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饮用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的控制研究进展
饮用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的控制研究进展
加强对标准值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把这些化合物的浓度降到 人体可以接受的水平。3) 不同的水厂要根据不同水源水质状况, 通过实验确定控制消毒副产物的最佳方案。除了改进传统氯化 工艺之外,可通过消毒剂替代、前体物去除、副产物直接去除等多 种措施来控制消毒副产物。在控制过程中,对那些含量大或是毒 性大的 DBPs 重点考虑,确保这些物质的优先去除。4) 任何一种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都有其局限性,所以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 种技术结合起来,发挥协同作用是控制消毒副产物的发展方向之 一。同时不断开发 新 的 处 理 技 术,例 如 纳 米 技 术、光 催 化 消 毒 和 MIEX 技术,为去除 DBPs 提供更多的技术选择。 参考文献: [1] 李晓莉. 饮用水的消毒技术[J]. 广东化工,2003( 5) : 53-54. [2] 赵生友,王 浩. 饮用水加氯消毒副产物的毒性与控制[J].
收稿日期: 2011-10-26 作者简介: 赵 亮( 1982- ) ,男,天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二水文
地质队,河北 邢台 054000
第 38 卷 第 2 期
·122· 2 0 1 2 年 1 月
山西建筑
灭菌的情况下,尽 量 减 少 氯 气 的 使 用 量。第 三,保 证 加 氯 过 程 的 均匀和快速混合,国 内 外 已 有 研 究 表 明,快 速 均 匀 混 合 能 大 大 提 高氯的初始杀菌能力,这样可以减少氯的使用量[12]。
4 结论和展望
由于氯消毒具有经济性和高效性,结合当前我国的经济水平 和技术研发的状况,在短时期内氯消毒仍然是饮用水消毒的主要 技术手段,目前大多数水厂仍采用氯消毒工艺。综合国内外对氯 化消毒副产物的研究现状,我认为今后的研究可以围绕以下几个 方面展开:
1) 目前饮用水中未确定的有机卤化 DBPs 达 50% 左右,我们 应该加大研究力 度,开 发 出 更 精 确 的 检 测 技 术,确 定 氯 化 消 毒 过 程中产生的那些未知的 DBPs,查明其形成机理,明确其对人体健 康的风险,为饮用水中的 DBPs 控制和去除提供理论依据,以便更 好的去除这些 DBPs。2) 要减少 DBPs 对人体的健康威胁,最重要 的是要从水源保 护 入 手,从 源 头 上 控 制 污 染 物 的 排 放,这 才 是 控 制消毒副产物的根本途径。相应的国家机构应该制定更为严格 的标准和规定,减 少 这 些 有 毒 化 合 物 对 公 众 的 健 康 卫 生 威 胁 ,并
法,为饮用水高效安全消毒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饮用水消毒,氯化消毒副产物,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991. 25
文献标识码: A
消毒作为控制饮用水生物安全性的最后一道屏障,氯化消毒 在我国第二代饮用水常规工艺处理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氯 化消毒的目的在于有效杀灭水中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前期工艺未 能去除的微生物,控制水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氯化消毒能够杀灭 水中的大部分致病细菌和寄生虫卵,同时具有去色、除臭、除味和 灭藻的功能[1,2]。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饮用水加氯消毒后 会产生消毒副产物( DBPs) ,而这些物质会危害人体健康,如三卤 甲烷( THMs) 、卤乙酸( HAAs) 等,饮用氯化水会使人患结肠癌和 膀胱癌的危险增加。目前国内外有不少学者致力于 DBPs 的形成 机理、危害以及控制方法的研究,且提出了很多去除 DBPs 的方 法,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公认的十分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如何 控制饮用水中 DBPs 仍然是水处理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控制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在 我国,2007 年 7 月 1 日,由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指标从原 先的 35 项增加到了 106 项。这项新标准提出了常规 42 项、非常 规 64 项指标。与旧标准相比,其增加了 71 项,修订了 8 项; 加强 了对水质有机物、微 生 物 和 水 质 消 毒 等 方 面 的 要 求,并 基 本 实 现 了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
