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打破惯性思维

打破惯性思维

打破惯性思维
市委书记王中在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指出,面对难得的机遇,如果还是按照惯性思维来考虑问题,还是按照按部就班的方式来工作,就有可能丧失机遇,成为历史的罪人。

乍一听,这话有点重,细一想,这话切中肯綮,确是至理。

在当前区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抢得机遇与丧失机遇可能只是一瞬之隔、一臂之差,其导致的结果可能更是大相径庭甚至天壤之别。

而能不能抓住机遇,关键看能不能打破惯性思维,善于超常规、高效能地行动。

怎样打破惯性思维?这里,让我们先琢磨下面两个故事所蕴含的哲理。

故事一:某人的院子里埋着几块石头,很久很久了。

祖母曾说:“你们的曾祖母在时,这些石头就在这里。

它们埋得那样深,那样久,挪不动——”后来母亲又说:“你们的祖母在时,这些石头就在这里。

它们埋得那样深,那样久,挪不动——”一天,闲来无事,这人带领孩子们去挖这些石头,方才发现,这些石头并不深,仅在土层下半米左右,只用了一个上午就把院子里的石头清理干净。

于是,院子里一片平整。

还有一个故事也很耐人寻味。

一项测验中,应试者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谁能将一个瓶盖拧开?这看似一个简单的
问题,却把应试者难住了。

第一位拧了几分钟没有打开,于是拿出了手帕包在上面拧,还是不行;第二位身强力壮,显然力气不小,拧了半天也没有打开;第三位想到了一个问题,是否瓶盖拧口是反方向的,于是反方向拧还是不行,这时,讲课者从书桌下掏出一个螺丝刀,在瓶口轻轻地启动了一下,然后轻松地拧开盖子。

完毕他笑着说:大家的思维已经在无形中被限制住了,只想到怎么用力拧开瓶盖,却想不到借助外力。

饮料瓶子用力是可以拧开的,罐头瓶盖力气再大也难以用手拧开,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看来,没有拧不开的瓶盖,只有打不开的思路。

思维一旦被限制,动再多的脑筋也跳不出固有的圈子;思路一经调换,难题往往便迎刃而解。

回想平度近年来发展的历程,也真印证了思路一变天地宽这个道理。

记得几年前,当市委市政府提出“融入青岛、接轨半岛、兼收并蓄、乘势而上”的发
展理念时,一些人曾觉得非常遥远。

但是,几年倾力几年争取几年打拼,青新高速的贯通不仅使平度真正融入青岛一小时经济圈,而且新河化工产业功能区等为代表的对青招商的突破,使融入青岛的战略构想已从蓝图逐渐变成了现实;平蓝铁路花落平度,更实现了平度干部群众多年的愿望,“接轨半岛”梦想成真。

当然,还远远不止这些。

细数平度近年来的发展,无一不是打破惯性思维、敢想敢干敢闯敢争的结果。

没有这种思
路这种境界这种精神这种作风,不仅不会有化工产业功能区的“择枝而栖”,平蓝铁路的“无中生有”,而且也不会有以马家沟芹菜为代表的平度高端特色品牌农业的“老题新作、小题大作”、叫响全国的精彩;更没有新农村建设“村村通”一年干了多年活、坎坷土路变通衢的神话。

可见,平度近年来取得的成就靠的是打破惯性思维、敢想敢干敢闯敢争,而要想在金融危机影响日显的新一轮的挑战中化危为机,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还要靠解放思想,善于超常规、高效能捕捉机遇。

解放思想,打破惯性思维,首先要勇于跳出自我,打破条条框框。

在工作中,一个习惯做法形成后,在实际运行中将会不断地自我强化,形成一种深入人们精神世界并令人难以抗拒的惯性力,使人容易用老眼光、老思维、老路子、老办法去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西哲云: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发展变化,最聪明的办法不是“以不变应万变”而是“以万变应万变”,这就要求我们不要习惯于轻车熟路,而要思想上艰苦,善谋全局,善出新招,善开新局;其次,要敢冒敢试敢争敢抢。

没有这样一种精神和劲头,前文中的“石头挪不走,瓶盖打不开”;没有这样一种精神和劲头,平度的发展也没有今天这样的恢宏格局。

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深厚莫测、未来预期不确定性加大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坚定信心,用我们的敢想敢干敢闯敢争
的精神抢抓危机中的机遇,发展壮大自己;第三,要锤炼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恒心和毅力。

报载,昆山办成江苏第一家独资企业,到南京跑了120趟,办成全国第一个县级出口加工区,到北京三年跑了84趟。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有了这样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还有什么事情办不成?
不论对于一个人,还是一个地区,思想和观念都是最重要的。

回味我们在过去几年取得的发展成就,得益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真抓实干;面对新的挑战新的机遇,让我们继续把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彻底打破惯性思维,强化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敢想敢干敢闯敢争的精神开创平度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执笔:市新闻中心副主任苗爱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