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版三国五百位武将武力分析嘉靖版三国五百位武将武力分析、前言1依据嘉靖版三国演义:2嘉靖版与毛本的部分战例差异:3武将武力巅峰年龄分析:4常态下交锋回合数与武力差距的关系:5武力概念:6武将交锋分析:7武将勇名和军中重要地位参考:8武将并称分析:9:武将分档的标准二、第一档次:天下无敌吕布篇天下无敌的吕布、第二档次:超一流武将篇强超一流:打遍曹营无敌的颜良、智勇盖世的关羽、不减吕布之勇的马超中超一流:吼退百万曹兵的张飞、演义第一枪赵云、古之恶来典韦、勇冠三军的文丑弱超一流:独退数百魏将的文鸯、虎痴许褚准超一流:江南将佐的领袖黄忠、白马将军庞德、黄须儿曹彰、神射太史慈、乌戈国主兀突骨、少年先锋诸葛尚四、第三档次:一流武将篇强一流:武艺不在关张之下的张辽、敌万军夏侯惇、武艺独魁魏延、虎将甘宁、小霸王孙策、英雄过人徐质中一流:世上罕有之勇徐晃、天神曹仁、王双、张苞、张郃、弱一流:夏侯渊、关兴、程普、高览、管亥、邓艾、张任兴、准一流:文聘、凌统、李严、牛金、胡奋、周仓五、第四档次:二流武将篇六、第五档次:三流武将篇七、第六档次:末流武将篇八、武力待确定的武将九、550 名武将总汇、各个势力的武将分类前言……都说武侠小说是成人童话,以布姜(即burrjiang )之见,从某个角度来说,三国演义也是成人童话。
三国历史上只有一次武将单挑记录,而其余都是混战。
但是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却出现了四百多次武将单挑,作者为了满足读者的个人英雄主义情节而杜撰了这么多的武将单挑,足以理解为武将单挑这个成人童话是演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演义除了忠义、谋略之外的第三个主题。
忠义、谋略这些上得了台面的三国演义研究,自网络普及之前,就早有著作登上高雅大堂。
而网络普及给武将单挑这个不了台面的主题提供了良机,于是网络武评应运而生。
1:依据嘉靖版三国演义众所周知,清代毛伦父子根据仰刘抑曹的思想修改了三国志通俗演义,通常认为嘉靖版较毛本更接近罗贯中原意。
毛本在其它方面的修改内容笔者burrjiang 不作评价,单纯在武将武力方面burrjiang 认为修改得不全面,其结果是产生了许多前后矛盾的战例,使得毛本三国的武将排名众说纷纭。
但嘉靖版三国则少有前后矛盾战例,其排名也相对稳定,故burrjiang 偏好嘉靖版三国(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在中华三国友盟或者琅邪中华文化论坛两个论坛下载到)北京网友京华过客于2001 年八九月间通过在新浪三国论坛发表的《从三国演义单挑谱看武将的真正排名》开创了三国演义网络武评界,而移居美国的网友煮酒正熟于2003 年4 月通过在琅邪幻想三国志首发的《三国武力点评》成为国演义武评集大成者,布姜(原用网名burrjiang )在网上曾多次与网友讨论三国武评,也曾写过《罗版与毛版前三国武将武力差异》(被新浪推到网站首页时改名为〈三国武将差异之谜〉)、《罗版三国百零八位武将武力分析》(曾多次被新浪网甚至韩国ddanzi 网推到网站首页)以及《嘉靖版三国演义武将战例分析》等拙作。
通过与网友的讨论burrjiang获得了更全面的认识,受益匪浅,故对更新后的理解与之前所述略有不同亦在情理之中今burrjiang 更新并延伸《嘉靖版三国五百位武将武力分析》一文,试图分析嘉靖版三国演义中更多武将的武力,欢迎三国演义网络武评高手不惜赐教,QQ:519106446 。
2:嘉靖版与毛本的部分战例差异由于毛本三国演义是市场上流行的版本,故毛本三国的战例比较深入人心。
