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础知识)
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占
八
\
、
哲学 是什 哲学源于 生活
哲学与世
界观和方
法论
哲学与
具体科学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 考。
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哲学的任务 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 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知识概括和总结。
世界观决定方法 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区别 研究的范围(对象)不同。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 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 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辩证唯物主义与认识论)
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 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 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
性的表现
(作用原
理)
方法论
坚持一切
物质与意识辩
正关系原理的
要求
从实际出
发,实事求
有指导作用(不同意识的指导作用不同)。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 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
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 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具体要求(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进行调 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
属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最基本的属性)。
真理的内容客观,形式主观。
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
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
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过程认识的反
复性和无
限性原理
正确认识的形成总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回到实践不断上升和
无限发展的过程。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
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求真务实、与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
时俱进(综合
探
究)理论基础。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
2.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关系:①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
②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③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
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④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
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
与部
分的统一
掌握优化
服从和服务于整体,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
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
论
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
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
的发展。
注意
整体的性质和功能,并不是构成它的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
单相加;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只有当部分以合
理、有序、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
和。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要求: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系统
的方
法
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发展的实质(什么是发展)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火亡。
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社会、认识)
注意: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原理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迂回的。
方法
论
看到前途光明,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
壮大。
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
受挫折和考验。
发展的量变与
质变状态(辩正关系)原理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
起质变。
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
变,如此循环往复,事物不断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哲学依据;关系(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辩正的否定观原理
肯定与否的、继承与批判的统一。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
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方法
论
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
的革命
批判精
神
原理
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否定(必然灭亡)的理解,即
对现存事物的理解;从不断的运动中理解它的暂时性;不崇拜任
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方法
论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
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②注重研究新情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