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毕业生调查报告4篇

2020年毕业生调查报告4篇

2020年毕业生调查报告4篇毕业生实习根据×××学校实习生教学情况的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一、基本概况实习领导组到实习学校----xx---xx级教育实习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听实习生讲课与实习学校领导、指导教师进行座谈及征求实习生意见等形式,了解了有关教育实习的基本情况。

1. 在----实习的xx级学生共有16人。

2. 在此期间听了化材学院在初一实习几位同学的讲课,写出教学实习调查表16份。

实习成绩大都是优,良。

基本上如实反映了实习生的实际教学水平。

3.海山中学的校领导对这次实习工作非常重视,由专人负责接待安排,保证了这次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意见和建议1.-----指导教师普遍认为xx级实习生实习素质多数好于往届。

主要表现在:虚心学习,工作认真,遵守纪律,对自己要求严格,能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2. 多数学生热情积极参予教学工作,认真写教案,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上课时态度也很认真,知识面较广,个别实习生教学质量高,效果好,受到中学生的欢迎。

实习生还积极参加所属教研室的教学活动,从中吸取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体会。

3. 师专实习生普遍生活朴素,谦虚谨慎,讲课仪表端庄,能深入班级与中学生打成一片,既提高了实习生社会工作能力,又减轻了任课教师的负担。

4. 有的指导教师反映:实习时间太短,应增加实习时间,时间太短许多知识掌握不了,效果也就差了。

他们建议实习最好分两段:第一阶段见习,让实习生多听多看;第二阶段实习,让学生多参与教学。

这样效果自然会更好指导教师认为,应多培养“一专多能”型的教师,才能适应中学生之需要。

.5.少数实习生普通话不过关,地方方言太重,有的板书不规范,迹太撩草,说明“三一话”的训练还要认真抓紧抓好。

三、实习生自己的情况实习生谈了前段时间的收获、体会,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教育实习工作的意见、建议。

1. 所在学校对实习生都很关心,指派专任教师指导他们的教学实习工作和班主任实习工作,而且要求很严格。

试讲、教案等指导教师都严格把关,不达标不通过,体现了高度的责任心,同学们深受感动,从中也学到了老教师们的治学之道。

2. 经过指导教师的辛勤培养,精心指导,多数同学克服了最初的胆怯心理,积极承担辅导或讲课任务,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

感到很有收获,初步尝到了甜头,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适应未来的教学环境打下了初步基础。

3. 实习生反映:在大学所学知识,包括教学方式方法等与中学实际脱节现象较普遍,教学内容不能衔接,教学方法不尽相同,因此一开始感到很吃力,对现在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心理状态、学习方法等均不了解,增加了实习工作的难度。

建议我校今后应加强对中学实际情况的研究(包括教材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用,中学生思想状态,心理状况的调查等)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4. 有的学生反映,教学实践活动太少,因为学校对他们不放心,不敢将讲主课的任务交给他们,只在最后一周讲两三次课,没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

5. 少数实习生反映:大学所学计算机、化学等实践性知识太少,动手能力差,适应不了中学“多而杂”,“全能型”人才的需要,希望在这方面能多学些知识,以适应客观需求。

自考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超三成自考毕业后才参加工作的自考毕业生工资在XX元以上;六成自考毕业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XX年自考毕业生就业状况明显好于普通高校毕业生。

这是省自考办昨日向媒体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

据悉,这是我省首份关于自考毕业生就业的调查报告。

自考后就业三成月薪超XX调查数据:多数自考毕业生工作收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在工作后选择自考的被调查者中,40%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46.44%月收入在1000元至1500元之间,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仅占13.7%。

自考毕业后才就业的自考毕业生收入情况比在职自考毕业生更好,18.5%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月收入XX元以上的占34.8%,56.17%的被调查者的月收入在1000元至XX元之间,而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仅占9%。

部门分析:省自考办分析认为,在目前大学毕业生起薪越来越低的现实下,自考生的工资水平却出现了增长。

这是因为自考生很多是在工作了一段时间有了工作经验后,去考取更高的学历。

在拥有了经验和学历之后,他们肯定会选择高于原来岗位工资的目标跳槽,工资也就实现了步步高。

就业状况好于“科班生”调查数据:数据显示,我省XX年毕业后才就业的自考毕业生绝大多数在毕业当年就实现了就业。

95.2%被调查者在毕业当年就实现了就业,3.3%于XX年就业,1.5%于XX年实现了就业。

部门分析:根据调查数据,省自考办分析认为,XX年我省自考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明显好于普通高校毕业生。

不少自考毕业生原本是专科在读生,在学校里一边上大专课程,一边通过自考拿本科文凭,毕业时就有了两本文凭。

这是不少自考毕业生找工作容易的原因之一。

近两成毕业后得到升迁调查数据:18.3%的被调查者自考毕业后在工作职务上有了提升。

高级管理人员的比例由毕业前的0.7%上升到1.9%,中级管理人员比例由毕业前的14%提高到毕业后的22.3%,一般员工由毕业前的79.1%下降为69.6%。

部门分析:省自考办有关人士认为,现在不少自考生来自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自考所学专业对个人的就业或职务(职称)升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会地位仍不如“科班生”调查数据:在47.2%的被调查者对自考毕业后的就业前景持乐观看法的同时,有16.5%认为“将会越来越困难”。

同时,依然有4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考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如普通高校毕业生。

