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
课程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指导教师:***
实习时间:12.24-12.26
实习内容:昆明市盘龙江下游区
域遥感影像矢量化分析与制图
姓名:***
学号:***********
专业:林学
提交时间:2013.12.30
一、实验目的
1.了解GIS、RS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ArcGIS软件的使用。
2.能使用软件进行图像的矢量化、建库、空间分析、制图等操作。
3.熟悉掌握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
4.熟悉ArcGIS软件的操作,进行遥感图像的矢量化。
二、实习内容
根据盘龙江下游卫星影像图,把卫星影像图进行棚格数据的矢量化,并制成地图谈谈对该区林业建设的看法。
三、实习具体操作步骤
(1)个人数据库的建立
影像图为盘龙江下游卫星影像图。
启动ArcCatalog,在E盘新建文件夹下新建个人数据库,要素集以kunming命名,在个人数据库下面以西安WGS1984坐标系为标准,分别新建要点线面的要素类:DLTB、XZDW、point。
如图:
线、面的要素类的建立同上面的步骤一样,但是需要更改一下要素类型,线的改成线要素,面的改成面要素就完成了。
(2)卫星图片的矢量化
以卫星影像图当做背景,矢量化图层并建立地类图班数据库,土地分类可参考老师所给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云南省土地分类表为标准。
先打开Arcmap,添加影像图为盘龙江下游卫星影像图和kunming下面的点线面三个要素。
将上述新
建的几个要素导入其中,打开“编辑器”,新建立多边形,通过目视判读,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要素类别。
同一小组内的两名同学,把该影像图分为上下两块,每个人分别对自己的地域进行描图。
当图描好以后,开始进行图形的合并,合并出来的图形有重叠的部分,和空隙的部分。
我们应用拓扑关系查找出相应的重叠区、空隙区得位置,一个一个修改,直到没有错误为止。
然后再对图像上面渲染,选择适合的颜色把各个用地区分开来,下表就是老师给的图地分类标准,编辑属性主要的步骤是:根据目视判读,新建各地类的多边形,画出多边形后,打开其属性表,并根据给的标准在属性表中编辑信息。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云南省土地分类》与《土地规划分类》对应关系表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云南省土地分类土地规划分类
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二级类一级类
其他未利用土地33 5
(3)以河流中心线1000米缓冲区的创建:
打开Arcmap,并加载拓扑好的矢量图,在Arcmap的工具栏下,点击“compermise”选项,在菜单中加载“bufferwired”选项,并拖至菜单栏,在确定单位是否统一。
然后双击图标,打开缓冲区创建菜单,然后在“区域”选项中,输入1000米或1千米,确定后近椭圆形的缓冲区显示在图形上。
在缓冲区图层的属性中,将缓冲区显示透明度改为50%。
做好的图如下:
(4)图形的输出
在“视图”菜单下,将视图显示属性改为“Layout”,设置页面为横向,将图形框选,拉伸里面的线框使得刚好跟图像边缘重合,在数据属性中,加载坐标方格网,在“insert”下加载相关的标题、比例尺、指北针、图例、用地面积、占地比例各项内容,规范制图。
图形编辑、整理后,导出JPEG图片,设置分辨率及调整相关属性,输出图片。
如下图:
最后完成得到的图形:
所建立的缓冲区地图:
昆明市盘龙区各土地利用的面积:
各地类的面积统计:
地类名称地类编号地类面积(公顷) 所占比例
水田111 908.90 56.3%
牧草地14 14.95 0.9%
农村道路152 38.72 2.4%
坑塘水面153 88.45 5.5%
沟渠154 11.00 0.7%
城市211 95.62 5.9% 农村居民点213 226.83 14.1% 其他独立建设用地214 36.03 2.2% 公路222 21.78 1.3%
河流水面311 16.27 1.0%
湖泊水面312 120.04 7.4%
裸地334 35.74 2.2%
面积合计:1614.32
四、实习总结
通过本次为期三天的实习,我比较深刻地认识空间信息常用的空间分析模型和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的GIS软件和空间数据库系统,并对GIS应用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和实际操作经验。
更对GIS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了解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是近十几年迅速发展进来的一种空间信息获取和分析处理的综合性技术,它们与空间、电子、光学、地理学、地图学以及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等一切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有关的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也认识地物遥感影像特征,基本掌握遥感影像合成和信息融和原理与方法,熟悉遥感目视解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