例如:三英战吕布中吕布五十合战平张飞、关羽三十合战平纪灵、赵云战许褚后次日三十合败张郃、马超二十合败张郃、关兴三合败孙桓等。
然而在嘉靖版三国演义中,许多大家已经熟悉的战例都已不尽相同。
例如:嘉靖版没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而只有虎牢关三战吕布”且吕布酣战令张飞渐渐枪法散乱,关羽刺颜良的原因是被毛本删除的颜良不待与关羽相斗,另还有张飞百十数合败张郃、马超不三合败张郃、关羽一合斩华雄、3:关羽合令纪灵不敢再战、张飞杀退宋宪魏续二健将(而典韦独败宋曹郝成四健将)等与毛版三国迥异的战例,鉴于两个版本战例的极大差异,两个版本的武将武力自然也相应不同,故不能将两个版本的战例混淆来分析武将武力。
武将武力巅峰年龄分析国武评鼻祖京华过客早期就坚持“年龄对武将的武力有影响”的观点,甚至举例很多武将都是五十多岁时中箭而死,如甘宁、张辽、徐晃等,burrjiang 亦认同此理,鉴于武将巅峰战例通常在其壮年时,例如:吕布约37 岁渐败少年张飞;马超36 岁不三合败张郃关羽约30 岁一合斩华雄、约40 岁刺颜良诛文丑赵云约37 岁长坂坡单骑救主;张飞30 岁战平非巅峰的吕布庞德约30 多岁交锋箭伤老年关羽;张辽28 岁三合败袁尚等等。
burrjiang 假定武将武力巅峰年龄在28 岁左右-40 多岁:约22 岁-约28 岁和40 多岁-50 多岁如果该武将在演义中有出场,则认定武力值比巅峰年龄约低1 分,例如孔明七擒孟获就提到赵云和魏延是中年;低于约22 岁和50 多岁-60 岁左右,武力值约再低1 分,例如20 岁出场战平夏侯惇的张辽、低于20 岁出场的马超文鸯、大战庞德百余合的老年关羽;60 多岁-70 岁左右,武力值约再低 1 分,如年近七旬的老年赵云之战韩家将等;70 多岁-80 岁左右,武力值约再低 1 分,如七十余岁的黄忠之战潘璋等;80 多岁之后,武力值约适当再低 1 分。
Burrjiang 认为讨论武将在演义中出场的年龄内的武力才有意义,故不必毫无根据地去猜测黄忠59 岁出场之前的壮年黄忠武力如何,也不必毫无根据地去猜测仅仅在少年出场的文鸯到了壮年时候的武力如何。
对所有武将的年龄的估计纯属笔者burrjiang 根据嘉靖版三国内容的个人推算,与正史无关,难免偏颇,请指教。
对于武将年龄,可参考《嘉靖版三国武将大事年份对照》在burrjiang 的163 博客中。
4 :常态下交锋回合数与武力值的关系:此前,burrjiang曾用级数来表示武力值,如目前设置100 分的巅峰吕布此前设置为第一级,目前设置99 分的颜良此前设置为第二级,其余依此类推,后受毛本三国武评宗师马岱的影响,将表示武力高低的级数全部改为大众普遍使用的武力值。
常态三合被战败,武力相差11 分左右(视该武将其他战绩而适当调整),如张辽败袁尚、曹彰败刘封不数合败则相差10 分左右,如徐质败老廖化数合败则相差9 分左右,如马超败中年于禁不十数合败相差8 分左右,如文丑败公孙瓒数合败相差7 分左右合败相差6 分左右,如颜良败徐晃约五十合败相差5 分,如夏侯惇败高顺百合可败相差4 分百余合优劣已判相差3 分,例如关羽百合战黄忠“恐忠有失,鸣金收军”两百合完全平局则武力相差在2 分之内(Burrjiang 不认同常态下一两百合不分胜负则表示武力相同的观点,认为两人武力还可以通过其它战例来作比较)鉴于擒敌比杀敌和败敌的难度更大,故相同回合数被杀或被擒,则武力相差的分值相应增加 1 分和2 分。
5 :武力概念burrjiang 之见:1):武力包括马战和步战的武艺和力气,武艺指枪法、刀法等如“公虽武艺高强,终是右臂少力” --- 武艺高强,但力气不加张飞渐渐枪法散乱 --- 武艺不敌曹洪渐渐刀法散乱,气力不加 ----- 武艺不敌,力气不加 水战表现的武艺可以加分,例如周仓擒庞德。
