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安泽县中医院中医药人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中医药人员掌握中医中药相关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二)培训方式: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中医药人员培养机制,如外出参观学习、上级医院进修、中医类别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三基继续教育、专家专题讲座、疑难会诊讨论、参加学术会议等;2.搭建发挥社区中医药人员作用平台,如建立中医团队,参与全科团队工作,在社区、家庭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药“六位一体”特色服务;(三)人员培训既要保证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医学知识不断更新,也要保证正常的医疗秩序;(四)各类人员培训具体要求:1.中医类别医师(1)已在卫生机构中从事中医药服务工作。
(2)新进入医院工作的中医类别医师。
(3)按“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缺什么,补什么”的继续教育。
(4)按照国家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五)培训内容2010年1月15日主讲人:郝明亮主讲内容:胁痛的中医治疗2010年3月19日主讲人:宋刚明主讲内容:丹毒2010年5月14日主讲人:翟根富主讲内容: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2010年7月16日主讲人:郝天根主讲内容:鼻衄的中医治疗2010年9月17日主讲人:郝明亮主讲人:阴阳五行学说2010年11月19日主讲人:张红林主讲人:中药配伍禁忌安泽县中医医院医务科2010年01月05日2011年安泽县中医院中医药人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中医药人员掌握中医中药相关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推广中医药适宜新技术,推广中医诊疗水平。
(二)培训方式:1.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中医药人员培养机制,如外出参观学习、上级医院进修、中医类别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三基继续教育、专家专题讲座、疑难会诊讨论、参加学术会议等;2.举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集中培训;(三)各类人员培训具体要求:(1)已在卫生机构中从事中医药服务工作人员。
(2)新进入医院工作的中医类别医师。
(3)按照国家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4)辖区内能东会西的医务人员。
培训要保证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医学知识不断更新,也要保证正常的医疗秩序;(四)培训内容2011年2月18日主讲人:任洪胜主讲内容: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2011年4月15日主讲人:郝明亮主讲内容:中医药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如何运用2011年6月17日主讲人:宋刚明主讲内容:泌尿系结石的中医治疗2011年8月19日主讲人:任洪胜主讲内容:痛经的中医治疗2011年10月14日主讲人:李勇主讲内容:急性腰扭伤的针灸治疗2011年12月16日主讲人:郝明亮主讲内容:藏象学说安泽县中医医院医务科2011年1月5日2012年安泽县中医院中医药人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中医药人员掌握中医中药相关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二)培训方式: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中医药人员培养机制,如外出参观学习、上级医院进修、中医类别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三基继续教育、专家专题讲座、疑难会诊讨论、参加学术会议等;2.搭建发挥社区中医药人员作用平台,如建立中医团队,参与全科团队工作,在社区、家庭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药“六位一体”特色服务;(三)人员培训既要保证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医学知识不断更新,也要保证正常的医疗秩序;(四)各类人员培训具体要求:1.中医类别医师(1)已在卫生机构中从事中医药服务工作。
(2)新进入医院工作的中医类别医师。
(3)按“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缺什么,补什么”的继续教育。
篇二:中医药培训计划xxx中医医院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临床各科室:中医药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内容。
为进一步全面提高全院业务人员的中医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特决定在我院开展每年百课时中医药知识再培训活动。
经医院研究决定,特制定培训领导小组、专家组及培训计划如下:一、组织领导1、中医药知识培训领导小组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2、中医药知识培训专家组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办公室设在医务科,xx同志任主任,负责日常事务与组织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培训项目的组织与实施,专家组负责教学内容的制定与授课。
二、培训内容1.中医药理论与技能知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中医伤科按摩学》等;2.中医经典学习:《伤寒论》、《内经》、《温病学》、《金贵要略》等;3.中医常见病,多发病;《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药部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三、培训形式基于实际工作情况,不可能大范围,长学时的脱产授课。
故提倡以自学为主,并结合集中授课的培训方式进行。
要求自学时间每周不低于3学时,自学时充分利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医网、好医生网等网络资源,三基三严的培训与继续医学教育相结合,自学笔记每年度不可低于五千字。
四、集中培训事项:1.时间:定于每年3月至7月,9月至12月的每个星期一和星期三下午,利用1个学时的时间集中授课。
2.地点:住院部会议室、外科办公室。
3.参加人员:全体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4.要求:所有人员必须准时参加,如确有原因不能参加需要向培训领导小组成员请假,临床科室科主任和护士长无权准假。
