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观察ppt课件
在教育研究中,许多正式问题与假设的形成都离不开 日常观察。比如:“年轻活泼的班主任所带的学生往 往思路开阔”、“在小学阶段女学生的成绩一般比男 学生要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多动手动脑有利于 对知识的掌握”等
日常观察中形成的看法都可以成为正式研究的问题; 另外,对教育对象和很多教育现象的认识,也需要以
精品课件
例如,某学校的教师想研究两个班学生的学习 主动状态的差异,那么他事先就要明确定义 “什么是主动学习”,并且要给出“主动学习” 的操作性定义。在设计观察研究的内容时,他 需要了解这两个班的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表现 在时间(课内、课外)、空间(校内、校外) 等方面的分布情况,包括在单位时间内出现的 次数、持续时间和涉及的人次等计量标准。这 样观察就有了针对性。
精品课件
参与观察根据参与的程度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 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两种。
精品课件
完全参与观察
➢ 完全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完全参与者)隐瞒 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研究目的,自然加入到被观 察者群体中进行的观察。
➢ 完全参与观察能深入地了解到被观察者的真实 资料,但如果参与过深,又往往容易失去客观 立场。
精品课件
二、观察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观察法的研究内容大多为非言语化的现象或行 为
研究者直接获取资料 资料的真实性 开放性 缺乏控制 必须获得准入 样本数小。 研究敏感性问题缺乏匿名性
精品课件
以对一节课中“学生学习是 否主动”这一问题的关注为 例
精品课件
大多数听课者主要是随机地进行观察,也就是 说,并没有在事先就设想好要观察哪些学生、 在什么场合观察、观察他们的哪些行为表现、 如何记录他们的行为表现等问题;
精品课件
不完全参与观察
➢ 不完全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不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和 研究目的,在被观察者接纳后进行的观察。
精品课件
➢ 不完全参与观察避免了被研究者的紧张心理的 疑虑,可以进行自然地观察。
➢ 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被观察者容易出现不合作 行为,或是隐瞒和掩饰对自己不利的表现,或 是故意夸大某种表现,使观察结果失真。
精品课件
非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局外观察)是观察者不介入被观 察者的活动,不参与任何活动,处于旁观,以 保证事实的真实面目。
非参与观察法往往利用科学工具和声像设备进 行观测和观察
精品课件
(三)结构性观察与非结构性观察
结构性观察是指人们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有目的地对 特定对象进行有计划、系统化观察,并要作严 格详细的可量化记录的一种观察方法。
间接观察的另一种是通过对一些学生习作、电 子作品、照片、录像片、印刷品、谈话录音或 别人已观察的描述笔记进行分析,从而获得所 需的材料。
精品课件
参与观察(局内观察)是观察者直接参与被观
(察而二者系)的统活地参动收与,集作资观为料察其的与中方一法非员。参,并与进观行察观察,从
早期人类学家研究某些落后的民族和部落的风 土人情、衣食住行、宗教信仰主要借助于参与 观察法。
在“中学生社团活动”研究中,研究者可能以 指导教师,深圳市中学生的身份进入社团从事 研究。
精品课件
参与观察对于研究一些特殊的亚文化群体、犯 罪群体和药物滥用群体的活动方式、行为规律、 吸毒原因等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这些群体,许多问题采用通常的问卷法和 访谈法调查很难奏效。
精品课件
著名社会学家Chein 及其同事曾深入到纽约市 药物滥用高发的贫民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了 数年调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认为海洛 因成瘾者的社区和家庭背景、经济、社区环境 在药物滥用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提出成瘾过程 的4个阶段的理论,即实验(尝试)使用阶段; 偶尔使用(每周一次至数次)阶段; 习惯性 使用(几乎每天一次)阶段; 强迫性使用阶 段。
如:费孝通《江村经济》,李汉景《定县调 查》,摩尔根(美国)《古代社会》、《人类 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等
精品品课件
一、观察研究的含义
所谓观察研究是研究者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和 其他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 教育现象等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精品课件
日常观察与观察研究
精品课件
如何根据听课——尤其是教育科研的需要,尽 可能全面地了解到关键的信息?
我们可以专门设计一些观察记录表,以使我们 关注的关键信息得以更明确地凸显出来。
精品课件
三、观察研究分类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三、观察研究分类
依观察是否通过中介物为标准,可分为直接观 察与间接观察。
依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可分为 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第七章 观察研究
“科学就在于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归 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理性方法的主要 条件。”
--马克思,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页
精品课件
[学习目标]
掌握观察研究的概念; 了解观察研究的类型; 掌握观察研究的步骤;
精品课件
中外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发展史上,运用观察法 收集资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在教育研究中,结构化观察是研究学生在学习 过程行为表现的重要方法。它是为进行定量研 究提供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依对观察对象控制性强弱或观察提纲的详细程 度,可分为结构性观察与非结构性观察等
精品课件
(一)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就是采用观察小组成员分工,各成 员分别专门面对某一指定场面和其中的若干样 本对象,借助研究者的视觉和听觉器官去感知 对象,并系统搜集学生学习反应信息。
精品课件
间接观察
间接观察。就是借助现代化科学仪器设备,如 照相机、闭路电视装置、录像机等现代技术手 段进行观察。
大量的日常观察作为基础。 因此,日常观察对于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精品课件
观察研究的特点
观察法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如果没有明确的观察 目的,就难以把握观察的重点,难以对复杂的现 象进行取舍,更难以控制观察的过程,观察的结 果难免零乱、琐碎,不利于进一步的归纳总结。
观察法有系统的计划。教育观察法对观察活动的 时间、空间、顺序、过程、对象、仪器、记录方 法与表格等都有预先的系统的计划、安排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