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劳动合同法讲座》课程-下载后编辑
《劳动合同法讲座》课程-下载后编辑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四)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
1、必备条款:共9项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劳动合同的期限。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劳动报酬。 社会保险。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者:法定最定就业年龄(最少达到16 岁),具备劳动能力。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应订立劳动合同的人员: 1、试用期员工; 2、临时工; 3、季节工; 4、农民工; 5、本单位外派人员; 6、本单位下(待)岗的人员; 7、主要在本单位工作,按期从本单位领取劳
动报酬的自然人股东等。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 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确定劳动合同期限的原则和方法
1、有利于发展生产的原则。 2、兼顾双方当事人利益的原则。
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劳动合同的期限?
1、首先要建立劳动合同期限序列。 2、要充分考虑劳动者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劳动者的年龄因素。 二是劳动者的身体因素。 三是劳动者的专业技术因素。
一、《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和进程
(二)立法进程
第一阶段:劳动保障部起草(2004年初至2005年1月) 第二阶段:国务院法制办修改完善 (2005年1月至10月)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第110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 ——2005年11月26日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议案。 第三阶段: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05年12月至2007年6月29日) ——四次审议 ——2006年3月20日至4月20日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 近20万条意见。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以145票 赞成,1票未按表决器通过。
1、口头形式 ——非全日制用工
2、书面形式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二)订立的时间
劳动合同的订立时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实际用工之前。 2、实际用工之时。 3、实际用工之后。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三)劳动合同的期限
劳动合同从期限上分三种形式: 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六)劳动合同的无效
劳动合同无效是指由于法定的理由自订立之日起就 没有法律效力,不能继续履行的劳动合分条款就没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一)订立的主体 (二)订立的形式 (二)订立的时间 (三)劳动合同的期限 (四)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 (五)违约金 (六)劳动合同的无效 (七)订立劳动合同的要求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一)订立的主体
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用人单位:具备法人资格或经国家有关机关 批准依法成立的组织;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2、约定条款
(1)试用期 (2)培训服务期 (3)保守秘密(竞业限制) (4)补充保险。 (5)福利待遇。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1)试用期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相互 考察了解的时间。
确定试用期的依据 试用期的次数 仅约定试用期的劳动合同 试用期生效的条件 试用期工资 试用期劳动合同的解除
《劳动合同法讲座》
《劳动合同法》是在对我国劳动关 系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作出准确判断的 基础上,科学制定的一部全面调整劳 动关系的重要法律,为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 劳动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必将对我 国经济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主要介绍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和 立法进程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三、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四、劳动合同的解除 五、劳动合同的终止
一、《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和进程
(一)立法背景
——劳动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劳动关系日益多元化、 市场化和复杂化 (1)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企业机制 转换 、思想观念转变 ; (2)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和经济结构调整 进程加快; (3)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非公有制经济 突飞猛进发展、多种用工形式出现。
不应订立劳动合同的人员:
1、未成年人; 2、已退休或离休的人员; 3、在本单位实习的在校学生; 4、尚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 5、外单位借调人员,股东单位派到本单位工作人员; 6、仅依据双方约定完成一定工作,完成后领取工作
报酬,不受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约束的人员。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二)订立的主体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 时间的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 劳动合同。
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合 同法》第14条)
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目的 ——解决劳动合同短期化的现象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2)培训服务期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劳动 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对此,用人单位可以和劳动 者约定服务期,并可约定违反服务期约定的违约金。
约定服务期的条件 服务期的期限 违约金的限制 服务期工资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3)竞业限制
——用人单位与本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 级技术人员和其他知悉商业秘密的劳动者, 在劳动合同或专项协议中约定,在劳动合同 终止或解除后的一定期限内,劳动者不得到 与本单位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的有 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也不得自己 开业生产或经营与用人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 类产品或业务的限制。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竞业限制协议的主体 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后果 竞业限制人员、范围、地域、期限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五)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第25条规定:“除劳动者 违反培训服务期约定和竞业限制约定外,用 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
约定违约金的情形
1、劳动者违反培训服务期 2、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