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带压堵漏技术在管道阀门上的应用

带压堵漏技术在管道阀门上的应用

2013年第11期带压堵漏技术在管道阀门上的应用史雪冬(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化分公司广东惠州516086)Shi Xuedong(CNOOC Oil&Petrochemicals Co.,Ltd Huizhou Refining&Petrochemicals Company GuangdongHuizhou516086)摘要:阐述了阀门外漏的原因,简述了带压堵漏技术的相关原理、方法以及堵漏技术在热力管网阀门中的应用,指出了带压堵漏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并指出带压堵漏的局限性和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带压堵漏;阀门;安全;局限性带压堵漏[1]是一项较先进的设备维修技术。

它是指在生产系统中原密封失效后,在无需停车和降低操作压力和温度的情况下进行的堵漏操作。

近年来,随着石油化工企业对安全环保等要求的不断提高,堵漏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带压堵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相当可观的。

其简单易行、立竿见影的效果越来越受到关注,它能最大限度、安全可靠地消除泄漏,避免停车检修带来的巨大损失,确保生产安、稳、长、满、优地运行。

一、概况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化分公司公用工程系统生产具有四个压力等级的蒸汽,即:高压9.8MPa,中压3.5MPa,低压1.0MPa,低低压0.45Mpa。

自2009年投产以来,现场的工艺管道、阀门、法兰、设备泄漏时有发生,影响装置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尤其是高压系统,阀门泄漏时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蒸汽,危害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整个热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堵漏措施将造成系统停车,其经济损失上千万。

对此,我们针对不同的泄漏情况采取了相应的堵漏措施,如注胶式带压堵漏、阀门泄漏的压堵、快速捆扎等技术。

二、阀门外漏的原因阀门的外泄主要有两种情形:其一是阀门与管路采用法兰连接方式时,由于连接垫料、连接螺栓以及连接件在低温材料之间收缩不同步产生松弛而导致泄漏;其二是阀杆与填料处的泄漏,通常是由于填料磨损或填料受热胀冷缩影响产生变形而致泄漏。

这两种情形在实际生产中都较为常见,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带压堵漏技术概述1.工作原理带压堵漏主要由夹具、专用工具、密封注剂、操作技术等几个部分组成。

以注剂式带压堵漏技术为例,它借助高于原系统介质工作压力的外力(见图1),将具有塑性、固化性、能耐泄漏介质压力和温度的专用密封注剂强行压入夹具与泄漏外表面所形成的密封腔体内,并迅速填充于其中,强行止住泄漏点。

密封注剂能够维持一定的密封比压,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迅速固化,堵住漏点,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可靠密封结构,堵住介质外泄,从而达到堵漏密封的目的。

带压堵漏技术能够安全可靠地解决生产实际中较难处理的泄漏事故,避免了停车造成的经济损失,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其技术特点主要有[3]:(1)不需停车或对系统隔离,也不需要对系统进行泄压操作,能确保生产的平稳运行,经济效益显著。

(2)可直接在原泄漏点进行处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能源。

(3)整个过程无需动火,安全可靠,操作也较为简便。

(4)适用性广、适应性强,可对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煤化工、供热、码头等行业和部门装置中设备、管道、阀门、法兰、焊缝、螺纹连接等泄漏部位进行堵漏操作,且不会破坏原有的密封结构。

(5)整个堵漏过程耗时短,能快捷地消除漏点。

(6)带压堵漏的可拆卸性但较好,堵漏效果也十分明显。

(7)可较好的保留设备原貌,易于将来进行修复和维护。

四、带压堵漏技术应用实例我司公用工程高压蒸汽系统所用的阀门各异。

以高减中(高压减中压)A路的电动阀为例,在实际运行中,出现过多次填料泄漏、高压蒸汽直接从阀杆处喷出的情况,阀杆冲蚀较严重,给正常的操作和调整带来威胁。

综合实际效果来看,最后采用注胶带压堵漏。

该密封胶是以聚四氟乙烯为主要基料配制成的非热固化密封注剂[4],它借助高压注射枪将其压入至密封腔内,从而直接起到密封堵漏的作用。

其操作过程如下:(1)根据泄漏的蒸汽参数(9.5MPa、525℃)和阀门的尺寸设计好堵漏夹具,它是堵漏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结合现场实际,测量出阀门上下盖的外缘尺寸为250mm,选择好材料后,对夹具厚度进行计算,以满足要求,且对夹的两端设有紧定螺栓的小孔。

8(上接第7页)(即:用本月售油金额与发票总额核对),就可以完全解决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存在的问题。

2.解决对策就公司内部而言,由于加油站新近上马了零售管理系统,我们可以用加油站向客户开具的普通发票的金额和笔数,与当日加油站零售管理系统付油的金额和笔数相匹配,做到资金与物流严格一致,严禁虚开、窜开发票。