部门分析:省自考办认为,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考毕业生的当前的社会地位和受重视程度不如全日制重点大学毕业生。

大学毕业生落户问题的调查报告44.6%的人表示,如果可以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有没有户口不重要连续两年考研失利后,中国人民大学届毕业生小高今年3月加入了找工作的大军。

辛苦寻觅了一个多月,她发现自己面前已经横起了一道怎么也迈不过去的门槛。

“他们要的要么是应届生,要么是拥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者本地户口的,而我都不具备。

”小高开始后悔毕业时把户口迁回了家乡,她也明白了为什么当初同学们都千方百计把户口留在北京。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超过700万人,历年毕业后未及时就业的大学生超过100万人。

对于非应届生来说,在大城市里找到工作并落户尤为艰难,尤其是北京,几乎没可能。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腾讯网针对就业人群(112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参加显示,58.5%的人认为应该打破往届毕业生落户的限制。

92.8%的人期望,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应届生和往届生在落户问题上应该一视同仁。

往届生落户有多难?湖南某高校届研究生张茜(化名)毕业后应聘到北京一家外企,户口却只能留在湖南。

最近公司安排她出国办事,办理护照需要户口本,她为此专门请了几天假,湖南、北京两地跑。

像张茜遇到的麻烦,在“北漂一族”中并不少见。

调查显示,33.1%的人认同“不解决户口问题,会带来很多不便”。

比起这些,也许更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无法落户带来的盲目感和漂泊感。

调查中,28.3%的人觉得解决户口可以获得更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感,还有14.9%的人认为解决户口比高薪、福利待遇更能吸引人才。

如果大学毕业时没找到能解决本地户口的单位,你会怎么做?34.2%的人表示会将户口迁回家乡;25.0%的人会将户口在院校所在地集体户口保留两年;20.0%的人会留下来,不要户口了;14.6%的人不知道怎么办;仅有10.3%的人表示会去另一个城市就业。

根据XX年年北京市关于大学生户口及档案滞留问题调查报告,自XX年以来,超过保留期两年依然不符合留京条件的户口滞留在京的毕业生约有3万人,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9.5%,其中近一半是女生。

北京某高校户籍科王老师说,一般情况下,学生毕业后要全部迁出学校的集体户口,对于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学校也建议他们从学校集体户口中迁出,自行解决户口和档案的接收问题。

王老师坦言,虽然原则上规定,非京籍大学生毕业后户口可以在学校集体户滞留两年。

但是户口留在学校就不准再调出了,以后想办理什么手续都没法借出户籍卡,反而会耽误事。

而且毕业时滞留在学校的户口,最终转为北京户口的几乎没有。

在北京市海淀区人事局的官方网站上,记者发现不少询问非应届毕业生是否可以落户的留言,绝大多数得到的回答都是“不能”,或者是一句话,“现行的毕业生进京政策的受理范围只是符合进京条件的应届毕业生。

”记者随即致电该办公室,对于非应届外地生源毕业生来京工作的落户政策,工作人员均表示不清楚。

大学毕业生创业状况调查报告一、大学生创业动因与创业困难(一)创业动因“获得更多成长和发展机会” “获得更多财富” 是XX届大学毕业生创业的主要动因。

在8 个创业动因选项中,选择“获得更多成长和发展机会” 的比例最高,占35.5%; 其次是“获得更多财富”,占22.0%; 选择“挑战自我” 的占14.3%; 选择“兴趣所在” 的占10.3%; 而选择“找不到工作” “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受创业政策或创业服务吸引” 的所占比重较低,分别为6.1%、 4.5%、 1.5%。

与XX 届毕业生相比, XX 届毕业生选择“找不到工作” “挑战自我” “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创业动因的比例有所上升。

XX届大学毕业生创业者首次创业选择行业的主要依据是“个人兴趣” 和“市场需求”,而对“风险收益” 和“政策优惠与扶持” 的考虑较少。

具体来看,根据“个人兴趣” 选择创业行业的占 30.4%,根据“市场需求” 的占22.6%,根据“所学专业” 的占 12.7%,根据“行业准入门槛” 的占6.9%,而根据“资金规模” “风险收益” “政策优惠与扶持” 选择创业行业的则分别占4.7%、4.1%、 3.0%。

与XX 届相比, XX 届大学毕业生创业者首次创业选择行业的主要依据为“个人兴趣” “资金规模” “政策优惠与扶持” 的比例有所上升,分别上升了2.6 个、 0.7 个、 0.4 个百分点; 选择“市场需求” “所学专业” “行业准入门槛” “风险收益” 的比例都出现了下降,分别下降了1.1 个、 3.0 个、 0.8 个、 1.6 个百分点。

(二)创业困难“资金短缺” 是XX 届大学毕业生创业者初次创业时面临的最大困难,而生活和商务条件不理想及税费负担并不是创业的主要障碍。

在XX届大学毕业生初次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中,选择频次居首位的是“资金短缺”,占 61.9%; 其次是“市场营销不够” (30.5%)、“自身素质能力不足” (25.5%)、“创业支持服务不够” (24.3%)、“创业团队不理想” (23.4%)、“内部管理不善” (17.3%)、“产品缺乏竞争力” (15.2%) 等内部因素; 而“税费过重”、“日常生活条件不理想” 和“商务活动条件不理想” 等外部因素仅分别占9.3%、6.3%和5.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