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字经诵读方案

三字经诵读方案

诵读《三字经》活动实施方案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而又升
华于现代的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

开展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
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加强优秀文化熏陶,培养学生
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

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爱,让
诵读经典之风充满校园,影响社会,从而有力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师生精神品位和人文素养。

1.传承中华文化。

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
渊远流长,民族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
活水,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让少年儿童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

2.陶冶性情品德。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

熟读成诵之中潜移默化,养育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使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家庭、社会的人际关系得
到明显改善,道德素质得到整体提高,共创和谐社会。

3.提高语文素养。

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
诗文成诵量,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促
进语文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

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加经典储备,从而扎下语文水
平的厚实功底。

4.发掘发展潜能。

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
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习态度的端正,求知热情的激发。

经典诵读致力于“人文素养”的提高,从而使诵读者获得终身发展的
最本质的源泉、最持久的动力和最核心的生命潜能,获得坚强的意志力、可贵的创造力和鲜活的生命力,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

5.推进素质教育。

读经诵典,培育心灵,吸取营养,开发心智,
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奠定终生发展
的基础,培养语文特长,丰富“全面发展打基础,培养个性扶特长”
的办学思想;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形成乐学乐读的良好氛围,
形成“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特色。

二、活动主题
读千古经典、奠成才之基
三、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领导组织国学经
典诵读活动的实施。

各班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国学经典诵读
活动的实施。

组长:各班班主任
成员:全体学生
四、实施原则
1.“直面经典、不求甚解”的原则。

不求字字理解,但求字字背得,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步生根、发芽、开花。

2.“全体参与、快乐诵读”的原则。

让孩子在生动有趣的诵读活
动中发展能力,自然接受经典的熏陶。

五、活动安排
(一)诵读内容
《三字经》
(二)诵读要求
1.保证诵读时间。

每天早自习“快乐诵读5分钟”,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

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

开展课
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

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
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一两分钟
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各班指导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
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

在每个班级的黑板
报上由学生专人负责每周刊登一首诗,一句经典文句。

学生在一周内
反复诵读,并记忆。

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

班级
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3.语文老师利用每周一节诵读课安排经典诵读的指导和检查。

4.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5.指导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
励后进。

6.各科教师都要自觉地在班主任教师的统一协调下,在规定的时
间段里,有条不紊地创造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

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功能,让孩子在唱游
活动中诵读。

7.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阅读考级活动,经典诵读内容纳入考级范围。

8.各班以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为主,对其中简单语句的释义不要求讲解得过深过细,体现大意即可;对部分难懂的句子不要求解读。

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大声的诵读和吟诵,自然成诵。

9.利用学校广播站、学校网站、班级板报、园地以及各班班会宣讲《三字经》。

六、检查评比
1.教学处对各种活动的原始资料进行收集、归档;
2.经典诵读集中展示。

12月份适当时候组织检查各班级以及个人诵读情况
3.学校将在学期末对诵读《三字经》开展的情况进行总结与评比表彰。

诵读《三字经》活动实施方案
石艾亭小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