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泵培训课件
三、保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填料适当压紧,松紧程度可通过填料压盖上 的螺栓调节,填料经长时期使用后不能进一步调 整时,应更换新的填料。更换时,移去旧填料, 并清洗填料函。装填料时,填料的切口位置应错 开90º 。 5.当泵的性能明显下降,轴功率增大,应打开 泵排出侧的观察孔盖,检查阀板有否塑性变形或 损坏(阀板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属易损件,一般使 用3个月左右应观察检查),必要时更换新阀板。 6.尽可能使用软水作泵的工作水,若水质不能 满足,应定期打开观察孔盖,观察水垢生长情况, 及时进行清理。可用稀盐酸清洗后,迅速用清水 冲净,结垢严重的应拆泵清理。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6.8分别回装前轴承部件9、后轴承部件10。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6.9回装前轴承压盖12。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6.10回装定位轴承座18,然后回装两个面对面安装的 角接触轴承,定位轴承压盖14。 注意:如果两轴向定位的角接触轴承没有损坏,请不 要更换两轴承之间的游隙垫圈17,保证出厂时调好的轴 承游隙。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1、准备和检查工作 在泵组开始大修之前,须做以下的准备和检查工作: 1.1切断电机电源; 1.2切断所有仪表的电源; 13切断冷却水源、补充水水源;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2、拆卸 拆除对轮护罩,对轮 打上标记,分解对轮螺 栓及电机地脚螺栓,移 开电机取下对轮。 拆除供水管路、进气 管路、排气管路连接螺 栓,吊走进气管道、排 气管道。 将真空泵吊到宽敞的 地方。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6.11将盖板21、轴头压盖13回装。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6.12轴向间隙调整 a)拧紧轴头压盖13的螺栓,上紧定位轴承压盖14,将定位轴承座部 件与转子连成一体,在输入端装上一个百分表。 b)用两个螺栓装在定位轴承座的两个螺纹孔上,对称用力,稍上紧 螺栓,将转子拉向自由端,当确认叶轮后端紧靠后分配板后,轻轻旋出 该两个螺栓,然后将百分表调至“0”读数。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6.1回装前分配板5。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6.2回装泵体1。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6.3回装转子2、3。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6.4回装后分配板6。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6.5回装后侧盖4。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6.6回装拉杆。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6.7分别回装前、后轴封部件8。
三、保养
三、保养 1)轴承温升不应超过50℃,实测温度不应超过 75℃。 8)正常情况热交换器工作水出口与冷却水入口 温差不超过2℃。 3.轴承一般采用3#复合钙基润滑脂润滑,油脂 量占轴承油腔l/3左右。泵运行1000小时,进行 首次更换添加(用油枪把油脂从油杯压入),压入 油脂量见《2BEl水环真空泵安装使用说明书》。 以后每运行2000小时,更换添加一次。不同牌号 的润滑脂不应混合使用,否则会降低润滑效果, 工作温度高、有腐蚀性气体的恶劣运行环境,应 考虑使用与之相适应的润滑脂,润滑脂更换周期 视实际情况而定。
4.3、将前轴承压盖12拆开。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4.4、分别拆卸前轴承部件9、后轴承部件10。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4.5、分别拆卸前、后轴封部件8(拆盘根压盖,清除盘根,取 出水封环)。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4.6、将真空泵传动端朝下,立式放于垫块上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4.7、拧开拉杆,然后拆卸后侧盖4。
二、结构说明与工作原理
18 20 21
12
9 1、泵体
19 2、叶轮
11
7
5 5、前分配板
3 6、后分配板
2
1 7、柔性阀板部件
6 8、轴封部件
4
8
10
16
15
17
13
14
3、轴 4、侧盖
9、前轴承部件 10、后轴承部件 11、供水管路 19、放水旋塞 20、螺钉 21、盖板
12、前轴承盖
13、轴头端盖 14、定位轴承压盖 15、螺栓 16、补偿垫圈
17、游隙垫圈
18、定位轴承座
二、结构说明与工作原理
