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2017嘉定区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2017嘉定区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2 2 2 2 2 2 5u嘉定区 2017 届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部分考生注意: 答题时务必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做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六.单项选择题(共 20 分)27. 一架超音速飞机约由 70%的铝及其铝合金构成,铝的元素符号是A .AlB .ClC .AgD .Hg28.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燃放烟花爆竹B .牛奶变酸C .光合作用D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29.青花瓷上的着色剂是氧化钴(CoO),在 CoO 中 Co 元素的化合价为A .+1B .+2C .-1D .-230. 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一致的是A .干冰:H 2OB .氧化铁:Fe 2O 3C .氯化钠:NaCl 2D .碳酸钠:NaCO 331.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 .CO 和 CO 2B .金刚石与石墨C .镁条和镁粉D .冰和干冰32.能证明水分子可以再分的是A .水结冰B .水蒸发C .冰融化D .水通电33.实验室利用分解反应制取氧气,一定不能用作反应物的是A. H 2O 2B. NaClC.KClO 3D.KMnO 434. 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 .2CO +O −点−−燃→ COB .2HO−二−氧−化−锰→2H 2O+O 2↑C .4P +5O −点−−燃→2P O D .C + 2C O−高−−温→2Cu + CO 2↑35. 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添加酒精 B .倾倒液体 C .吸取溶液 D .将铁钉放入试管36.物质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2 3 2 A. 天然气用作燃料B .干冰用作人工降雨剂C .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 .金刚石切割玻璃37. 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表示物质是化合物的图示是38. 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39. 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是 3CO+Fe O −高−温−→2Fe+3CO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A.COB.Fe 2O 3C.FeD.CO 240.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相关实验过程中无明显现象的是A B C D41. 化学实验须关注操作过程的先后顺序。

下列实验先后顺序错误的是A .蒸发食盐水时,先在铁圈上放置蒸发皿,后放酒精灯。

B. 实验室制取气体,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药品C. 用 CO 与氧化铜反应制取铜结束时,先停止加热,要继续通入 CO 至玻璃管冷却。

D .木炭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把导管从盛有石灰水的烧杯中取出,后停止加热。

42. 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B. 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微粒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 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分子和原子种类均改变43.除杂(括号内为杂质)方法错误的是A .N 2(O 2)通过灼热的铜网B .CO 2 (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 .CaO (CaCO 3)高温煅烧D .KNO 3(NaCl )溶解、过滤、蒸发44.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nB.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C. 1mol 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 1mol 碳原子和 2mol 氧原子D. 水的摩尔质量是 18g45.下列图像关系合理的是CO 2积反应时间AB C DA .向 pH =10 的 NaOH 溶液中加入水B .加热KClO 3 和 MnO 2 固体混合物制取 O 2C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D .从冰箱里拿出汽水打开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46. 根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溶液 a 和溶液 b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但均小于溶液 cB.溶液 c 可能是饱和溶液C.溶液 d 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溶液 e 的溶质质量分数 D. 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二、填空题(20 分)47.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①通常用于灭火的物质有 (1) 、二氧化碳等; ②活性炭除异味,是因为它具有 (2) 性;③用双氧水消毒伤口会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是 (3) ;48.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①每个氧分子是由二个氧原子构成的,可用符号 (4) 表示;②酒精(C2H5OH)是一种常用消毒剂,酒精由(5)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mol C2H5OH 中含(7)个氧原子。

③水煤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燃料,以下是生产水煤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

49.多角度认识溶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溶液的形成①将适量调味品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9)(填标号)。

A.食盐B.蔗糖C.花生油 D.味精②将生石灰和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即为澄清石灰水。

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0)。

(二)溶液的性质①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有(11)(填标号)。

A.溶液是纯净物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C.溶液的酸碱度可用石蕊溶液测定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实验测得下列四种溶液的pH 如图所示,其中溶液呈碱性的是(12)(三)物质的溶解性①右图是X、Y、Z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t1℃ 时溶解等质量的 X、Y、Z 三种物质,所消耗的水最多的是(13);b.将t2℃ 时 X、Y、Z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仍是饱和溶液的是(14)a② 常温下,将某固态物质A 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 I(如下图),进行以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a. 物质 A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15)(填“增大”或“减小”)。

b. 往溶液Ⅱ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完全溶解,溶液呈紫红色。

据此现象说明在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16)(“能”或“不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

③常温时,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 溶质的质量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a. 常温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 (17)。

b .A 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8)。

C .图中 A 、B 、C 、D 四个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关系是(19)。

八、简答题:(共 20 分)50. 同学们总结归纳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并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练习和拓展。

(一)、知识总结:【实验仪器】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1)【反应原理】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2) 。

【气体制备】①用不同的药品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可能不同。

确定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3) 。

A. 反应是否需要加热B. 反应物的密度C. 反应物是固体还是液体D. 反应物的纯度ab②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装置 C 较装置 B 的优点是 (4) 。

③装置 B 和装置 C 中的长颈漏斗 (5) (填编号字母) 改成分液漏斗。

A.都能B.都不能C. 装置 B 能,装置C 不能D.装置 B 不能,装置 C 能【气体收集】实验室收集 CO 2 的装置是 (6) (填装置图序号)。

【气体验满】检验 CO 2 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7)。

(二)、知识拓展:请仔细观察下列装置图的特点并回答相关问题:图 1图 2① 实验室若用图1装置收集CO 2,则CO 2应从 (8) 口进入(填“a ”或“b ”)② 用图2装置可收集一定体积的CO 2,植物油的作用是 (9) 。

51.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 2C 2O 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碳的氧化物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碳的氧化物的成分。

【收集资料】a.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b. 氢氧化钠溶液能与 CO 2 反应,可除去 CO 2 气体。

【猜想】【设计实验】基于猜想 3,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实验探究】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11) 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 CO 2 气体。

22 ②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Ⅰ.C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Ⅱ.E 装置中 (12);Ⅲ. (13) 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 CO 气体。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 3 成立。

【问题讨论】①有同学想验证草酸分解是否有氢气生成,则需在上述装置中的合适位置添加适当的仪器和药品, 具体做法是(14) 。

②C 装置的作用是 (15) ;③该实验装置还需完善之处是 (16) 。

【计算】若有 4.4g 的二氧化碳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则理论上可以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为多少摩尔?(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17)化学部分参考答案 2017.1六、单项选择题:七、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47.(1)水 (H 2O )(2)吸附 (错别字不得分)(3)氧气 (O 2)48. (4)O (5) 3(三)(6)3:8 (7)6.02×1023(8)H O + C −高−−温→CO + H 249. (9) C(10) CaO + H 2O → Ca(OH)2(11) B D (2 分,错一个扣 1 分,扣完为止)(12)碳酸钠(13)X(14)Z (15)减小 (16)能(17)40g/100g 水 (18)20%(1/5)(19)C = D > A > B八、简答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50. (1)锥形瓶 (2)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3)A 、C (全对得 1 分)(4)C 装置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5)C (6)E(7)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熄灭(8)a (9)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和与水反应)51.(10)CO2 (11)A (12)黑色固体变红色(13)F(14)在E 和F 之间连接一装有无水硫酸铜的U 型管(15)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16)酒精灯点燃 F 装置中的尾气(17)n(CO2)=4.4/44=0.1mol(1 分)设可以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xmol CO2+Ca(OH)2=CaCO3↓+H2O(1 分)1 10.1mol x,(1 分)x=0.1mol(1 分)答:可以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0.1mo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