并且,严格资金稽查制度,由分公司财务部门会同审计、营销、站管等相关部门精干人员组成稽查机构,对全区各库站营业网点的资金回笼、增值税发票、普通发票的开具以及油品损益执行每年不少于四次全方位全面稽查;同时财务部门选派专人每个月对日常资金量大的营业室、发卡中心进行临时抽查,并利用系统、网络进行适时监控,杜绝违规行为,有效降低和控制风险,加强内部监控。

为了鼓励个人客户开具发票,以及不至于过大的影响小商品销售,我们可以采用一个一举多得的措施,即:改变以往使用加油卡加油可以获得1%折扣的销售方式。

多年的加油卡发放经验证明,每次加油获得1%的折扣,并不会对消费者的心理产生太大的影响。

我们可以借鉴各大商场的成功经验,变折扣为积分,积分力度不变,仍然为1%,1个积分相当于1元钱只能用于购买加油站的小商品,而不能用于加油。

具体措施为:以加油卡为载体,将客户积分记录到加油卡当中,以客户每次加油的发票为依据,将加油卡与发票相配合做为兑换积分的依据,然后客户可以用所获得的积分兑换加油站相等金额的小商品。

为了鼓励客户尽可能办理加油卡,减少现金消费,我们还可以配合采用类似商场的促销活动,在某些特定日期,可以搞双倍积分活动。

这样做看似压缩了公司的盈利空间,可从长远来看,首先可以拉拢潜在客户,使客户形成习惯变为长期固定客户,提高市场占有率;其次,鼓励了客户办理加油卡的行为,提前预收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客户使用现金加油的频率,加强了对加油站的资金管理效率;再次,也扩大了小商品的销路,增加公司收入;最主要的是,加油卡配合发票的积分方式如果真正推广开来,会使绝大部分客户开具发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长期以来一起困扰石油零售企业的税务监管问题;另外,此举还可以提升公司的社会形象,可谓一举多得。

为了能够使该项措施被广大客户所知,真正落到实处,可以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加油站,然后在加油站最醒目的位置贴上一则海报,注明“加油卡+发票可兑换小商品,详情见店内文件”。

另一方面,为了鼓励客户开具发票,可以与税务部门协商,采用类似餐饮业发票刮奖的活动。

总之,加强发票管理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公司发展的工作,希望能够获得石油零售企业领导的充分认识。

(2)在做好的夹具上进行打孔操作,以便连接注射枪。

这里要注意的是,夹具的注胶孔应设在阀门上下两接合面之间。

此次夹具设计中,夹具一共开了对称4个M16的注剂孔。

(3)夹具做好后,按照夹具的孔径在阀门的上下结合面处进行开孔。

(4)夹具的整体密封结构应比阀门上下结合面外缘略小,约1mm左右,以提高阀门和夹具的吻合度及严密性。

如图2所示。

(5)安装设计好的对夹、定位螺栓,使夹具准确定位。

完毕后,连接高压注射枪、高压泵进行注胶操作,将注胶压入填料与阀杆的空隙。

注胶完成后,待其固化一段时间(约20~30min),使其失去流动性,消除泄漏后,再次拧紧定位螺栓,做好封闭处理。

这样,泄漏阀门的带压堵漏操作即完成。

五、带压堵漏的注意事项带压堵漏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应用较为广泛,效果也很显著,堵漏介质大多是带温、带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特殊介质,堵漏工作具有很高的危险性。

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1)带压堵漏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专门的培训,待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

(2)作业前需勘查现场情况,组织现场测绘,并制定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

(3)作业人员应全面了解泄漏介质及其理化性质,尤其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相关性质。

(4)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遵循防火、防爆、防烫伤、防静电和带压堵漏相关技术规程以及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施工作业,现场作业时必须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具。

(5)在高处(离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进行堵漏操作时,必须按照高处作业的安全标准和规范,架设带防护栏杆的防滑平台,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六、带压堵漏的技术缺陷带压堵漏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化工企业生产中出现的不同泄漏,但其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带压堵漏属于临时性应急补救措施,有其时效性,其所用的注剂也有一定的寿命,长期使用必然会在原堵漏密封处产生新的泄漏点,不宜长时间使用。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需从根本上泄漏部位进行彻底维修。

结语带压堵漏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工作,其工作环境也较为恶劣,劳动强度也很大,作业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多、风险大,因此,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和安全交底,按照“风险评估、有效隔离、消项作业、清场恢复”的“十六字”方针,充分识别潜在风险,做好防护措施。

针对堵漏点,要加强堵漏管理,做好泄漏统计工作,以便找出规律,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堵漏技术。

随着带压堵漏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也将不断得到拓展,安全性、有效性和持续性也将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1]胡忆沩.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2]周彦昌,周昌玉.大型原油储罐事故后果的仿真模拟[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8,38(10):58-61.[3]嵇民华.“带压堵漏”技术与应用[J].上海化工,1999,24(8):16-19.[4]余齐杰.DNV软件在事故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8):110-114.管理创新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