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发展环境:优质高效更具亲和力数字解读■王府井东方广场吸引了众多家《财富》500强企业落户。
“东方经贸城”30万平方米的写字楼面积出租率高达95%,入驻公司近500家。
中海油、中石化、中青旅、人保、中国电信、北京移动等众多国有大型企业也已纷纷选址东二环。
截至6月底,竣工的总部大厦中已有金融保险、文化旅游、电信、中介服务、现代流通等行业的125家企业签约入驻东二环交通商务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由建园前2001年的17家企业增至2006年的58家。
歌华集团、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高新科技企业和文化创意企业已经或即将入住园区,一批与上述龙头企业密切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也呈现向雍和园聚集的趋势。
■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整合了全区32个部门、229项行政许可与服务事项,设置了59个办理窗口。
试运行以来,日均受理事项达400余件,其中17%涉及市民个人事务,即时办结率始终保持在78%以上。
截止到9月5日,中心各窗口受理申请人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申请50265件,即时办结40815件,即时办结率达到81.2%,受理跨部门并联审批186件,群众评议的满意率达到了99.63%。
■2005年,在东城区注册的企业有2.9万余家,其中新增加注册的企业为3000余家。
2005年,东城区地税局完成各项税费收入93.4亿元,比2004年增收12.2亿元,增长了15.1%。
今年上半年,全区共引进企业121家,新引进税源5778万元。
创新创活力务实促发展·东城区成就性系列报道之发展环境发展环境:优质高效更具亲和力区行政服务大厅宽敞明亮。
菖蒲河景色秀丽。
首席办事员优质服务。
表彰纳税百强企业。
南馆公园环境优美。
说起自己开办这家餐饮公司办营业执照时的顺利快捷,陈先生还是那么兴奋不已。
“不用找熟人,不需要什么‘路子’,只要你符合条件,所有手续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都会替你办好的。
”陈先生一直以来都想开办一家餐饮公司,但是,他不知道成立公司都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他曾向朋友们咨询过,单单是卫生、工商、税务、环保等部门的名字就把他弄得有些头晕脑胀。
8月26日,陈先生来到了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总服务台的工作人员向他详细地介绍了申请开办餐饮公司的所有必需过程———先在工商部门给餐馆定下名字,到卫生部门和环保部门完成项目的审批,符合条件后,再到工商部门办理工商执照,还要经过质检部门、国税、地税和统计部门的审批登记,才能核准开业。
还没听完介绍,陈先生就被繁琐的手续吓得要打退堂鼓。
但是,总服务台的工作人员随即告诉他,可以直接到二楼办事大厅的综合协调部递交全部材料,一个星期之内就能够办好所有的手续。
5天之后,心存猜疑与忐忑的陈先生接到了领证的通知。
8月31日,他再次来到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的时候,一应证件和执照已经全部办完,交到了他的手中。
拿着崭新的营业执照,陈先生又惊又喜,一个劲地对工作人员说“谢谢,谢谢”。
“三大举措”确定环境战略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的竞争不仅是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的竞争,更是发展环境的竞争。
东城区地处北京的中心城区,具有地域狭小、空间资源有限,而区位价值高、含金量高的区位特点,可谓是寸土寸金。
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只有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潜能。
2002年初,区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结合“十五”计划中“发展两业、建设三区、实现六个突破”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强化“良好环境的吸引力、总部经济的吸纳力和城市精品的辐射力”,并将其作为“三大举措”,为“发展两业、建设三区、实现六个突破”提供保障,形成了东城区“二三六三”发展战略。
2005年11月24日召开的区委九届七次全会通过的关于编制“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正式确定了全新的“二三六三”核心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实施“三大举措”。
环境吸引方面要以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为重点,营造更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总部吸纳方面要在规模和质量上下功夫,并形成完善的产业链;精品辐射方面要坚持品牌战略,多引、多留、多创品牌。
“在现有条件下,东城区如何使经济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提升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呢?只有优化发展环境,要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上下功夫。
”东城区发改委主任赵北亭说。
的确,一家企业在选择入驻地的时候,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
“几年来,城市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整合城市要素,用有限的财力办成了我们过去想干而不敢干的事情。
”赵北亭介绍,近年来,东城区新建和改造了19条市政道路23.1公里,形成了八横七纵的交通干线网络;东直门交通枢纽和东直门至首都机场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皇城根遗址公园、南馆水景公园、地坛园外园等一批园林项目,使生态环境及居民生活环境大大改善;社保中心大楼、东方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也相继完成。
企业在选择落户地时,除了要考虑此地是否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很大程度上还要看这个地方是否有良好软件建设,这包括高效快捷的政府行政办事效率等等。
为了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营造使企业普遍满意、更具创造力和亲和力的服务环境,使企业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东城区2004年率先在全市实施了“一口一网一集中”全程办事代理制。
2006年,东城区又投资2亿多元建设了行政服务中心。
行政中心打造服务窗口坐落在金宝街上的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从今年1月26日开始试运行,并于7月14日正式挂牌启用。
