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酒店餐饮企业会计实务操作

酒店餐饮企业会计实务操作

酒店餐饮企业会计实务操作一、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一)概述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付职工薪酬,是指小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应付给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小企业的职工薪酬包括:①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②职工福利费;③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④住房公积金;⑤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⑥非货币性福利;⑦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⑧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等。

这也就明确了,公司以什么名义发放没有关系,关键的是要纳入该科目核算。

(二)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的核算酒店餐饮服务企业主要采用计时工资。

企业在按月计算职工应发工资时应根据劳动部门、人事部门等或工资部门等转来的考勤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按职工出、缺勤情况,计算职工应发工资。

计算方法参考第六讲的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是通过编制工资结算单来结算工资的。

财务部门根据工资结算单进行账务处理。

例:红土大酒店编制的工资结算单如图表所示。

(1)10日,签发转账支票发放职工工资,根据工资结算单,编制分录如下:借:应付职工薪酬——经营人员工资54300——管理人员工资6200贷:银行存款49505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4235——养老保险费4840——医疗保险费1210——失业保险费605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105注:上述保险、公积金均为个人承担的部分,公司承担的部分应当借记“管理费用”等,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2)31日,将本月份发放的职工薪酬及时进行分配,作分录如下:借:销售费用——职工薪酬54300管理费用——职工薪酬6200贷:应付职工薪酬——经营人员工资54300——管理人员工资6200 (三)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1.职工福利费职工福利费是指用于职工医疗卫生、生活困难补助、集体福利设施等支出。

长期以来,许多会计同仁认为,在职工工资总额14%范围内列支福利费是留给企业的自主权,但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14%的范围内按实列支。

企业今后务必改变观念,凡是发生的从外部购进或由外部提供的用于职工福利的支出,均应取得必要的发票和收据等合法凭据。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职工福利费不超职工工资薪金总额14%准予税前扣除。

注:(1)“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2)现在的中小企业,一般都不再计提职工福利费。

2.工会经费工会经费是指工会组织的活动经费。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拨缴的职工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例如:某企业2013年度实际发生合理工资薪金600万元,计提工会经费12万元。

实际拨缴工会经费5万元。

该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的工会经费是多少?税法规定允许扣除的工会经费限额=600×2%=12万元,企业实际拨缴工会经费5万元。

该企业允许扣除的工会经费是5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万元。

3.职工教育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用于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科学文化的经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明确了职工教育经费的基数和标准。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本条将职工教育经费的当期扣除标准提高到2.5%,且对于超过标准部分,允许无限制的往以后纳税年度结转,这就等于实际上允许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全额在税前扣除,只是在扣除时间上作了相应递延,并将其扩大统一到所有纳税人。

4.会计核算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

经费使用的具体办法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

根据《关于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规定,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明确对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可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所需费用应由个人承担,不能挤占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计划境外培训和考察,其一次性单项支出较高的费用应从其他管理费用中支出,避免挤占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开支。

企业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开支等具体规定。

企业在实际发生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时,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银行存款”等。

例:端午节购进粽子一批,全部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金额为28000元,以转账支票支付。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28000贷:应付职工薪酬28000同时借:应付职工薪酬28000贷:银行存款28000(四)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1.养老保险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单位每月按缴费工资基数的21%,职工每月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单位每月按缴费工资基数的20%,职工每月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纳;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每月按缴费工资基数的20%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2.失业保险失业保险企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费,职工按照缴费工资的1%缴费,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费。

3.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单位以本单位职工缴费基数的8%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职工个人以本人缴费基数的2%缴费。

灵活就业人员按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6%缴费。

4.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根据风险,将用人单位分为三类,分别控制在用人单位工资总额的0.5%、1.0%、2.0%。

用人单位属二、三类行业的,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因素,每两年浮动一次。

5.生育保险生育保险:用人单位每月按本单位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0.7%为其职工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费。

注:各地的工资缴费基数不相同,各年也可能不同。

例如:2013年7月~2014年6月南京缴费工资基数下限为2200元。

6.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由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但不得低于月平均工资的5%,不得高于12%。

每个年度内单位只能设定一个缴存比例,并可以逐步提高。

个人缴存比例与单位缴存比例应当相同。

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不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

企业负担的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在按月计提时,应根据不同的人员分别借记“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等账户;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账户。

职工负担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在发放职工薪酬予以代扣时,已经列入“其他应付款”账户。

企业按照规定将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缴纳给社会保险事业基金结算管理中心;将住房公积金缴纳给公积金管理中心时,应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应付职工薪酬”是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根据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

企业发生职工各种薪酬时,记入贷方;支付职工各种薪酬时,记入借方;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尚未支付的职工薪酬。

(五)个人所得税1.概述个人所得税不同于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对象是企业经营盈利,个人所得税是针对自然人(具体个人)而征收的税种,其出发点是为了调节社会中收入过分悬殊。

具体而言,个人所得税针对个人征收,对服务类企业而言,业主并不一定是征收对象,也许企业经营亏损,也许经营略有盈利,缴纳企业所得税后所剩无几,不够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

而企业中的经理、业务骨干,每月所拿到的工资、奖金、津贴等相加已超过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标准,那么这时个人所得税征收的对象就不是业主而是企业中的其他人了。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2.个人所得税率表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1不超过1500元的不超过1455元的3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10105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555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5100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302755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550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超过57505元的部分45135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