被逐出文化圣殿在中国古代神话的历史化进程中,从战国至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上古历史演进系统)))五帝谱系,于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等上古神话传说中的部族英雄便从此进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圣殿,以远古帝王兼始祖神的双重身份接受华夏子孙们的顶礼膜拜。
而诸如女娲、伏羲、炎帝等另外一些著名的神话人物和远古的部族祖先们虽没有进入五帝序列,却凭借他(她)们在神话时代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和对华夏民族的卓绝功勋,而成了早于五帝系统的/三皇0,虽是徒有虚名,但也是高高在上。
然而在中国的史前时代,活跃在神话天空中的并非仅仅是女娲、伏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等部族始祖们,从神话记载来看,还有一些在远古时代影响巨大的神话英雄并没有进入这个序列,如传说中发明火的燧人氏、发明巢居的有巢氏、与颛顼同时的少昊氏等。
这些人的名字在先秦的典籍中时常可见,并作为地位显赫的大神或始祖神的面貌而出现,少昊也曾一度被列为/五帝0之一。
而汉代之后,他们出现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大多数最终逐渐淹没于文化的荒漠之中。
35*收稿日期:2007-11-06本文为作者所主持的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古代神话与民族精神关系之研究0(项目编号为: 2005B W X004)的中期成果)作者简介:金荣权(1964-),男,汉族,文学硕士。
现为信阳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这些被淹没的远古神话英雄中,最著名者莫过于远古的东方大神帝俊。
帝俊的有关事迹和传说主要见于5山海经6[1],尤其集中反映在/大荒0、/海内0两经之中。
帝俊其名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陌生的,史官文化突出宣讲三皇、五帝的历史,而民间传说中则多说嫦娥、后羿、夸父的故事,唯有帝俊神话既不见于史官笔墨,也消声于民间传说。
殊不知帝俊却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最显赫的神话人物,其地位与影响甚至超出了三皇、五帝中的任何一个人。
首先,帝俊是上古的日、月之父,所以有着开辟神的称誉。
5山海经#大荒南经6说:/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05大荒西经6又说:/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0帝俊不仅生下了十日与十二月,成为创世大神,同时也引出了后世的两个经典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
在三皇、五帝中,论创世功绩,只有补天的女娲能和他相比。
然而,自从东汉的盘古开天神话出现之后,盘古双目化为日、月的传说广泛流传,日、月创造之功从此归于盘古,帝俊的创世之功也就不再为人所知。
其次,帝俊是上古时代庞大东方部族的始祖神,5山海经6记载,帝俊的后裔之国分布极广,而主要集中于东方:5大荒东经6:/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
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罴。
05大荒东经6:/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
05大荒东经6:/有司幽之国,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士,不妻;思女,不夫。
食黍,食兽,是使四鸟。
05大荒东经6:/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
05大荒南经6:/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
05大荒南经6:/有襄山,又有重阴之山,有人食兽,曰季厘。
帝俊生季厘,故曰季厘之国。
0如此等等,已经足够了。
这些后裔之国,不仅明确标明均为帝俊的子孙,并且绝大多数都有相同的标志:/使四鸟0。
这/四鸟0既可以理解为帝俊部族的图腾崇拜,也可以理解为部族的徽标,但无论如何理解,都可以想见帝俊的部族集团中严密的组织结构和巨大的凝聚力。
这种情况连炎、黄两大部族都无法比拟。
最后,帝俊的后裔子孙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杰出的创造力成为华夏民族远古文明的发明与创造者:5海内经6:/帝俊生禺號,禺號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
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
