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探究,从而获得数学知识,能够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结合我校学生的自身特点,不断地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总结出基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能够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创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45优质高效课堂”中的“345”即“三步四环节五课型”。
“三步”是指每一堂课应该包括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延伸三个步骤。
“四环节”是指课内探究过程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四个环节。
“五课型”是指结合数学学科的具体特点,设计出“知识探索课、习题训练课、检验评讲课、阅读实践课、专题探究课”五个基本课型。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分为三部分:一是为了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围绕本节课的定理、公式以及要解决的问题,结合以前学的知识与方法,设计一个知识链接的前期台阶;二是为了本节课的顺利进行,根据本节课的需求所做的课前预备;三是有效的课前自主学习(预习)活动。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详细操作过程:
1、课前将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内容进行预习。
2、学生自学课本教材。
3、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
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进行适当引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特别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
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阅读教材能掌握,哪些内容应留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二、课上探究
课上要留意课堂教学的四个重要环节,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
环节1:自主学习
明确预习要求:包括预习时间要求,预习内容范围,预习内容要求(如,学生预习时将要点写在笔记上)。
提出基本的内容要求:每个学生都达到的基本要求。
知道经过看书学习,学到了什么定理,定理的内容是什么,能用语言表述出来。
在我们的“公式定理课”的自主学习环节一定要让学生预习完定理后模拟例题运用此定理或公式做简朴的题目,以达到感
3
2020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