3、本厂真空泵结构及原理 成套装置由水环真空泵、供水冷却循环部分、进排气控制部分 和传动部分组成。 1.进气管路上装有气动蝶阀(16a),气动蝶阀(16a)由压差开关 (47b)控制。压差开关(47b)的压差值一般调在1~3kPa。当阀前后 的压差达到l~3KPa时(即水环真空泵的吸入绝对压力低于被抽系 统的绝对压力3kPa),阀门开启,被抽系统中的气体被抽吸。停泵 时,阀门关闭,防止大气倒流入被抽系统。 压力开关(47)设置的压力值,可控制泵的停车和启动。从而实 现多台并联泵的投运与备用泵的自动控制,压力开关(47)的压力值, 用户可根据被抽系统的具体要求,自行设定。 注:此压力开关可设定高位值及低位值。
真空泵培训课件
检修部
编写:冯强 主讲:冯强 二0一四年十月
目录:
一、概述 二、结构说明与工作原理 三、保养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五、真空泵的工艺要求 六、真空泵的运行噪声与吸入真空、工作水温度 的关系 七、故障分析及处理
一 、概述
一、概述
改进型2BW4(K)型水环真空泵成套装置(下称成套装置),它具有运 行安全,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节能效果显著的特点。适用于抽 吸真空系统不含固体颗粒的气体介质,尤其是有大量蒸汽溢出的抽气 过程,如用于电站凝汽器抽真空,可获得良好效果。
输入端
自由端
百分表
16
15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c)在另外的三个螺栓孔上,对称用力稍上紧螺栓,将转子 推向输入端,当确认叶轮的前端紧靠前分配板后,轻轻旋出 三个螺栓,这里,百分表的读数就是真空泵的轴向总间隙值 O。 d)在原来装补偿垫圈的位置加上垫圈17,补偿垫圈17由 0.5mrn、0.2mm、0.1mm等不同厚度的铜片组成,每组的补 偿垫圈厚度要一致。 e)上紧螺栓,这时,百分表的读数应为O/2,或输入端 间隙稍大于自由端的间隙。 如果更换了轴向定位用的角接触轴承,要通过改变游隙 垫圈17的厚度来消除球轴承自身的游隙。 垫上游隙垫圈17,上紧定位轴承压盖14后,两个角接触 轴承的组合游隙应控制在0.03~0.05mm内。 △注意:组合游隙过大或过小,运转时会造成转子窜动 或轴承过热现象。两个角接触轴承须面对面安装。
输入端 自由端
百分表
16
15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3.3将螺栓15重新装上,对称用力稍上紧螺栓,将转子推 向输入端,当确认叶轮的前端紧靠前分配板后,轻轻螺栓15, 这里,百分表的读数就是真空泵的叶轮与前分配板的间隙值 A,记录间隙值后将百分表调至大于“5”读数B。 3.4用两个螺栓装在定位轴承座的两个螺纹孔上,对称用 力,稍上紧螺栓,将转子拉向自由端,当确认叶轮后端紧靠 后分配板后,轻轻旋出该两个螺栓,读取百分表读数C。 3.5在另外的三个螺栓孔上,对称用力稍上紧螺栓,将转 子推向输入端,当确认叶轮的前端紧靠前分配板后,轻轻旋 出三个螺栓,这里,百分表的读数就是真空泵的轴向总间隙 值O。B-C就是真空泵的轴向总间隙值,B-C-A就是真空泵的 叶轮与后分配板的间隙值。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4、真空泵的拆卸 4.1将盖板21、轴头压盖13拆下。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4.2、将轴向定位轴承座连同两个面对面安装的角接 触轴承整体取下。 注意:如果两轴向定位的角接触轴承没有损坏,请 不要更换两轴承之间的游隙垫圈17,保证出厂时调好 的轴承游隙。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二、结构说明与工作原理
4.水环真空泵所需的工作水和补充水从接口N3.3进入,泵在运 行中补充水压力最好保持在0.15~0.3MPa abs(如果水源来自凝 结水系统,压力较大,需采用减压阀减压,本套机组提供用户时 已配有减压阀及过滤器,安装时必须装在接口N3.3管路上,过滤 器装在减压阀之前)。低水位控制器(22a)使水位保持在最低水位 之上。高水位溢流管(22b)用以限制最高水位,过量的水从N4.6 处排出。气水分离器的水位由液位计(23)指示。水环真空泵的工 作水和补充水尽可能采用清洁软水。 5.泵的吸入口处装有喷淋装置。从供水管路引入部分工作水, 通过喷嘴(28a)在泵的吸入口内喷水,可以降低所抽气体的温度, 并冷凝部分水蒸气。
四、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3、轴向间隙测量 3.1在输入端装上一个百分表(图9), 将百分表调至“0”读数。 3.2拧开螺栓15,并要小心地将穿在螺栓上的各组补偿垫圈16分别取 下,测量记录补偿垫圈16的厚度,将各组垫圈分开放置。 注意:补偿垫圈起着调整叶轮与前后分配板的轴向间隙的作用,在 拆卸时,要特别注意记住、并区别开每一组补偿垫圈,并分组放置,保 证安装时装回原处。否则,重新装配后,真空泵的前后轴向间隙分配不 均,影响性能,甚至叶轮会被卡死而不能转动。
二、结构说明与工作原理
二、结构说明与工作原理
2.当泵工作时,被抽气体与部分工作水经泵的排气三通(17)进 入气水分离器(8),气体与水分离后,气体可于室内直接排放,也 可通过管道排于室外,但管路直径不应小于分离器排出口的口径, 且管路应尽可能短,否则会增加排气阻力,影响泵性能。 3.水环真空泵工作时(形成水环)需要工作水。泵工作中产生的 气体压缩热和泵吸入的混合气体中蒸汽的热量被工作水所吸收, 这些工作水随同被抽气体不断从泵的出口排到气水分离器,经气 水分离器分离后,进入管路(26),经热交换器(13)冷却,工作水 由管路(28)再次进入水环泵形成供水循环。热交换器的冷却水, 水质应清洁,水压应小于1MPa(一般采用0.3~0.6MPa abs),水 温尽可能较低。
叶轮-如果端面磨损,影响性能,应进行端面光车。由 于叶轮与泵体长度差形成轴向间隙,叶轮光车时,泵体也要 车短同样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