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盐城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真题卷

江苏省盐城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真题卷

江苏省盐城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一、积累运用(55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他山之石,。

(《诗经》)(2),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3)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4)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5)日出江花红胜火,。

(白居易《忆江南》)(6),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两句诗比喻新人传神,成为千古传诵的咏雪名句。

(8)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名句是“,”。

【答案】(1)可以攻玉(2)受任于败军之际(3)一览众山小(4)长河落日圆(5)春来江水绿如蓝(6)但愿人长久(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近日,鸟类专家在大纵湖景区发现了全球性濒.()危鸟类——堪称“鸟类大熊猫”的震旦雅雀。

震旦雅雀行动婕,生活在静mì()的芦荡深处,喜欢啄食种子和昆虫,叫声青脆。

目前,多达上百种鸟qī()息在大纵湖景区宽阔的原生态芦苇荡里。

⑴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在米字格中书写汉字。

(3分)(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答案】(1)bin 谧栖(2)“婕”改为“捷”“青”改为“清”【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辨析能力。

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湛蓝的海,洁白的云,时尓有几只海鸥掠过船舷,眼前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

B.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可惜我知道的太迟了C.多年来,老校长为了这群孩子成长,起早贪黑,处心积虑....,他的功劳不能忘记。

D.到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让张晓亮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答案】B【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央视《朗读者》是我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据统计,2017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12.7%左右。

C.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动,目前全面启动。

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C(A.句式杂糅,删去“的缘故”;B.重复啰嗦,删去“大约”或“左右”D.成分残缺,在“检测”后加上“力度”)【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2分)①但是这些优秀并非万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客观情况、周围环境即使发生一丁点儿变化,优秀也可能变成劣势。

③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优势都是后天点滴积累的结果。

④如刻舟求剑,麻痹大意,更可能发生逆转,最终导致失败。

⑤因此,不能让经验主义冲淡了规律。

麻痹思想遮挡了双眼,从而败在了优势上。

A.②⑤①③④B.③①②④⑤C.③①④②⑤D.②⑤④①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根据句子内容,先确定②还是③句开头的问题,比较这两个句子,③是这段话的中心句,而不是②句,排除A和D.②句谈的与①句一样“优秀”有关,排除C句,故答案为B。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名著阅读(7分)(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长篇小说《格列佛游记》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离奇情节,深刻的剖析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

B.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师傅唐僧写下一纸贬书后,径直回到花果山。

后来,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出。

C.江姐带川北城门口发现丈夫被害,后来从双枪老太婆口中得知,丈夫是因为掩护群众撤退而被捕的。

D.罗切斯特放火焚烧桑菲尔德庄园时,不怕烧瞎了自己的眼睛。

简·爱得知后离开表哥又回到他身边。

【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名著的阅读。

D(是罗切斯特的妻子放火)【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阅读《水浒传》选段,结合相关情节填空。

(5分)众泼皮道:“这几日见师父演力,不曾见师父家生器械,怎得师父教我们看一看也好。

”A道:“说的是。

”自去房内取出浑铁禅杖,头尾长五尺,重六十二斤。

众人看了,尽皆吃惊,都道:“两臂膊没水牛大小气力,怎使得动!”A接过来,飕飕的使动,浑身上卞,没半点儿参差。

众人看了,一齐喝采。

选段中A是(人名),起绰号是“”。

数日前A因为(情节名称)令众泼皮一起拜倒在地。

选段中“墙外一个官人”是(人名)。

【答案】鲁智深“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林冲【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能力层级为识记A。

7.综合性学习(7分)崇文中学文学社团开展“你多彩盐城,关注身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绿色湿地——盐城沿海683万亩海涂湿地,是太平洋西岸面积最大、原始生态保持最完好的海岸型湿地。

盐城有两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网络成员,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重要湿地名录”。

【材料二】白色海盐——盐城因“盐”而兴,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是全国唯一以盐命名的地级市,有全国唯一展示海盐文明的中国海盐博物馆。

“串场白里皆盐场”,贯穿市区的串场河曾是古代运盐之河。

【材料三】红色铁军——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盐城成为华中抗战中心,享有“陕北延安,苏北盐城”的美誉。

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生活过、战斗过。

【活动一】绿色是盐城的生态名片,请依据前一句格式,补全城市宣传广告语。

(2分)走进东方湿地,。

【活动二】星期天上午,社团成员按照计划来到中国海盐博物馆门前,准备参观。

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你要先去和工作人员联系导游讲解的事,你该如何说?(3分)【活动三】社团开展“红色盐城”实践活动,向成员征集活动建议,请写出你设计的一个主题活动的名称。

(2分)【答案】【活动一】感受盐城魅力(畅游绿色盐城)【活动二】你好!我是崇文中学文学社的学生,我们社团正在开展“走进多彩盐城,关注身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准备进盐城博物馆参观,想请你安排一位导游帮我们讲解下,您看方便吗?【活动三】举办“红色盐城”征文活动,体会抗战精神;举办“红色盐城”演讲比赛,体会革命精神【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主观性很强的试题。

活动要围绕主题,要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如举办“红色盐城”演讲比赛,体会革命精神。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二、阅读理解(55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题。

(6分)送日本国僧敬龙①归韦庄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注释】①敬龙:日本来唐朝学佛求经的和尚。

②扶桑:传说中的日出之处。

③与师谁:指敬龙法师,“与师谁”即“谁与师”8.(1)诗歌第二句中的“东更东”意在强调什么?(3分)(2)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答案】(1)“东更东”:东面还要往东。

运用叠词,强调了朋友此去归家路途之遥远。

(2)表达了诗人对敬龙法师远归的不舍和留恋;对其归去一帆风顺的祝愿;对其清风明月般品质的赞美。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词语的理解.“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说敬龙此番归国,行程辽远,“东更东”又没有了边际;不能定指,则其“远”的意味更可寻思。

首句“已在”是给次句奠基,次句“更在”才是意之所注处。

说“扶桑”已暗藏“东”字,又加上“东更东”,再三叠用两明一暗的“东”字,把敬龙的家乡所在地写得那样远不可即。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至12题。

(18分)【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

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

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

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

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①当世之君矣。

”求说周显王。

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②之。

弗信。

乃西至秦,说惠王,弗用,乃东之赵,赵相奉阳君弗说之。

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注释】①说:劝说,说服②少:轻视,贬低。

9.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1)饿.其体肤()(2)衡.于虑()(3)出游.数岁()(4)期年..,以出揣摩()10.用“/”为文中画线,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2分)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1)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

12.【乙】文苏秦的经历能否作为【甲】文论点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3分)【答案】9.(1)使……饥饿(2)同“横”,梗塞,指不顺(3)游历(4)一年10.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11.(1)用这些方法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动,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2)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国家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就常常走向灭亡。

(3)(苏秦)于是就闭门不出,把自己的藏书全部阅读了一遍12.能。

【乙】文通过写苏秦出游失败后遭受家人冷遇,然后刻苦读书,最后取得成功的事例,证明生于忧患这一观点,符合【甲】文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相关主题