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读后感[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向死而生读后感(一)周五听了同事的《时间管理》试讲,在课件中她引用了一段李开复的关于才华与时间的话。
经理问她为什么会引用这句话,并说他的时间不多了。
我很惊讶,虽然我有看过有关他的名为《向死而生》的视频,但记忆中他好像痊愈了。
在回家的路上就开始阅读他的书《向死而生》,很想知道他在书里写了些什么,经历过一场生死劫后领悟了什么。
有些人只需要经历一件普通的事后,就能从中醒悟过来,重新换一个版本来生活,这种人比较幸运。
而有些人一定会是在经历了人生的重大变故后才寻找生命的意义,才会"痛改前非",重新生活。
李开复就是这种,如果不是死亡的造访,他会在他既定的路上一路狂奔,然后会像某些突然离去的人一样,给世间留下一声叹息。
这种把效率当生命,罔顾健康与生活平衡的例子,我们听过很多了。
而他又是幸运的,在还年轻的时候,还有体力时候,来补修死亡的学分,来重新审视他的生活。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26个肿瘤就像一道死亡通知书。
他像很多普通人的反应一样,问上天为什么是他得癌症,他那么优秀、帮助了很多人。
他很愤怒。
人在面对疾病、死亡、悲伤等重大失落时,会产生"五个阶段"的心理反应——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和接受。
在书里,他详细描写了他是怎么渡过这些阶段的。
如果看时加入自己的想像力去体验一把,这会知道那是多么痛苦的一段路,任何走过这段路的人,日后对健康会格外的珍惜。
这是他传给我们的第一个宝贵经验。
勿以健康为代价,去追求一些虚妄的东西,诸如名利、金钱、影响力、各类欲望等静下来才能找到出路。
平时忙忙碌碌,在物质这条道路上狂奔,并以被称为"铁人"引以为豪的他,在治病这段期间,重新解读他的生命,是否真的如自己认为的很有价值和无懈可击。
他令人眩目的工作成就,在青年学生中强大的的影响力,帮助了很多人,也改变了很多的青年学生的命运。
可让他静下来反思时,发现自己并不是像自认为的那样强大和无私,而是人性中的虚伪,比如无知和自负。
死亡就如他朋友描述的那般,于他是一份"伪装的祝福",是一份礼物。
让他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和思维的盲点,更加珍惜和家人、朋友的相处,静静享受生命带来的美好,不再做一个只求效率的人。
在书中他描述了两个女儿的教育、家人对他的照顾,真是一个和谐有爱的家庭。
他又真的很幸运,有一群爱他的人。
一生都在照顾临终病人的护士邦妮。
韦尔说,人在临终时最后悔的五件事是:1、我希望当初有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别人希望我过的生活;2、我希望当初我没有花这么多精力在工作上;3、我希望当初我能有勇气表达我的感受;4、我希望当初我能和朋友保持联系;5、我希望当初我能让自己活能更开心一点儿。
死亡虽然有时会是一份礼物,但我想也没有多少人真的想要去尝试或是去修习吧。
那么,我们就从他的补修中学点对我们有意的知识吧,珍惜健康、珍惜家人和朋友,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向死而生》读后感(二)《向死而生》是李开复先生得了淋巴癌以后写的一本书,几年前曾经读过他的其他两本书,已没什么印象。
习惯了打分制,这本书,给8分,不知道为什么不是满分,但我内心觉得这本书对于我而言已经很好了,虽然很简单,也没什么剧情,但句句走心。
书中的插图是他的小女儿德婷的摄影作,很喜欢。
整本书作者都在反思过去的一些行为,一些态度。
从以前对身体的种种透支开始,当真是拼了命,也许我还没有找到我可以为之拼命的爱好,我理解不了他的那种不要命的状态。
看完书,我就领悟了几点,当然还是有些老生常谈,说起来谁都懂,那就是,即使再怎么爱着你的事业,也别太卖命,要懂得分配点时间给家人,给身体,给其他的一些领域。
别等到来不及了才追悔莫及。
命是最根本的,活着而且健康,你才有资本去做其他事。
这些道理我觉得大多数人都知道都明白,但真正能做到的恐怕不及百分之一,身边很多朋友,卖了命的起早贪黑,都有追求。
他们总说,时间不等人,再不努力就老了,是啊,可是还有一句话,子欲养而亲不待。
别说别人了,我又能做到多少呢。
我又有多少时间可以分给爸爸妈妈呢。
作者在书中写被确诊癌症后的恐慌,虽没经历过,没有办法完全感同身受,但单单从不得不离开深爱的家人的那种情绪中就可以体会一二。
要离开所有的自己深爱的东西,事业、家庭,一切。
这样的情形,恐怕谁都没有办法坦然面对。
我深爱着这个世界,世界却将弃我而去。
还好他挺过来了。
祝好。
李先生用了较多的篇幅描写自己在生病后对家人对亲情的感悟,很多地方让人泪眼婆娑,不能自已。
总是紧忙给母亲打个电话,曾经一个小时内打了三次,次数的频繁让妈妈有些诧异,妈妈紧着问我,是不是有什么事需要帮忙,我赶忙说没有。
我不是工作狂,也没有很多雄心壮志,所以很少熬夜通宵达旦的去做一些事情。
除了管不住嘴,偶尔对胃不负责任以外,其他时候还是蛮注意自己的健康的~上大学以后在父母身边呆的时间越来越短,现在一有假期,都会选择回家陪家人,跟在妈妈后面做一个小尾巴。
虽然很多时候很多事,对妈妈都是报喜不报忧,可是,即便这样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还是觉得很幸福。
哪怕只是听着妈妈的声音,就会觉得很安心。
父母恐怕是世界上唯一的爱你胜过爱自己的那个人,如果有一天父母离去,真的就是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那将是怎样的无法言语的悲痛。
每一天都是独一无二不会重来的一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那个人。
这一生不会重演,你们也不会再遇到第二次,且行且珍惜。