2):武力包括弓如“精通武艺,弓马过人” --- 强调弓。
苞曰“我自幼习学武业,箭无空发。
”(比完箭法之后) ...苞 大怒 ... “你敢与吾比试武艺否?” 除了弓之外,黄忠等。
演义四大神射通常被认为是太史慈、黄忠 赵云。
3):飞刀、流星锤等暗器可以与弓类似还有武艺。
正面交锋有弓箭的优秀表现者, 武力可以加分,例如太史慈、祝融夫人世居南蛮,能使飞刀,百发百 中” --- 武艺不详,但会使飞刀。
使六十斤大刀,骑千里征马,开两石铁胎弓,暗藏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使六十斤大刀,应该力气够吧,还有超强暗器。
4):非交锋中的射箭,如射杀逃跑的敌将,因敌将无防备,视为偷袭,则只是次要的参考:如吕虔之射逃亡的薛兰、刘备之射逃亡的张宝、黄忠之射邓贤(邓贤正挺枪刺魏延)、孙策之射陈生(陈生出阵要双斗韩当)-- 这一箭纯属偷袭了。
故武力=武艺(主要)力气(主要)相互交锋状态中的弓或流星锤、飞刀等暗器(重要参考)不在相互交锋状态(含追杀逃敌时)的弓箭。
因敌完全无防备,视为偷袭,仅作极为次要的参考,说明他射箭还算准。
至于拖刀计,burrjiang 认为含入武艺之中,不能与暗器并齐。
6:武将交锋分析1):武将交锋之不分胜负。
作者对交锋结果赋予“不分胜负”并不是指武力相等,而是指没有分出胜负(包含了一方占劣势,例如韩当战张虎、巅峰吕布战少年张飞等)。
演义中出现“不分胜负”一词者burrjiang 设置为交战双方武力值差距最大不超过相邻的级别,即:天下无敌档最低和弱超一流不分胜负;超一流最低和准超流武将不分胜负弱超一流最低和一流武将不分胜负;准超一流最低和准一流武将不分胜负流级别最低和二流武将不分胜负;二流武将最低和三流武将不分胜负嘉靖版三国所有使用过“不分胜负”措60 .... 100 . 200文丑-赵云吕布-张飞-马超典韦关羽..标准超50 80 30|20/ 200| / 数百 .160|孙策-太史-张辽-夏侯惇许褚庞德文鸯 ...许褚 ..... 黄忠.弱(准)夏侯渊张郃凌统臧霸 ..高览关平 ..邓艾 -姜维徐晃张苞李严王 双...一流杨昂韩当 乐进 ..曹洪-何曼郭汜 -李傕..邓忠 李异 张嶷..二流三流 2 ):观战者“恐有失而鸣金、助战或夹攻”,表示优劣已判国演义是突出英雄形象的小说,故很多历史中不大可60/.|50|...30|..50| ..... 50| 50|30| .... 50|30||40 .. 20| 数合|30数百招 10..张虎能存在的将领公平交锋在演义中描述很多,既然是交战双方武将的公平交锋,则观战者担心自己武将有闪失而急忙鸣金收兵或派人群殴夹攻的行为则只能够认为是该武将在交锋过程中逐渐占下风的场面令自己人担心,故burrjiang 认同最早由煮酒正熟提出的这个观点。
如马超战中年许褚,曹操恐许褚有失,令二将乱出夹攻;庞德战老年关羽,曹营恐庞德有失,急鸣金;马超战中年张飞,刘备恐张飞有失,急鸣金;刚出场的老黄忠战中年关羽,恐黄忠有失,鸣金每个将领都会希望在自己麾下的兵马前维护自己的形象,故burrjiang 拙见,将领交锋中除非遇到不敌对方的现象,别人是不会参与夹攻群殴。
如韩当战张虎三十余合不分胜负,陈生出马“要来双斗年张飞酣战巅峰吕布,渐渐枪法散乱,关羽夹攻乐进战臧霸三十余合不分胜负,夏侯惇出马助战;关兴战孙桓三十余合不分胜负,张苞夹攻3 ):回合数与特定战局的关武将交锋都是有特定的战局环境,burrjiang 反对无视特殊战局的唯回合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