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高于女性。尤其是在自杀死亡的案例报告中,男性中小学生案例数量约女
性案例数量的1.6倍。
- 第21页
预知是为了预防!
只有知道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 才能决定你或你所关心的人是否 需要帮助。
-
WHAT 什么“信号”需要引起你的重视?
个体心理危机常见的具体表现: 1、性格:平时性格开朗、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出现危机时则相反,如果平时性格内向,
- 第13页
问题三:当孩子(
)的时候,
您认为他陷入了心理危机,需要您的
帮助?
- 第14页
小实验:一杯水你能举多久? • 突如其来的过大压力; • 持续不变低量的压力
心理衰竭
- 第15页
文摘 自 学 生 作
• 我真的很累,很想追上同学们的步伐。
• 刚升入初三那段时间,我经常被父母骂,他们经常用不耐烦的 语气和我说话,一直骂我不努力,真的好烦好烦啊。暑假有次, 因为我培训班没有完成任务,回家后我妈妈就来我房间骂我, 还扇了我一巴掌,说:“我后悔生下你这样的女儿!”当时我 真的觉得好难过好难过啊,很绝望。夜里只能闷在被子里不敢 发出声音偷偷哭,我觉得我有今天的脾气都是因为他们!
- 第12页
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和家人
不接受必要治疗的原因
• 不知道自己的情绪问题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导致的 • 因为患有心理问题有耻辱感,而不愿寻求治疗 • 担心因心理问题求助的事不能在学校保密而导致各种后果 • 普通医务人员不能识别伴有抑郁的病人,也常常不愿提供心理
方面的服务 • 缺乏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 • 治疗费用太高,家庭投入精力太大
水平 第二种是渡过了危机但留下了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 第三种是承受不住强烈的刺激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 第四种是未能渡过危机而出现自伤自杀行为。
-
北京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中小学生自杀问题研究”课题组统计了2016年
10月至2017年9月电子媒体报道及非媒体的网络信息,共计确认392例儿童
• 外表开朗的人有一颗孤独的心。
• 没有为自己撑伞的人,只能把所有糟糕的事情都说给自己听。 需要憋眼泪需要坚强需要努力奔跑。

可是我觉得我快跑不动了······
-
问题三:当孩子(
)的时候,你
认为他陷入了心理危机,需要你的帮助?
心理危机:
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障碍时, 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 方法来解决时,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青少年自杀死亡及自杀未遂的信息,其中明确标注为中小学生的信息为267
例。以下具体呈现自杀数据案例的面貌:
在年龄年级分布上,中学生的自杀状况比小学生更为严峻。在显示有
年龄的信息中,13-17岁五个年龄的死亡及未遂案例之和是8-12岁五个年龄
案例之和的4.7倍,在性别分布上,男性中小学生死亡及未遂案例的比例均
6、行为:躲避人、对关心他的人采取回避的态度、呆坐沉思、麻木,有攻击行为。 7、人际关系方面:不愿与人交谈或见面,人际关系恶劣,经常责怪他人或孤立自己,与
人沟通时无法集中注意力。
-
WHO 谁需要引起你的重视?
易陷心理危机的人群: 1、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 故、遭遇性危机、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 2、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等 疾病的学生。 3、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自杀者的学生。 4、患有严重身体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的学生。 5、学习压力大、学习困难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6、个人情感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7、性格内向、孤僻、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学生。
-
哪些人自杀危险性高?
(1)父母有暴力倾向 很多青少年自杀者是来自有暴力倾向的家庭,其父母教养子女模式较苛刻,常
用暴力的管教方法,儿女幼小时常受虐待。 (2)家庭出现危机
自杀者的家庭出现危机,这危机虽然不以自杀者为中心,却会影响全家。例如兄 弟姊妹中有人患病,令父母全神贯注病者身上,因而减少对自杀者的责任及关怀。 (3)出现抑郁情绪
⊙智力正常 ⊙情绪稳定与愉快 ⊙行为协调统一 ⊙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适应能力
-
-
第4页
-
第5页
西安音乐学院 大三学生药家鑫 2010年交通肇事杀人 案
-
-
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
-
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区健 分康
与 不 健 康 的
- 第11页
问题二:当孩子患有重感冒时,您的选择是: 一·不吃药不看病,让他自然好; 二·看病吃药,必要时可以打针输液住院。
大部分企图自杀者因危机的出现而变得抑郁,但亦有情绪显得甚为激动或敌对 的时候。在自杀前,他们对现况一般都感到无助,对危机的解决认为无望。 (4)侵犯或冲突
自杀者感到被侵犯或有一个无法解决的冲突。例如:自杀者成绩平凡,但家长 坚持要老师安排转读名校;自杀者虽然极喜欢就读原校,但转校的决定无法改变。
-
(5)外控个性 学者曾对一百个自杀及非自杀儿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自杀性儿童除了对将来没有期
- 第17页
心理危机的共同特征: 由负性的生活事件引起
什么制造了危机? 负性事件本身
-
么你 ?看
见 了 什
心理危机
是由人们对事 件的认知态度 以及人们无法 有效处理这些 负性事件所导 致的
-
心理危机的结果
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每个人在人生 的不同阶段都会经历这种危机。由于处理危机的方法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一般会有四种结果。 第一种是顺利渡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
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
问题一:什么是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的定义是: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上、心理上 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此定义提出了健康的三个要素: 1无躯体疾病;2无心理疾病;3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
-
心理健康就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 协调的和谐状态。
可能会加重。 2、情绪:表现紧张、恐惧、怕见人、情绪低落或不稳,焦虑、丧失感,且可伴随恐惧、
愤怒、罪恶等。 3、言语:沉默少语、或言语本身带来特定意义令人费解,如打听什么方式自杀没有痛苦
,活着不如死了等。 4、认知方面:记忆和知觉发生改变,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影响。 5、躯体方面:有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