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格式要求1.题目、摘要、关键词等:一般不宜超过20字。
摘要应概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一般不宜超过200字。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专有名词或词组,限3-8个。
中图分类号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为准。
(1)标题(包括副标题)准确得体;简短精炼;便于检索;容易认读;不滥用副标题。
(2)论文摘要摘要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摘要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3)关键词的问题须执行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2002年8月22日发出的《关于在学术论文中规范关键词选择的决定(试行)》。
即:一、每篇学术论文必须列出不少于4个关键词。
二、关键词顺序选择:第1个关键词列出该文主要工作或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第2个关键词列出该文研究得到的成果名称或文内若干个成果的总类别名称;第3个关键词列出该文在得到上述成果或结论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具体名称;第4个关键词列出在前3个关键词中没有出现的,但被该文作为研究对象的事或物质的名称。
如有需要,第5、第6个关键词作者认为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他关键词。
关键词一要注意专指性,不得选择泛指性共用概念的词作为关键词;二要注意纯英文词不能作为中文关键词。
2、基金资助项目:是指国家或省级政府主管部门或基金组织资助的项目,应在文章首页用脚注注明基金类别及资助项目编号,一般不宜超过两项。
3、正文及图表。
正文用简体字,编排要规范。
图、表与正文中的说明要有明显的对应和一致。
推荐使用三线表,文中图须做成黑白平面图,务必清晰。
若稿件中含有数学公式、表格、曲线图及其它图表,请用计算机制作相关内容,并务必保证其中的符号、数字、文字、图线清晰、规范,以便本刊排录时直接按原样扫描。
涉及图表较多文章建议正文部分双栏排列,图表根据情况可跨栏排列,文章中如有计量单位,须采用国际标准。
4、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即在引文后按引文出现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
一种文献在同一文章中被反复引用时,只用同一序号标识;参考文献须是实引,即在正文中引用处用右上标形式标出。
5、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引言”二字省略,顺序号从正文开始用“1”开始标注。
按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的规定,科技论文的章、条、条、条的划分、编号和排列均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即一级标题的编号为1,2……;二级标题编号为1.1,1.2……2.1,2.2……;三级标题的编号为1.1.1,1.1.2……,如此等等,目前我刊暂实施至第三级。
插图下方居中应注明图序和图名。
表格上方应居中注明表序和表名。
6、量与单位国家标准是科技期刊编排惟一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按国家标准“GB 3101—93”。
7、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为作者直接阅读、引用过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
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T 7714—2005”《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附件2: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A. 专著(图书、古籍、学位论文、技术报告、会议文集、汇编、多卷书、丛书)[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引文页码.[1] 刘国钧, 郑如斯. 中国书的故事[M].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79: 115.[2] 昂温G, 昂温P S. 外国出版史[M]. 陈生铮, 译. 北京: 中国古籍出版社, 1988.[3] 中国力学学会. 第3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 天津:[出版者不详], 1990.[4] Peebles P Z, Jr. Probability, random variable, and radom signal principles[M]. 4th ed. NewYork: McGraw Hill, 2001.[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e response: report of WHOScientific Group[R]. Geneva: WHO, 1970.[6] 张志祥. 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 北京: 北京大学数学学院, 1998.B.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序号] 析出责任者. 析出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析出其他责任者//专著责任者. 专著题名. 版本项.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析出的页码[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7] 白书农. 植物开花研究[M] // 李承森. 植物科学进展.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146-163.[8] Buseck P R, Nord G L, Jr. , Veblen D R. Subsolidus phenomena in pyroxenes[M] // Prewitt CT. Pyroxense. Washington, D. C. :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c1980: 85-96.C. 连续出版物[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 年, 卷 (期)-年, 卷(期).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9] 中国图书馆学会. 图书馆学通讯[J].1957(1)-1990(4). 北京: 北京图书馆. 1957-1990.[10]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Science[J]. 1883, 1(1)-, Washington, D.C. :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883-.D. 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中析出的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连续出版物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 年, 卷 (期): 页码[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11] 袁庆龙, 候文义. 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 32(1): 51-53.[12] 丁文祥. 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 中国青年报, 2000-11-20 (15).[13] Hewitt J A. Technical services in 1983[J]. Library Resource Services. 1984, 28(3): 205-218.E. 专利文献[序号]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 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 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14] 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 中国, 881056078[P]. 1983-08-12.[15] Koseki A, Momose H, Kawahito M, et al. Comiler: US, 828402[P/OL]. 2002-05-25.[2002-05-28]. http://www...htm.D. 电子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更新或修改日期) [引用日期]. 获取或访问路径.[16] 萧钰. 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 (2001-12-19)[2001-04-15]. http://www....htm.[17] Christine M. Plant physiology: plant biology in the Genome Era[J/OL]. Science, 1998, 281:331-332[1998-09-23]. /cgi/collection/anatmorp.注:未正式出版的学位论文出版项可按“保存地:保存单位,保存年”顺序著录。
附: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文献类别代码普通图书:M 会议录:C 汇编:G 报纸:N 期刊: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文献综述格式及写作技巧(附文献综述范文)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
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文献综述的引言: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文献综述的正文: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文献综述的结论: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文献综述的附录: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
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文献综述范文1:“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
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
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
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
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
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扬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