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笔记

(完整版)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笔记

2.内侧壁即:鼻腔外侧壁上部,附有上鼻甲和中鼻甲。
3.顶壁:筛顶
4.下壁:即中鼻甲外侧壁结构,筛泡,钩突,筛漏斗
5.前壁:有额骨筛切迹,鼻骨嵴和上颌骨额突构成。额隐窝
6.后壁:蝶筛板
(三)额窦(frontal sinus)
位于额骨内,出生时尚未形成,一般至三岁开始出现,成年后才告完成,但其大小、形状极不一致,有时可一侧或两侧未发育。
主要表现为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
慢性单纯性鼻炎
间歇性交替性鼻塞
粘液性鼻涕、多
伴发症状少
鼻粘膜肿胀光滑暗红
柔软有弹性
粘膜收缩明显
非手术治疗
慢性肥厚性鼻炎
持续性鼻塞
粘液性粘脓性鼻涕、不多
伴发症状多
鼻粘膜肥厚结节状桑椹状
硬实无弹性
粘膜收缩不明显
手术治疗
变应性鼻炎
思考题
1、变应性鼻炎分为哪两种类型?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常由植物花粉作为季节性变应原引起,如树木、野草、农作物,在花粉播散季节,花粉随风飘游,吸入呼吸道导致本病,故又称花粉症
2、两型慢性鼻炎病理表现的特点?
1、慢性单纯性鼻炎: 鼻粘膜深层血管慢性扩张,通透性增加,以下鼻甲的海绵状血窦最为明显,鼻甲肿大;血管和腺体周围有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粘液腺功能活跃,分泌增加。
2、慢性肥厚性鼻炎:以鼻粘膜、粘膜下层、甚至骨膜和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为特点。
3、两型慢性鼻炎临床表现的特点及诊断要点?
3、变应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本病以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涕和鼻塞为主要特征。
•1、喷嚏 每天常有阵发性喷嚏发作,每次多为连续性,少则3~5个,多则十几个或数十个。
•2、鼻涕 大量清水样鼻涕,又称鼻漏。患者每天擤鼻十余次或更多。
•3、鼻塞 程度轻重不一,季节性鼻炎由于鼻粘膜水肿明显,鼻塞常很重。
3)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4、鼻痒 多数患者有鼻痒,季节性鼻炎尚有眼痒和结膜充血。
•5、嗅觉减退 由于鼻粘膜水肿明显,部分患者尚有嗅觉减退。
4、变应性鼻炎与上呼吸道感染怎样鉴别?
5、变应性鼻炎可以使用哪些药物治疗?
1)类固醇激素:全身长期应用易产生副作用,故现多主张局部应用以治疗本病,对肥大细胞,嗜碱细胞和粘膜炎症反应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常用制剂有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伯克纳),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舒良)。内舒拿
3、各鼻窦的重要毗邻关系?
鼻窦(nasal sinuses)为鼻腔周围颅骨含气空腔,按其所在颅骨命名为额窦、筛窦、上颌窦及蝶窦,共四对。各鼻窦的发育进度不一致,初生儿只有上颌窦和筛窦,到三岁时额窦和蝶窦才开始出现。
根据窦口引流的位置和方向、各鼻窦的位置,将鼻窦分为前后两组:
前组:上颌窦、前组筛窦、额窦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则因与人起居密切相关的常年性变应原引起,如居室内尘土、螨虫、真菌、动物皮屑、羽毛、棉絮
2、简述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
本病发病机理属Ⅰ型变态反应。机体吸入变应原后产生的特异性IgE结合在鼻粘膜浅层和表面的肥大细胞、嗜碱细胞的细胞膜上,此时鼻粘膜便处于致敏状态,当变应原再次吸入鼻腔时,变应原即与肥大细胞、嗜碱细胞表面的lgE发生桥连,继而激发细胞膜一系列生化反应,导致以组织胺为主的多种介质释放、这些介质通过其在鼻粘膜血管、腺体、神经末梢上的受体,引起鼻粘膜明显的组织反应。
1鼻部解剖
思考题
1、简述外鼻静脉的特点?
1.外鼻的静脉经内眦静脉及面静脉汇入颈外、颈内静脉,内眦静脉与眼上静脉、眼下静脉相通,最后汇入颅内海绵窦。
2.面部静脉无瓣膜
危险三角区
2
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该复合体是鼻窦炎发病和转归的重要部位,也是功能性鼻窦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的重要部位。
额窦的前壁:含有骨髓,细菌感染时可致额骨骨髓炎。
后壁:由导静脉通硬脑膜下腔,是鼻源性颅内并发症的原因之一。
额窦开口于窦底内侧,经鼻额管(nasofrontal duct)通入中鼻道前端。
内壁:两侧额窦之中隔。
(四)蝶窦(sphenoid sinus)
位于蝶骨体内,一般三岁才出现,成年发育完成,形状大小不一。由蝶窦中隔分为左右两侧,两侧常不对称。顶壁与颅前窝及颅中窝相隔,顶壁凹陷形成蝶鞍底部,脉及三叉神经上颌支压迹;与颅中窝、海绵窦、颈内动脉、视神经管毗邻。后壁为蝶骨体。前壁与筛骨垂直板及犁骨后缘相接。下壁即后鼻孔与鼻咽顶。蝶窦开口位于前壁的上方,位于蝶筛隐窝。
位于鼻腔外上方和眼眶内壁之间的筛骨内,呈蜂房状小气房,有筛迷路(ethmoid labyrinth)之称。筛窦以中鼻甲基板为界,分为前后组筛窦,前组筛窦(anterior ethmoid sinus)开口于中鼻道。后组筛窦(posterior ethmoid sinus)开口于上鼻道。
筛窦各壁
1.外侧壁:即眼眶内侧壁
后组:后组筛窦、蝶窦
(一)上颌窦(maxillary sinus)
在上颌骨体内,为鼻窦中最大者。
顶壁:即眼眶的底壁。
前壁:尖牙窝,行Caldwell-Luc手术时从此处进入窦腔。
后壁:与翼腭窝和颞下窝毗邻。
内壁:即鼻腔外侧壁下部。
底壁:与第二双尖牙和第一,二磨牙关系密切。
左上颌窦口
(二)筛窦(ethmoid sinus)
4、鼻腔有哪些生理功能?
鼻腔主要有呼吸、保护、嗅觉、共鸣及反射机能。
慢性鼻炎v
思考题
1、慢性鼻炎的分型?
慢性单纯性鼻炎(chronic simple rhinitis):可逆性;急性鼻炎发展而来
慢性肥厚性鼻炎(chroniC hypertroph rhinitis):不可逆性;多由前者发展而来
组织学上两者间常有过渡型。
副作用:鼻出血,鼻粘膜萎缩
2)抗组胺药
•多用HI受体诘抗剂因其应用方便,奏效迅速,为治疗本病一线药物。传统将抗组胺药分为五组:乙二胺类,代表药物有扑敏宁、安替根和新安替根等;乙醇胺类, 代表药物有苯海拉明等;烷基胺类,代表药物有扑尔敏等;哌啶类,代表药物有氮他定、赛庚啶等;哌嗪类,代表药物有羟嗪、克敏嗪等。扑尔敏、赛庚啶由于其不同程度的中枢抑制作用,从事精密机械操作和司乘人员应慎用,息斯敏、特非那丁等新型长效抗组胺药则无上述副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