五、鼓励及惩罚: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对现有中医药人员,尤其是在职西学中人员的中医药知识提高,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我院总体中医药临床水平的提高至为重要。
要求各科室人员予以重视,认真完成各项工作。
医院将对授课人员给予奖励,每年评选三名培训活动中优秀人员给予奖励,对培训后考核不合格人员给予适当处罚,并与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考评、职称晋升、聘用等相结合。
学术委员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2010年2月20日篇三:中医药知识培训工作计划中医知识培训计划及措施为了加强我乡中医药知识的培训学习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技术在农村预防、保健、医疗中的作用,特别是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康复优势,进一步探索建立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途径和机制,不断提高全乡中医药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根据县卫生局医政科具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乡工作实际制定中医药知识培训学习计划。
一、工作目标通过中医药知识培训学习达到:1、带动中医科室引进、开展中医药新技术,培养中医药技术骨干,有利于发挥中医药新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
2、全乡9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为农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适用的中医药技术服务。
3、提高乡村医生防病治病的能力。
二、培训内容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内容制定讲义稿。
三、培训步骤1、选派中医药骨干人员参加市、县各级组织的中医药知识培训,学习、引进先进的中医药知识和经验。
2、组织举办全乡中医药知识培训讲座,推荐中医药技术。
3、组织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领导小组深入村卫生室,下村督查,巡回指导。
4、组织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领导小组对全乡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总结。
四、培训内容及教材1、(1)《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2、《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第二分册《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第一分册《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3、未培训到的部分相关人员自学。
五.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小组组长:康荣禄成员:张树峰、代三强、郭效琪、六、考核:每隔半年对所培训的内容进行一次考试七、参加培训人员:全乡44个村卫生室的乡医,以及在乡卫生院注册的助理医师以上级别的所有医生。
具体适合人群教材如下:(1)《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适合全乡所有的医师;(2)《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系列适合于基层中医类别医师和以中医为主的乡村医师;(3)《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系列适合于基层临床类别的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师。
篇四:乡镇卫生院中医药培训计划及措施**中心卫生院2009年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及措施为进一步提高中医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加强基层中医药人员技术培训,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引进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全面提高中医药人员的基本水平和基本技能,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不断满足群众对中医药需求,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培训计划1、选拔1——2名中医药人员到上级中医医院进修学习,培养中医药技术骨干。
2、各村卫生室、轮流派遣中医药技术骨干到我院中医科进修学习。
3、抓好在岗中医药技术人员温习中医四部经典理论、着作工作。
4、大力推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根据区卫生局安排派熟悉中医药知识的骨干人员参加区中医院组织的培训,然后对全镇未参加集中培训的乡村医生进行集中培训。
村卫生室中医药人员均参加一次以上培训、培训率达到100%。
三、工作措施(一)切实加强对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的领导。
医院成立由王鹏院长任组长,王云杰副院长为副组长的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中医药人员培训的组织推进、综合协调和督导检查。
(二)多形式、多渠道培训中医药适用人才。
加强中医药适用人才培养是今后我镇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采取多种方式加以培养。
一是选派中医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到上级知名医院进修学习;鼓励在职人员攻读中医药硕士研究生和参加国内学术性交流。
二是鼓励医院中医药人员参加中医自学考试,提高学历教育;选送人员到二级甲等以上中医院进修学习。
三是医院每季度组织一次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健康教育讲座,以提高基层中医药人员的技术水平。
(三)大力推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
建立我院与各村卫生室分工协作制度,落实中医药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三进”战略,使中医药服务在基层普及,使优质的中医药资源能够下沉基层、服务基层。
组织筛选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适合农村使用的中医药技术和方法,有计划地向乡村医生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