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方向培养方案-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方向培养方案-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方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具有较高水平的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骨干教师。

基本规格如下:(一)热爱教师职业和英语教学工作,有志于英语教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事业心、责任感强;(二)具有较宽厚的文化基础与英语专业基础,能通过阅读专业文献了解国内外英语学科教学理论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素养,在英语教学方面视野开阔、现代意识强,能胜任教学业务骨干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

(三)身心健康。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有三年以上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教学效果良好的中小学教师。

未获取学士学位者,需具有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

报考者必须经过所在学校推荐。

(二)入学考试1、考试方式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联考。

2、考试科目基础英语、教育学、心理学、专业英语、政治理论。

三、学习年限与教学方式学习年限为三至四年。

学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进行课程学习,第二阶段主要是撰写学位论文(含调查研究与实验)。

其中,集中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实行导师负责与教研室(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同时强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的积极性。

四、课程设置按一年左右的时间来安排课程学习。

课程设置以宽、新、实为原则,分为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前两类为必修课程。

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1、学位公共课(15学分)2、专业必修课(至少15学分)3、选修课(至少4学分)五、学位论文工作及学位授予修满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论文内容应紧密联系本学科中学教学的实际,并有一定的理论分析与概括。

论文要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

论文的格式应符合规范要求。

论文必须在研究生院规定的日期以前全部完成,并打印成册,按研究生院规定的程序申请答辩。

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至少有一名熟悉中小学英语教学、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本专业方向的专家。

论文答辩会应当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论文答辩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同意者,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六、课程简介120801 学术论文写作(Academic Writing)课程目的本课程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英文论文写作语言和格式的一门基础学位课程,其目的是为学生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充分考虑我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论文写作水平普遍较低的实际情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安排学生大量操练。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掌握英语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为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学术论文写作中的选题、收集材料、做笔记、避免抄袭、序论、本论、结论、摘要和参考书目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方式因本课程实践性强,学习方式以教师讲授为辅、学生大量操练为主。

评价方式50%平时成绩(平时作业等);50%课程论文。

主要参考书目Hamp-Lyons, L. & Courter, K.(1984). Research Matters. New York: Newbury House.Munsell, P., & Clough, M. (1984). A Practical Guide for Advanced writers in ESL. New York: Macmillan.Reid, J. M. (1985). The Process of Paragraph Writing.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Regents.Weissberg, R. & Buker, S. (1990). Writing Up Research. New Jersey: Prentice. Willes, M. (1991). Writing a Thesis. Hong Kong: API Press.Dees, Robert. Writing the Modern Research Paper.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3. Lester, James D. (1998), Writing Research Papers. Ninth Ed. New York: Longman. Liu, Jianbo & Li Ruiping (1999), Writing Research Papers: A University Handbook. 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120802 英语教学论 (Language Teaching Theories)课程目的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英语教与学的基本理论和教学实践,使学生了解和树立现代外语教育思想,学习和研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教学的基本方法与规律,提高英语教改实验和英语学科教学研究水平,提高实际教学工作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与应用型相结合的中等学校英语骨干教师。

教学内容中国英语教学简史;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英语教学基本原则;英语基础知识教学;英语基本技能教学;英语综合技能教学;英语课外活动;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自学文献,书面作业,专题讨论,观摩教学,论文撰写。

评价方式:课堂参与:20%;期末考试:40%;论文撰写:40%。

主要参考书目:Celce-Murcia, M. (1991)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Boston: Heinle & Heinle.Bzau, Y.F. (ed)(1990) English in China Hong Kong:APT Press Ltd. Harmer, J. (1991)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man.Nunan, D. (1991)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New York: Prentice Hall.Richards, J. C. & Rodgers, T. S. (1986)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UP.Ur, P. (1996)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UP.Wright, T.(1987) Roles of Teachers and Learner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Widdowson, H.G. Aspects of Language Teaching. 《语言教学面面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王蔷 (主编) 《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20803 语言学习理论(Language Learning Theories)课程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员了解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包括其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的方式和方法,以及研究的不同结论。

同时探索心理语言学关于语言理解与运用的研究和关于语言的本质和语言学习的过程及特点的研究,讨论这些理论和研究的成果对于我国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的启示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研究,使学员能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探讨、解决教育教学中各种学习方面问题的能力,为学员进一步从事英语教育研究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总论;第二语言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一语言习得研究;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的比较;对比分析与错误分析;中介语研究;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个体差异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课堂教学与自然环境学习的比较;影响理解性技能的心理因素。

教学方式讲课与讨论相结合, 文献阅读。

评估方式课堂讨论与平时作业20% 案例研究 30% 期末考试 50%主要参考书目Richards,J. C., & Rogers, T. S. (1986).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Ellis, R. (1985).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Ellis, R. (199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anguage Pedagogy.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Larsen-Freeman, D., & Long, M.H. (1990). An Introduction to SLA Research. London: LongmanWilliams, M. & Burden, B. (1997)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A social Constructive Approac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0804 教学评估与测试(Assessment and Testing in Language Teaching)课程目的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阐述英语教学评估与测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导学员了解语言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的基本理论,在掌握课堂教学评估方法的同时,探讨英语测试的命题基本原则,学习测试技巧,尝试设计试题,了解考试结果的解释方法以及对考试题目和课堂评估方法进行改进的方法。

本大纲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从中等学校英语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力求将语言测试与课堂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与中等学校的英语教学的研究密切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结合本地情况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调查研究,在一定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采用讨论班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式:课堂讨论, 小组活动与具体试题和评估工具的设计相结合。

评价方式:50% 课堂教学/讨论班;50% 期末考试/ PROJECT教学内容:测试: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的关系;交际法语言教学与测试;语言测试的方法(语法、词汇、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试卷评价;测试项目分析及试题修改;语言测试的发展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