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档案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了适应电子文件日益增多的需要,及时做好这一信息资源的保护保存和利用工作,更好地实现纸质载体向磁性载体的过渡,更有效地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制定本规定。
2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和所属各单位的电子档案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3.1 电子档案
本规定所称电子档案是指具有保存价值的已归档的电子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参数和其它相关数据。
3.2 电子文件
本规定所称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3.3 完整性
本规定所称完整性是指电子文件的内容信息、背景信息、元数据等无缺损。
3.4 真实性
本规定所称真实性是指按规定对电子文件的内容和显示形态进行鉴定后,
确认其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一致。
3.5 有效性
本规定所称有效性是指电子文件在保管期限内应具备可理解性和利用性,包括载体的完好性、信息可识别性、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载体的兼容性等。
3.6 元数据
本规定所称元数据是指描述电子文件数据属性的数据,包括文件的格式、编排结构、硬件和软件环境、文件处理软件、字处理和图形工具软件、字符集等数据。
3.7 双轨制
本规定所称双轨制是指电子文件双轨制,就是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并存,具体的讲就是在进行纸质档案归档的同时,将对应的电子文件同时归档。
3.8 物理归档
本规定所称物理归档是指把计算机及其网络中的电子文件集中传输至独立的或可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又称卸载式归档。
3.9 逻辑归档
本规定所称逻辑归档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不改变原存储方式和位置而实现的电子文件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又称在线式归档。
4 职责
4.1 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