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格网法
=〔20.00 +(7.4×0.5)/12.6〕= 20.29 m
实用精品课件PPT
12
2.标方格网角点 3.将角点测设到图纸上或用插入法求角点高程。
实用精品课件PPT
13
4.求平整标高 平整标高就是把一块高低不平的地面在保证土 方平衡的前提下,挖高填低成水平后的地面标高;设计中经常 用原地面高程的平均值作为平整标高。
(2)填入原地形标高
根据总平面图上的原地形等高线确定每一个方格交叉点的原
地形标高,或根据原地形等高线采用插入法计算出每个交叉
点的原地形标高,然后将原地形标高数字填入方格网点的右
下角。
施工标高 设计标高
+0.80
36.00
实用精品课件PPT
⑨ 角点编号
35.00 原地形标高
5
当方格交叉点不在等高线上就要采用插入法计算出原地形标
3
三、方格网法
方格网法是一种相对比较精确的方法。 多用于平整场地,将原来高低不平、比较破碎的地 形按设计要求整理成平坦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场地。
实用精品课件PPT
4
方格网法是把平整场地的设计工作和土方量计算工作结合一 起完成,其工作程序是:
(1)划分方格网
在附有等高线的地形图上作方格网控制施工场地,方格边长 数值取决于所要求的计算精度和地形变化的复杂程度,在园 林中一般用20~40m;地形起伏较大地段,方格网边长可采 用10~20m。
实用精品课件PPT
9
例题:某公园为了满足游人游园的需要,拟将如图地面平整为三
坡向两面坡的“T”字形广场。广场具有1.5%的纵坡和2%横坡,
土方就地平衡,试求其设计标高并计算其土方量。
实用精品课件PPT
10
1.作方格网 按正南北方向(或根据场地具体情况决定)作边长为20m的
方格网,将各方格角点测设到地面上,同时测量各角点的 地面标高并将标高值标记在图纸上,这就是该点的原地形 标高。
▪ 4∑h4=4*(中间点之和) =4*(20.21+20.50)=162.84
代入公式:N=8
1 H0=4*8(117.75+241.34+120.18+162.84)≈20.06
实用精品课件PPT
15
5.求各角点的设计标高
假设4-3点的设计标高是
x,根据场地的坡度求出其
他点的标高,标在角点上,
所谓零点就是既不挖土也不填土的点,将零
点互相连接起来的线就是零点线。零点线是
挖方和填方区的分界线,它是土方计算的重
要依据。
实用精品课件PPT
8
(6)土方量计算
根据方格网中各 个方格的填挖情况, 分别计算出每一方 格土方量。由于每 一方格内的填挖情 况不同,计算所依 据的图式也不同。 计算中,应按方格 内的填挖具体情况, 选用相应的图式, 并分别将标高数字 代入相应的公式中 进行计算。
(1)求积仪法
运用求积仪进行测量,此法比较简便,精确度也比较 高。
(2)方格纸法
用方格纸蒙在图纸上,通过数方格数,再乘以每个方 格的面积而求取。此法方格网越密,精度越大。
一般在数方格数时,测量对象占方格单元超过1/2, 按一整个方格计;小于1/2者不计。最后进行方格数 的累加,再求取面积既可。
实用精品课件PPT
(如果有较精确的地形图,可用插入法由图上直接求得 各角点的原地形标高,并标记在图上。)
实用精品课件PPT
11
上图所示的角点1—1属于上述第一种情况,过点1—1作相 邻二等高线间的距离最短的线段。用比例尺量得L=12.6m, x=7.4m, 等高差h=0.5m,代人前面插入法求两相邻等高线 之间任意点高程的公式,得 Hx=Ha+xh/L
hx∶h=x∶L hx=xh/L ∴Hx=Ha+xh/L (2) 待求点标高Hx在低边等高线Ha的下方(如下图②) hx∶h=x∶L hx=xh/L ∴Hx=Ha-xh/L (3) 待求点标高Hx在高边等高线Hb的上方(如下图③) hx∶h=x∶L hx=xh/L ∴Hx=Ha+xh/L
实用精品课件PPT
第二节 土方工程量计算
实用精品课件PPT
1
上节回顾:
一、竖向设计和土方工程量
二、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
(一)近似体积估算法
(二)断面法
1、垂直断面法(适用于带状地形)
V=(S1+S2)/2 X L
(公式1)
V= (Sl十S2十4S0)/6 X L (公式2)
S0求法: S0 =
1 (S1+S2+2 S1S2 )
2、水平断面法
4
V=(S1+S2)h1/2+(S2#43;Sn*h2/3
=〔(S1+Sn)/2+S2+S3+实用…精品+课S件nPP-T1〕*h1+Sn*h2/3
2
无论是垂直断面法还是水平断面法,不规则的断面面 积的计算工作总是比较繁琐的。一般说来,对不规则 面积的计算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高。插入法求标高公式如下:
Hx=Ha±xh/L 式中: Hx——角点原地形标高(m);
Ha——位于低边的等高线高程(m); x——角点至低边等高线的距离(m); h——等高距(m); L——相邻两等高线间最短距离(m)。
实用精品课件PPT
6
插入法求高程通常会遇到3种情况: (1) 待求点标高Hx在二等高线之间(如下图①)
设平整1标高为H0,则:
H0= 4N(∑h1+2∑h2+3∑h3+4∑h4) 式中:h1——计算时使用一次的角点高程;
h2——计算时使用二次的角点高程; h3——计算时使用三次的角点高程; h4——计算时使用四次的角点高程。
实用精品课件PPT
14
1 H0 =4N(∑h1+2∑h2+3∑h3+4∑h4)
▪ ∑h1=角点之和 =(20.29+20.23+19.37+19.64+18.79+19.32)=117.75
▪ 2∑h2=2*(边点之和) =2*(20.54+20.89+21.00+19.50+19.39+19.35)=241.34
▪ 3∑h3=3*(拐点之和) =3*(19.91+20.15)=120.18
7
(3)填入设计标高
根据设计平面图上相应位置的标高情况,在方格网点的右 上角填入设计标高。
(4)填入施工标高
施工标高=原地形标高-设计标高
得数为正(+)数时表示挖方,得数为负(-)数时表示填方。 施工标高数值应填入方格网点的左上角。
(5)求零点线
求出施工标高以后,如果在同一方格中
既有填土又有挖土部分,就必须求出零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