lan. Models for predicting disinfection byproduct( DBP) formation in drinking waters: A chronological review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9( 407) : 4189-4206. [5] Palacios M,Pampillon JF. Rodriguez ME Organohalogenated compounds levels in chlorinated waters and current compliance with quality standards throughout the European Union[J]. Water Res,2006,34( 3) : 1012-1016. [6] 刘 慧. 饮用水氯化消毒副产物遗传毒性研究新进展[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7,34( 34) : 344-349. [7] JONATHAN G,PRESSMAN,SUSAN D,et al. Concentration, Chlorination,and Chemical Analysis of Drinking Water for Disinfection Byproduct Mixtures Health Effects Research: U. S. EPA’s Four Lab Study[J]. Environ. Sci. Technol,2010( 44) : 7184-7192. [8] Krishna Gopal,Sushree Swarupa Tripathy,Jean Luc Bersillon,et al. Chlorination byproducts,their toxicodynamics and removal from drinking water[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7 ( 10) : 1-6. [9] Choi J,Valentine R L. Formation of N-nitrosodimethylamine( NDMA) from reaction of monochloramine: a new disinfection byproduct[J]. Water Res,2002,36( 4) : 817-824. [10] Wuyi Wang,Bixiong Ye,Linsheng Yang,et al. Risk assess-
普遍认为消毒副产物会有“三致”作用,即诱变性、致癌性和生殖
与发育毒性。
HKs 1.1%
UTOX 40.9%
THMs 24.7%
其他 1.7% HAN
4.9%
HAAs 26.8%
图 1 各种消毒副产物所占比重
常见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健康都会产生的影响
3. 1 改进氯消毒工艺
DBPs 产生于氯消毒工艺,故改进传统氯化工艺是一种有效 的 DBPs 控制措施。针对传统消毒工艺产生 DBPs 的机理,在新水 厂的建造或是旧水厂改造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第 一,改进加氯 点,取 消 预 加 氯,尽 量 采 用 滤 后 加 氯。 采 用 滤 后 加 氯,由于在滤前工 艺 中 已 经 去 除 了 一 部 分 消 毒 副 产 物 前 驱 物 ,实 践表明,滤后加氯可以大大降低出厂水中的 DBPs[12]。第二,严格 控制加氯量,在氯消毒过程中,应结合水厂进水水质,在保证消毒
诱变 引发癌症或肿瘤 引发癌症和对生殖及发育产生影响 对肝,肾,脾和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3 DBPs 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控制 DBPs 的目的是尽量减小其在饮用水中的存在量,最大 限度地降低其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根据 DBPs 的形成机理,目前 控制 DBPs 的方法大致可分为 5 类,分别是改进氯消毒工艺、研发 替换氯消毒剂、去 除 消 毒 副 产 物 的 前 驱 物、去 除 已 经 产 生 的 消 毒 副产物和从源头 控 制,加 强 水 源 水 的 保 护,并 制 定 严 格 的 饮 用 水 水质标准[11]。
第 38 卷 第 2 期 2012 年1 月
山西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 38 No. 2
Jan. 2012 ·121·
文章编号: 1009-6825( 2012) 02-0121-03
饮用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的控制研究进展
赵亮
摘 要: 探讨了 DBPs 的形成机理及其种类,然后介绍了 DBPs 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控制 DBPs 的方
2 DBPs 的健康风险
饮用水被应用于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很 多 地 方,例 如 直 接 饮 用、做 饭、洗澡、洗涤等,因此人体可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接触 DBPs,当然
直接饮用是主要的一种暴露方式,但在淋浴、洗衣、游泳等过程中 也会摄入或是皮肤接触到 DBPs[10]。在 DBPs 毒理学的研究方面,
近年来,国内外学 者 也 提 出 了 许 多 其 他 新 型 的 消 毒 方 法 ,其 中物理消毒方法主要有超声波法、高梯度磁场法、微电解法、X 射 线照射法和 γ 射线照射法等,化学消毒法有等离子体消毒、银离子 消毒剂、氧化剂( 过氧化氢和 fenton 试剂) 和光化学氧化消毒法等。
3. 3 DBPs 前驱物的去除
研究表明,消毒副 产 物 的 前 驱 物 主 要 是 质 水 体 中 的 腐 殖 酸 、 富里酸以及其他的天然有机物。Guanghui Hua 等[14] 研究指出, Br - 和 I - 容易与亲水性天然有机物形成 DBPs,因此去除前驱物的 重点应该放在一般处理方法难于去除的亲水性天然有机物上。 当然饮用水公用工程中最安全优化的方法是将亲水性和憎水性 的有机物都有效的去除,从而减少消毒副产物产生。目前去除这 些前驱物的主要方法有: 强化混凝法、活性炭吸附法、膜过滤法、 生物氧化法、化学氧化法以及纳米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