05海内经6:/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
05海内经6:/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
05海内经6:/帝俊生三身,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巧垂,是始作下民百巧。
05大荒西经6:/帝俊生稷,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
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
0文化的创造与发明绝非少数人一朝而成,它是远古时代先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和文化英雄才能的体现。
当后天典籍中将各种发明都归于伏羲、炎帝、黄帝等人的时候,帝俊神话系列中的发明却依然归于各个文化精英和部族的子民们,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文明产生的真实情况,这些发明说明了在远古时代,帝俊部族的生产技术已经十分发达,其文明程度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尽管这些发明没有一项是帝俊亲自完成的,但它绝不损害帝俊的形象与地位。
这样一位显赫的神话英雄,这样一个庞大的部族集团,这样一批杰出的文明创造者,为什么都悄无声息地淹没于后天的文化长河之中?究其原因有二:其一,5山海经6中的帝俊是以一个上古大神的面目出现的,其活动的时代远远早于炎帝和黄帝,如果将他纳入始祖神和上古帝王序列,其地位或许会超过炎、黄二帝,这是万万行不通的。
其二,五帝系统形成的时代正是独尊中原文明而排斥蛮夷文化的时代,炎、黄二族虽都发源于西部,但这二族后来也都进入了中原地代;同时,陕西也是周王朝的发祥地,所以炎、黄部族自然就成了中原文化圈的代表人物。
颛顼、帝喾、尧、舜诸人或通过变化身分,或改变族源,都堂而皇之地变成了黄帝的后代,当然是中原文明的一分子。
而帝俊作为东方部族首领,无法纳入中原文化系统,也就丧失了改造的可能,于是也就被排斥于华夏文化圈之外,成了另类。
由于帝俊在远古神话传说中的巨大影响,不能将他纳入上古神王系统和五帝序列,就必须让他淡出历史舞台,并且进而达到让他完全丧失重返文化圣坛的机会和资格的目的。
于是史官和儒者们便采用改头换面和移植嫁接法完成了对帝俊神话体系的消解。
帝俊为远古时代东方部族的始祖神,也是商人的远祖。
所以王国维先生认定在商人的甲骨文中被称做高祖的/夔0即为/俊0[2]。
对帝俊的改头换面,主要是通过创造五帝之一的帝喾来完成的,即让帝喾化身为帝俊,同时也取代了他商人始36祖的身份。
以帝喾取代帝俊,将其更名改姓,这一手段可谓釜底抽薪。
5帝王世纪6云:/帝喾高辛氏,姬姓也,其母不见。
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曰俊。
0这种野史虽然已用帝喾取代了帝俊,但却仍然保留了/自言其名0的改造痕迹,且没来得及编制帝喾的谱系家世,后来经过各种正史与稗闻的附会、添加,确立了/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0的地位[3](P2)5史记#五帝本纪6只言/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
0但省略了/俊0字,这一细微的变化,却将帝喾从帝俊的阴影中完全解脱出来,达到了脱胎换骨的目的。
在将帝俊脱胎之时,将其后代子孙如季厘、少昊(挚),妻子(常羲)等,也在稍加改变之后转移到了帝喾名下。
因而从此以后,帝俊便这么消失了,帝喾则异军突起,成为五帝之一。
在将帝俊进行改头换面的同时,还对帝俊的相关经典神话进行偷梁换柱和枝叶嫁接。
由于帝俊神系中原有的庞大家族及帝俊的巨大影响,晚出的帝喾身上无法全部体现关于帝俊的事迹与传说。
而这些传说与神话事迹又充满生命活力,代代流传,于是后儒们便将这些有活力的神话分化开来,分别嫁接到黄帝、颛顼、尧、舜等身上,使得他们的身上都有着帝俊的影子。
这种嫁接首先反映在移植神话事迹方面。
在神话中,帝俊之妻羲和与常羲(或作仪)分别生十日与十二月,此为帝俊神话之精髓,人们便将这则神话重新改造之后移植到黄帝头上,所以5史记#历书6索隐说/黄帝使羲和作占日,常仪作占月0,于是帝俊的二妻变成了黄帝手下掌管历法的二大臣了。
后羿神话也是帝俊神话系统中的精彩内容,5山海经#海内经6云:/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
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0可见后羿为民除害是受帝俊派遣的,安民之功本应归于帝俊。
但到5淮南子6那里,则变成了/尧之时,十日并出0,[4](P1239)尧命羿去除害射日,将爱民之德转给了尧,同时也将后羿神话从帝俊神话体系中切割出来。
通过这些移植嫁接手法,抽去了帝俊神话体系中的基本框架,使帝俊神话建构轰然倒塌。
在偷梁换柱之后,又将帝俊子孙后代与妻子也慢慢移植出去,以达到完全消灭帝俊的目的。
于是帝俊的诸子纷纷改名换姓,帝鸿成了黄帝之子¹,中容成了颛顼之子º。
俊妻常羲改嫁了帝喾,娥皇走进了舜的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