这个中心从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入手,整合了全区32个部门、229项行政许可与服务事项,设置了59个办理窗口,实行“一口受理,柜台运作,统一收费,限时办结”的运行模式。
凡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许可事项,各职能委办局不再直接受理,统一由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受理,不搞两头审批;对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许可事项,明确办结时限,并公开承诺;对事项较少、业务量较小的单位,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综合受理窗口代理受理,限时办结。
过去要跑众多地方、众多部门的审批事项,现在只需要跑这一个地方就可办结。
“全程代办,并联审批,是中心针对经办人设立的一项创新服务项目。
”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李照宏说,“行政服务中心作为申请人和各行政部门之间的桥梁,一方面代表申请人全程和各部门联系,另一方面组织协调各部门对联办事项进行办理,实现了行政审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创新。
”据李照宏介绍,原来新成立公司要跑不同的行政部门办理手续,快的也得要半个月的时间。
现在“并联审批”后,经办人通过中心设立的综合协调部“全程代办”窗口,一次性把所需的所有材料全部提交,综合协调部再把这些材料逐一分发到不同的行政部门,形成多个部门“并联”,同时办理审批手续,大大节约了时间。
据统计,截止到9月5日,中心各窗口受理申请人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申请50265件,即时办结40815件,即时办结率达到81.2%,受理跨部门并联审批186件。
不仅如此,区行政服务中心还开通了网上审批业务。
市民刘女士8月30日10时30分通过互联网向区行政服务中心递交地税登记申请,11时30分就收到手机短信告知有关事项办理完结。
刘女士只需携带申请材料原件,到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一次就能完成相关许可事项的办理。
包括工商、国税、地税、卫生在内的7个行政部门的119项事项都可以在网上直接提交审批材料,实现网上行政审批一次完成。
网上申报、网上审批这一服务特色大大降低了申请人的办事成本,节约了时间。
申请人在网上服务平台上可以获得全部许可事项的类别、依据、流程、时限、收费标准、空白文本、示范文书等信息,并可以查询到申办事项的办理状态,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上行政审批,方便了申请人。
李照宏说,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缩短了行政部门与申请人空间上的距离,实现了由政府部门办事大厅到互联网的延伸;对于部分不会上网、不方便上网的办事群体,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通过街道协办,实现由政府办事大厅到街道办事处、社区的延伸。
另外,行政服务中心还通过已有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由政府审批系统到各职能委、办、局业务系统的延伸,开展信息共享,实现“并联办公”。
与此同时,行政服务中心还把为市民服务,为百姓解忧作为服务宗旨。
市民在行政服务中心可以办理临时身份证,进行医师执业资格注册和变更、补办等事务。
中心二层设立的党员服务工作区可以进行基层组织党建咨询,办理流动党员登记,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等工作。
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试运行以来,日均受理事项达400余件,其中17%涉及市民个人事务,即时办结率始终保持在78%以上。
为了保证行政服务中心的高效运行和周到服务,中心设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将原来部门内部半透明的自我监督机制转变为透明的部门间的监督机制。
在审批系统中,行政服务中心设置了红灯、绿灯和黄灯。
所有事项从受理一刻开始就用绿灯显示,当事项进入到办结期限的24小时之内,系统将自动用黄灯对工作人员进行催办提醒,对于超期的办件则以红灯进行警示。
大厅内的LED大屏幕和监察室的等离子显示屏都有一个专门的区域用来滚动播放黄灯和红灯的事项,把办理过程直接放在群众的透明监督之下。
从试运行至今,行政服务中心受理的全部事务,没有一件超时,群众评议的满意率达到了99.63%。
优惠政策引领优质服务在努力打造良好的硬件服务设施、着力提高软件服务水平的同时,东城区还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住东城。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东城区先后出台了《东城区关于进一步营造区域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暂行办法》及《中共东城区委东城区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
2005年,区政府又结合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确定了优先鼓励和支持电信业、金融保险业、中介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现代流通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六类行业和能源、原材料等特定行业的大型总部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制定了《东城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重点行业优先发展的鼓励措施》。
制定各项优惠政策是优化发展环境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把政策落实到实处,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东二环交通枢纽和商务区建设项目开工以来,东二环建管办全力为企业搞好服务,在工作中建立起全方位的服务机制,推出了“四项办税服务承诺”,即全程协助在建项目单位办理税务登记注册;在建项目单位首次缴纳税款时,对相关路线、部门、程序不熟悉,建管办全程陪同办理;在开据发票和报税过程中,遇到手续繁琐等问题,建管办负责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在完税过程中,遇到车辆使用出现困难时,建管办免费提供车辆服务。
这一措施推出后,打造了良好的商务区纳税服务软环境,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为驻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不止在东二环商务区,在全区各单位、各部门都形成了共识。
区工商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地税局等单位都根据自己本部门的工作情况,为企业开通了绿色服务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