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二章1节(1)犯罪心理学的心理学基础ppt课件
二章1节(1)犯罪心理学的心理学基础ppt课件
4
人体神经系统关系图:
脑干 脑 中枢 神经系统 小脑
延脑 脑桥 中脑 网状系统 视丘 下视丘
前脑
脊髓
神经系统 脊神经 植物性神 脑神经 经
边缘系统 大脑皮质
周围 神经系统
5
神经元略图
6
2. 心理现象是人脑的功能
7
8
• 当你开车抵达路口,见到红灯亮时,你会 立即刹车。从眼睛看到红灯亮起开始,到 用脚踩下刹车,其间经历不到一秒钟。而 在这极短的时间内,你却完成了一个心理 过程,或心理活动。
11
第一节:概述
• 上述从看见红灯到大脑运作,乃至刹车制 动的整个过程来看,期间包括生理和心理 两大作用: - 属生理作用的部分,是神经系统与各感觉 器官所产生的生理功能; - 属心理作用的部分,是由感觉器官与中枢 神经系统所产生的心理功能。
12
3. 心理现象受激素和遗传因素影响
激素影响 •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是由多 种内分泌腺(Endocrine gland)构成,受 自主神经系统的下视丘管制。 • 内分泌腺也称无管腺,不经由任何管 道,将其所分泌的化学物质,直接渗 透到血液之中。 •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化学物质,称为激 素(Hormone)。
16
• 在现实中,我们见过熊猫,头脑中就有了熊猫的 映象,见过飞机、大炮,头脑中就有了飞机、大 炮的映象,即使是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如思维 活动和创造想象,同样源于客观现实。如人们创 造飞机、轮船离不开自然界中飞鸟和游鱼的启示, 气象预报是以大量的气象知识经验和天气变化规 律为基础的。神话中虚构的荒诞形象,不管怎样 离奇古怪,原始材料仍然来源于客观现实。人正 常的心理活动是离不开客观现实、离不开社会实 践活动的,大量的实例充分证实了这个问题。
• 1. 心理活动受客观现实制约
• 所谓客观现实,是指主体意识以外的一切客观存 在的事物。如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工厂、房屋、 生活用品、生产劳动、人际交往、文化科学、社 会风尚等等。这些独立于人们心理之外的一切事 物都是客观现实。人们就是在接触这些自然现实 和社会现实的复杂活动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心理 活动。如果离开自然和社会这些复杂多样的客观 现实,心理活动就失去了源泉。
3
•
•
一、心理现象的实质
• (一)心理现象的生理基础 1. 心理现象是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系统是人心理现象产生的生理基础。 在人体的整个神经系统中(Nervous system), 按其不同部位及功能,分为两大系统,一是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二 是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14
• 遗传因素影响 • 心理的生理指标除神经系统活动外,还有 遗传问题,如人的长相、人的脾气、人的 智商、某些心理疾病等都与遗传有关。如 染色体异常与暴力行为有关,有的还与智 力障碍有关;某些人格异常还与母亲怀孕 期间的情绪问题、分娩时接生不畅导致的 颅脑受损等问题有关。
15
(二)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二章1节(1)犯 罪心理学的心 理学基础
1
第二章 犯罪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心理学基础 •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犯罪学基础 •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相关理论
2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心理学基础
• 一、心理现象的实质 (一)心理现象的生理基础 (二)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三)心理活动对实践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二、心理过程 (一)认识过程 (二)情绪过程 (三)意志过程 三、个性心理 (一)个性心理倾向性 (二)个性心理特征 (三)自我意识
13
• 1) 2)
3) 4) 5)
6)
人体内的内分泌系统,包括多种内分泌腺: 脑垂体(Pituitary gland):生长激素、性腺激素 甲状腺(Thyroid gland):甲状腺素是一种人体需要的重要 的碘化合物,其功能可促进全身细胞的氧化作用,增进 新陈代谢速率,维持身体正常生长及骨骼发育。甲状腺 机能高亢或低落,对身体都不好。 副甲状腺(Parathyroid):其分泌的激素调节血液中钙和磷 的浓度。 胰腺(Pancreas):胰岛素 肾上腺(Adrenal gland):分泌葡萄糖和矿物质皮质素。其 功能为兴奋交感神经……。肾上腺与情绪变化有密切关 系。 性腺(Sex gland):睾丸,分泌睾丸激素,促进男性次性 征发育;卵巢,分泌动情激素,促进女性次性征发育。
17
• 印度“狼孩”卡玛拉1920年被人 发现,当时她不会讲话,用四肢 行走,用双手和膝盖着地歇息。 她舔吃流食,吃扔在地上的肉。 她害怕强光,夜间视觉敏锐,每 天深夜嚎叫。她怕火怕水,白天 倦伏于墙角,以臀部着地睡觉, 即使天气寒冷,她也撕掉衣服, 摆脱毯子。总之她不具有人的正 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卡玛拉虽是 人的后代,具备产生人的心理的 物质前提—一大脑,因为失去了 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使脑的发 展受到了影响,所以没有产生人 的正常心理。
9
第一节:概述
• 此一心理活动包括三个阶段:
a) 一是视觉器官(眼睛)接收到光的刺激(红灯), 这是感受器收到了信息; b) 二是由感受神经元将信息传导至大脑,并经 由大脑的认知活动,判断红灯为代表停车的 信号; c) 三是由大脑下达命令,立即采取行动(刹车)。
10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节:概述• 显然,在此三个阶段中,眼睛看见红灯与 脚踩刹车时行为,而神经的传入传出一经 大脑的人之判断,就是心理历程。 • 此类例子在生活中常见,比如读书、写字、 说话、吃饭等等,都是由视觉器官、中枢 神经、肌肉肢体等,联合形成的心理活动。 此类活动,无一不包括行为与心理历程。
18
• 2. 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体精神活动的 特征,心理反映和被反映的客观事物之间 虽然有着对应的关系,但他们却有着质的 不同。 心理反映的主观性受个人年龄、经历、知 识经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当时的心理状 态的制约。
19
• 对同一事物,由于民族不同,所处的历史时代、 知识经验等不同,心理反映是不同的。如学识渊 博的老文学家和一个天真少年同看一部电影后, 认识和感想一定会不同。 • 同一人对同一事也会因时间、地点、个人当时的 心理状态等不同,心理反映而有所不同。如唐代 大诗人李白,对同一座君山,他就写过“淡扫明 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的诗句,赞美君山。 在他酒醉之后,又写出:“铲却君山好,平铺湘 水流”的诗句,恨不得把君山铲平。对于同一座 君山,却有两种不同的心理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