向死而生读后感(三)谈到李开复,我想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吧,也许某些同学听到他的名字会感到很熟悉但就是想不起来他到底是谁,别着急,我先说说他以前写过的畅销励志作品也许能勾起你对他的回忆,像《做最好的自己》、《与未来同行》、《世界因你不同》等等,大多都是励志作品,大家想起来没有?是的,撇去这些,他也是创新工场创始人,国际知名的语音识别技术专家,前任谷歌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精心的服装衬托着他温润尔雅的气质,普通的眼镜也遮挡不住他独特沉稳的风格。
他的头上被冠以如此多的头衔,按正常情节发展的话,他的人生已经辉煌灿烂像花儿一样完美绽放,然而,人生总是充满着意外,但不是惊喜而是惊吓,上帝给浇了一盆冷水,狠狠地淋在他身上,等待他的,将是一场与死神对抗的持久战。
时间倒流到2019年9月,李开复突然对外宣称罹患淋巴癌,自此之后,他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在与死神斗争了21个月后,化疗成功,逐步恢复的李开复也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并且带来一本他恢复期间写下的心路历程,这就是《向死而生》的由来。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感到有点奇怪,你可能要问;([ ])你不是写读后感吗?怎么会用不少的篇幅来写李开复的一些呢?难道不会显得头重脚轻偏离主题?其实我是这样想的,既然你要写读后感,你就应该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生活时代性格生平,而不是直入主题,这样会显得有些突兀让人不习惯,好了,不说这些了,铺垫了以上内容,接下来我们步入主题吧。
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在读完《向死而生》之后,我默默地合上了书本,紧闭双眼,思绪万千,十分震撼。
身体好似与灵魂抽离,仍然置身其中无法平静。
更是被那种心如玄铁的精神所感动和折服。
李开复先生在书中说过他以前的生活很随意没有规律,不喜欢睡觉,他认为睡觉是在占用他的宝贵时间,然而生病以后,他才深深体会到休息的重要性,他幡然醒悟,原来,在生命中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他的体会也提醒了我们这些平时作息不规律的大学生和那些工作休息不平衡的广大工作族,细想一下,如果你连健康都置之不理,你还有什么凭借去工作?退一万步来讲,就算你能工作,你能保证你的工作效率不会因为你的健康问题受到影响吗?你的健康时刻影响你的工作,你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大不如前,这样的结果是你想要的吗?没有人意义也不会有人满意。
与其如此,倒不如先把健康搞好,有了健康才有精力去完成工作,而且效率也会大幅提高这难道不是双赢?但是呢,健康这种东西它是很抽象的,大致来说,也就是集合饮食、睡眠、心理等于一体的复合状态,所以你要在这些方面多多关注下点功夫,再强调一遍,这不是浪费时间,这是自己做好任何事情的本钱,是所有的基础,你不能忽视它更不能蔑视。
因为它决定了你以后的各个方面。
所以你要重视自己的健康,维护自己的健康,别等到哪一天健康出了问题身体发出警告那就不是一件小事情了。
在书中,我看出了换角度思考的重要性,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受到不同的效果。
如果我们将换位思考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也许会是另一番天地,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沟通促进了,那些不可一世的负面情感和疑团化解了,那些许久没有出现的温暖的阳光重新洒在你我身上,达到身心的愉快。
李开复先生患病期间曾与星云大师有过一次深层次的谈话,正是这次谈话使得李开复找到了重新思考的基点。
星云大师的思想逐渐为李开复打开了一扇神秘圣洁的大门,一阵芬芳扑面而来。
他刚患病的时候,时常满腔怒火,怨天怨地,责备老天对他这位天之骄子不公平,在内心深处藏满了愤怒、抱怨、不甘,然而对话之后李开复改变了他原有的那种量化思维,一切豁然开朗。
我们也是一样虽然平凡但也能做到啊,虽然没有如星云大师的超然智慧,但我们仍然可以换角度思考为我们自己的人生添上一抹鲜艳的嫩绿,那是充满生机的颜色。
就像你生病了,你可以认为这是上天在给你警示要注意身体的保养,而不是在那里进行一场毫无意义的像小丑一样的哭戏;就像你面临失败了,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上天在给你进一步的考验你是否有一颗坚定不移的决心,而不是畏畏缩缩停滞不前,换一个思维,也许坏事能变成好事,你要记住,每一件不好的事情的背后,都放着一件锦囊,而这个锦囊才是你真正要掌握的。
当你面对死亡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这是李开复提过的一个问题。
他明白了家人对他无私的关爱,然而,当年他意气风发的时候,他在乎过吗?他珍惜过吗?他感恩过吗?都没有。
他的回应简单而又寒心,仅仅是冷漠无所谓,直到生病的时候,才明白这些,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悲哀。
如今健康的我们是否也想过在平时去感恩去关爱去珍惜眼前的一切呢?正如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中说过的一句话:"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却没有好好的去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多么令人心痛的话语也正因如此,错过的爱情终成经典,每每回味此处,都会有一种心酸的感觉,的确强大如至尊宝也无法再挽回一份失去的爱情,更何况平凡的我们呢?对于我们来说,失去了也就失去了,就像风一样你无法知晓它最终会吹到哪里,就像你无法捕捉到白云飘散的气息,就像你只能看着落花流水却也只能徒留孤单在水面与你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